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逆境中打造的福利共和國
文/林民寧
圖/廖振益、朱麗娟
發表時間 2016/12/19 15:00
登入

逆境中打造的福利共和國

2
閱讀人數:1650

逆境中打造的福利共和國
南投縣中寮鄉/龍安村

一陣天崩地裂,相當於 30 顆廣島原子彈威力的大地震,撼動了原本寧靜的夜晚。這場 地震,造成全臺 2,415 人死亡,11,305 人受傷,超過 10 萬間房屋全、半倒。這一晚, 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在艱鉅的重建過程中,許多社區卻也逐漸化危機為轉機,找到了 努力的方向。

驚心動魄地震夜

舊名龍眼林的龍安村,是南投北中寮地區開發最早的地帶,但在地震之前,已因落後而 沒沒無聞。1999 年 9 月 21 日地震當晚,龍安村民們從睡夢中驚醒,還來不及逃生,土 埆厝就塌了下來。當時甫當選 1 年的村長廖振益,穿著內褲在餘震不斷的驚險狀態下挨 家挨戶救人,使得龍安村成為中寮鄉房屋全半倒比率極高,死亡率卻最低的村莊,而廖振益「內褲村長」的名號,也不脛而走。

村民信仰中心龍安宮為災後第一個社區共同開伙的地點

埋鍋造飯共同開伙
對於貧窮的村子而言,地震震毀的不僅是有形的房屋,還震碎了人們的希望。廖 振益感到救人不僅僅是拯救生命,還必須喚回人們對人生的希望,因此決心好好 照顧村民,善盡村長的責任。他首先請村長夫人帶領社區媽媽在龍安宮前廣場辦 理全村共同開伙,集合村民一起共食。而在救援物資湧入之後,他也迅速組成社 區志工隊,統一管理、分發所有救援物資,讓來自各界的愛心獲得最妥善的運用。
龍安村災後迅速建立起的秩序,是一個穩定人心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共同開伙, 解決了人們飲食的基本需求,同時也提供村民互動的機會,讓大家在迢迢的重建 路上,可以互相取暖打氣,一起攜手向前。
推動教育改造人心
在初步妥善安置村民之後,村子裡的重建工作逐步展開。當時百廢待舉,廖振益 在與村民溝通的過程中,發覺村民保守的性格和傳統的觀念,增加了重建工作的 困難度,於是透過馮小非等人組成的果然工作室協助,在 2000 年 5 月於龍安村 成立「社區學園」。
他們由外部引入許多師資,開辦電腦、攝影、木工等各類課程,增加居民知識, 同時也透過教育改變想法,對村民觀念的改變有著深遠的影響,也讓龍安村日 後推動各項社區工作都能獲得村民普遍的支持。
打造老人照顧體系
災後 3、4 個月,村子裡逐漸恢復往日生活,全村共同開伙也功成身退,轉型 為社區公共廚房,仍然開放村民一起共食,不過住在偏遠、獨居、行動不便的 老人,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前來,於是公共廚房開始送餐,之後廖振益並引進 愚人之友基金會的資源,開辦老人日托中心,與公共廚房結合,提供老人更完善的照顧。
2001 年,廖振益聯合北中寮 7 村與南中寮 3 村,成立跨社區的龍眼林福利協會, 擴大對中寮地區老人提供送餐、日托等服務。龍眼林的老人送餐對象不限於低 收入戶,只要是獨居、家人認為有需要,即可提出申請,每個便當僅收 25 元 (2013 年調至 35 元),而協會每天兩次的送餐,也是對老人家的探視,它不 僅讓獨居老人感到溫暖,也讓出外遊子能夠安心為生活打拚。因為他們知道, 協會是他們堅實的後盾,會幫助他們妥善照顧住在家鄉的親人。

協會到各地設攤推廣社區產品

推動產業永續發展
龍眼林福利協會成立迄今,送餐數量已超過 180 萬個,協會如何維持運作?目前轉任協 會總幹事的廖振益,2002 年即想到這個問 題,因此開始推動產業,透過社區各式農產 加工品和休閒產業的發展,挹注社區福利事 業,此舉既促使協會能夠永續運作,也促進 了整體社區發展。
走過 16 年,龍眼林福利協會的成員們每天 仍然風雨無阻,為中寮地區老人帶來一聲聲 問候。他們心中有個更大的藍圖,希望建立 一個老人福利園區,讓社區獨居老人們能一 起生活,擁有更愉悅、充實的晚年。從災後 到現在,龍眼林逐步在逆境中打造的老人福 利共和國,已然日趨完備。

用龍眼木依古法堆砌碳焙而成龍眼乾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仁愛村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