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翻轉三重
陳智晟(眷補。集創辦人)
發表時間 2017/09/10 21:00
登入

翻轉三重

0
閱讀人數:3022

“治安不好、流氓多”-這是三重,誰眼中的三重?

    一個長期偏見與刻板印象的三重,成了發展原罪。三重的歷史發展跟新北市其它區差異甚大,主要以南部北上打拼的人們為主體,因為負擔不起臺北市的高消費,選擇跨越淡水河在三重埔落地生根,這是“草根性”。草根性帶給三重人最質樸的性格,然而“流氓”這個形象卻未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消逝。新一代的三重人土生土長在這,承繼上一代南部人的甘草性格、現代北部人的行事作風,是不是該重新檢視三重人定位價值?這是現階段我們重新思考的。

再者,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卻沒有在自己家鄉呈現的舞台,就像“機車瀑布”所形容的-最貼切的三重生活縮影,每天早上塞在前往台北市的橋上、下班塞在回三重的路上,日復一日,這也反映在大部分三重新一代年輕人身上。三重一直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特殊的歷史背景,捷運、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的特性,跟臺北市最緊密的接觸,從北士林到南萬華、往北到淡水八里、往南到板橋樹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但是相較於其它縣市,三重的關注、發展以及前往意願卻遠遠低於鄰近的板橋、中永和、甚至是新莊,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應該被正視?

2014年從澳洲打工回來的智晟開始正視自己的家鄉,該如何讓三重在外人眼中變得不一樣,於是乎「眷補。集」的計畫悄悄誕生,「眷補。集」活動發起的宗旨是計畫特過文化活動行為,提供三重在地創作者平台,進而帶動三重組織整合、深入探索三重歷史。

「眷補。集」的發跡從空軍三重一村的文化保存開始,一個就連三重在地人都不大孰悉的眷村園區。「眷補」:在早期的眷村生活中,每個月會有軍人帶著糧食,生活用品來補給的活動,時至今日,每個月一次的「眷補。集」補給的是精神糧食跟在地文化。

一路以來,「眷補。集」的活動組成分成三個部份

第一:文創市集。這是一個提供文化工作者跟手作職人的舞台,市集以手作、新創為主,攤友的招募八成為三重的創作者,並邀請在地組織團體一同參與,從社區大學、公益組織、弱勢團體到學校單位,104年11月28日的活動中邀請三重高中美術藝才班的學生將他們的創作結合在市集中作展覽,最直接的參與生活美學跟提升美感經驗,這就是我們發展三重在地市集的決心,一個屬於三重在地的平台。

第二:「攪動」才是「眷補。集」的創立宗旨。在此之前,儘管三重各區零零散散的活動不斷,但是雷聲大雨點小,彼此之間並沒有合作或是實質效益,無法有效的讓三重的觀感煥然一新,而後在一次次的活動之中,彼此間的串聯協調、提出看法、對於三重未來的想像,試著在相互合作及整合下,激盪出不同火花。

第三:導覽小旅行。每一次的活動之中都會搭配著導覽小旅行,透過小旅行走入竹籬笆內,透過小旅行深入一般人不敢進入的歷史,我們不斷不斷地開發過去記憶中的路線,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三重這個充滿著故事性的地區,也許跟人們想像中的樣子大不相同。

「眷補。集」一直都不僅僅是活動,而是透過一次次不斷地去攪動三重在地的能量以及激發年輕一輩對於三重的認同感,並且透過持續不斷的活動內容,讓外人也可以重新認識三重,三重可是極具歷史文化跟深度的。

從空軍三重一村到中山藝術公園,再從中山藝術公園到現在的哢來文創空間,「眷補。集」幾經波折,這之中遇過不少次的磨難、公部門的協調、招集的困難,一次次的困境卻讓「眷補。集」越來越堅強,如今在哢來文創空間中,我們依舊在訴說著三重的故事,一樣帶著人們走進小巷中,從一件最根本的小事做起,也許真的會慢慢地有所不同。

download附加檔案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