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綠生活、社群與社區營造
文‧圖/連振佑
發表時間 2014/07/30 11:31
登入

綠生活、社群與社區營造

0
閱讀人數:2095

無論是都市或鄉村,人們總是習慣自發地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約一起做些共同感興趣的事,有時是輕鬆愉快地在大榕樹下吃花生閒聊天,有時是一起投入對於社區環境有益的公共事務。我們所處的鄰里、生活圈、社區,其實是一個又一個這樣的旨趣社群(interest community)交織而成,而我們推動社區營造的時候,也經常不自覺地是在捲動社區內各種層次、各式的社群,透過一系列的過程促成社區感。
 
本文藉由上述的概念,透過韓國首爾、美國西雅圖與臺灣臺北的菜園農耕案例,以及日本與韓國近年來盛行的屋頂養蜂、臺灣生活圈內咖啡渣堆肥的實做案例,來談談這些行動如何建構社區、促成社區感的形成。
 
韓國首爾有許多都市農業相關社群,他們在2011年公告之”都市農業促進法”鼓勵與支持之下,在首爾各地興設許多社區農園及在地展售中心,這些農園裡劃分有各種不同參與的區塊,讓周邊家庭、社團組織或專職農夫可以投入農耕,農作產品於當地展售中心銷售,呈現出生產履歷,藉此不僅建立起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模式,並使得都市農耕切實轉化了當地社區與都市個性。
 
西雅圖P-Patch Program同樣讓社區農耕社群有了一個實踐的良機及場域。無論是Interbay P-Patch(灣際社區園圃)、Thistle P-Patch或是Danny Woo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arden(胡進培先生社區花園),這種社區裡的主題性公共空間:菜園,總是促成了當地各居民間、不同移民之間的社會交往。Interbay P-Patch有167家戶在此農耕,包括老師、律師、電腦工程師、遊民、退休雇員、女演員,週五晚上、周六中午一起在中央廣場用餐,一起享用耶誕晚餐、交換禮物;Thistle P-Patch提供給低收入者跟移民使用,因此有很多來自各地的食材蔬果,對話都是:「這是什麼植物?」、「你怎麼吃?」;Danny Woo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arden每年有一個烤豬會,當初是慶祝落成,現在會把耕作者、志工、鄰居拉在一起,分享這個公園的歷史,平常還有各種導覽、志工活動,促進大家交流,也向外來的參觀者分享。
 
臺北市近年來也陸續出現開心農場(林興里)、友誼農場(聚盛里)及幸福農場(復建里)等等,這幾處菜圃讓渴望與土地親近、從事農耕的隱性居民現身,透過認養一畦一畦的菜圃促成疏離的彼此認識,並且讓農場所在的地方形成另一個自明性,藉由隱性社群的浮現與新社群的融成,打造了所在社區新的認同感。從幸福農場規模不斷地擴大可以看見這種社群活動場域具有可觀能量,這些農場裡不斷上演充滿歡笑愉悅、讓耕種者獲得健康回復的故事,一方面珍貴非凡,並且是累積孕育著引動社區營造其他面向的重要底蘊。
 

1.屋頂菜園組織社群並促成社區感

2.都市養蜂促成社區生態環境改善


透過”社群綠生活”或”綠生活社群”的概念來推動社區營造的方式不僅只有菜圃空間營造一途,臺北市”油杉永康麗水生活圈”內友善咖啡店家們提供了店內的咖啡渣,加上關注生活圈內小系統生態循環的居民夥伴到店收咖啡渣、提供家庭生鮮廚餘,共同完成了環保永續的咖啡渣堆肥。這咖啡渣堆肥不僅取代了化學肥料,而且把關心減少廢棄物的店家、住戶串織在一起形成社群網絡,構成了鄰里間形成社區感重要的力量;他們把單獨的個人(Me)轉換成”我們”(We),透過交流創造更大能量與更多新的創意。

3.協助社區農園地產地銷的展售中心
 
近年來Bee Keeping或”都市養蜂”風潮漸盛。為了使得蜜蜂有安全健康的食物來源,因此社區或都市會開始進行生態環境改善。這種社區營造的方法同樣首先來自對於養蜂有興趣的社群,然後才慢慢感染其他人。日本、韓國都有許多案例是首先在屋頂上養蜜蜂,進而透過各式工作坊、生態講座來吸納更多人願意投入養蜂與生態環境改善,並且以養蜂做為主軸,進一步推動養蜂相關加值創意產業,例如蜂蜜、蛋糕、香皂……等等。
 
“綠生活”蘊含著各式的內涵意義,而無論都市或鄉村裡的居民,都會自發加入自身各異認同的不同社群及其活動。如本文所舉國內外各種案例,不同的綠生活社群與主題都可以像”肉粽頭”一樣拉起許多感興趣的成員,他們原來可能是弱有似無的網絡關係,透過綠生活的案例實做,可以具體地組織起來,並且吸引更多人參與、投入,經過運作之後皆能回饋、貢獻一股促成當地社區感的力量,也就是實踐了社區營造。

keyword文章關鍵字: 綠生活 都市農園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