多元參與。PLURALISM
崇德老人復育黃麻
文/蘇福男;圖/蘇福男(大崗山社區報總編輯)
發表時間 2009/02/13 17:08
登入

崇德老人復育黃麻

1
閱讀人數:2770

撰文.攝影/蘇福男(大崗山社區報總編輯)

耕一畝田,重新喚起一段共同的生活記憶,讓一群落寞的老人家重展歡顏。

高雄縣田寮鄉崇德村因境內「月世界」景觀獨特,早年聲名大噪,雨後春筍般的土雞城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產業,但「月世界」奇景近年來逐漸失去魅力,觀光人潮盛況不再,土雞城生意也大不如前,導致年輕人相繼離鄉背井求學、工作,社區多剩下老弱婦孺。

獨守家園的老人平日不是打瞌睡,就是看電視打發時間,為了讓老人家有機會相聚一堂閒話家常,活動筋骨減少身心病痛折磨,今年 6 月間崇德社區開辦老人關懷據點,每週四上午利用社區活動中心空間,教導老人家練打養生操、唱歌和各項才藝,並提供營養午餐。

社區志工隊長朱裕寬、志工丁素貞、黃秀美無意間發現,老人家十分懷念昔日的農村生活,尤其往昔庄落遍地種植黃麻和番粟,人人練就一身編製黃麻繩與番粟掃帚的真工夫,老人家相當憂心傳統手工藝失傳,社區志工因此靈機一動,帶領社區老人家展開黃麻、番粟的復育行動。

黃麻、番粟雖屬粗放作物,昔日整個田寮鄉滿山遍野都是,但數十年來任其自生自滅,如今田寮鄉間也並不多見,志工們費盡千辛萬苦才取得黃麻、番粟種籽,並向社區居民借得一塊2分大的田地,開始犁田整地、播種復育。 昔日種黃麻、編麻繩是為了生活、情非得已,如今種黃麻、編麻繩卻是為了回味、懷舊,心甘情願,再度戴上斗笠,在炙熱的日頭底下耕作,老人家個個甘之如飴,一點也不以為苦。

 

歷經 3 個多月的細心呵護,復育黃麻、番粟果然依往例趕在中秋節前夕成熟,社區志工和老人家歡天喜地下田採收,老師傅搬出滿是灰塵的麻繩編製器具,迫不及待地教導年輕後輩如何剝開黃麻皮、編製成牢固的麻繩,老阿嬤也神采奕奕地教作番粟掃帚。

32位原本生活失去光采的老人,因耕種耕出一段塵封已久的共同生活記憶,生命隨著黃麻、番粟幼苗日益茁壯而再度鮮活了起來。

「編製黃麻繩需要 3 個人力,當年田寮每戶人家都至少要生 3 個猴囝仔﹗」現年70歲、當年一口氣生半打兒女的許石清蓮,一派輕鬆說明年輕增產報國的原因。

在塑膠尚未普及的年代,黃麻曾是台灣相當重要的經濟作物,舉凡日常生活中買賣物品包裝,甚至扛棺材,都少不了麻袋和麻繩。

昔日田寮的黃麻多趕在中秋節前夕採收,以便趕赴農曆 8 月 14 日、9 月 15 日的岡山「黃麻市」(又稱籃筐會)販賣,現年 75 歲的丁陳鶴回憶說,當年黃麻都是挑扁擔步行到岡山叫賣,田寮走到岡山將近 20 公里路,往往凌晨 2、3 點就要摸黑趕路。

有一年的黃麻市她剛生產,顧不得坐月子身體虛弱,還是硬拖著老命農忙,幾乎全田寮婦人都曾有像她這樣的遭遇。

現年80歲的鍾瑞西,是崇德社區少數幾位僅存的編製麻繩高手,他表示,黃麻多在中秋節前夕採收,黃麻剝皮十分吃力,小孩子有時體力不勝負荷鬧彆扭時,大人就會哄說:「等黃麻賣錢後,中秋就有月餅可吃了﹗」

許石清蓮回憶說,編製一條黃麻繩需要3個人,當年田寮人都靠種植黃麻、番粟生活,所以幾乎每戶人家都至少生3個猴囝仔,像她一口氣生6個的也大有人在,日子雖過得辛苦,卻熱鬧無比。

 

黃麻、番粟小檔案

黃麻原產地在非洲,台灣栽種黃麻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日治時代日本發展農、工業,米和糖需要大量的麻袋包裝,因此就在台灣計畫性的大面積種植,民國 28 年 全島種植面積達 2 萬 3 千多公頃,為台灣黃麻栽種的尖峰期,戰後因需求量銳減,且塑膠製品逐漸取代,抽纖維製麻繩的黃麻因此逐漸消失。

昔日崇德地區因旱田米糧種植不易,粗放的黃麻便成重要的經濟作物,其用途除了農家自用以及作為豬隻買賣時綑綁豬腳的「纏腳布」外,其餘大多挑到岡山大市集「黃麻市」,也就是現今的籮筐會作交易。

番粟的真正學名為「帚用高粱」,原產地在中非,歐洲黑暗時期傳播到地中海,當地人使用長分支的高粱穗做為掃帚,18 世紀初期,班傑明‧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將帚用高粱引種到美國。

台灣地區也大約在 18 世紀栽植帚用高粱,但均侷限於零星小面積栽植,日治時期除供作家禽、家畜飼料外,尚供作糧食及製作掃帚之用,以前鄉下旱田邊大多會 種個一兩排,粟子打下來做粿、麻糬之類點心,長柄花穗綁成的掃帚,具有某種神秘的含義,如家中有孕婦要移動物品時,會用高粱掃帚拍打淨一淨,神轎前導淨 街、廟裏除塵也會用它。

download附加檔案
keyword文章關鍵字: 農村 志工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