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
伴我一聲─行動廣播車及文化語音資料庫
點閱率:103509
專案啟程:2017-09-30 ~ 2020-10-30
旗美九鄉鎮族群多元,但偏鄉人口外流嚴重,不僅世代間的文化產生斷裂,許多珍貴的記憶也隨著長輩逐年的凋零就此埋覆,因此積極地記錄、保存語言文化非常重要。保存之後呢?老古董也要識貨人,因此我們希望與在地協力製作接地氣的內容,將九鄉鎮的獨特透過行動廣播車強力放送:從高山到平地、從鄉村到都市、從部落到社區、從農地到商圈,處處都能伴你一聲。
【廣播教案】教案撰寫工作坊
2020/12/03 14:00
點閱率:2611
轉寄

考量到不同對象的學習程度與動機,此廣播教案針對2種對象設定2種目標,其一針對「想學習製作聲音節目、想學習音訊剪輯的成人」,使其「了解製作節目的流程、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及開始動手練習做剪輯」。其二針對「學校的學生」,使其「透過遊戲與實作,進而對聲音表演有初步認識、產生好奇心與興趣」。因此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進行工作坊討論過後,撰寫出2件實作對象不同的廣播教案。期待讓年齡不同的族群,皆能找到適合的方式進行聲音的探索與練習。

對象為成人的教案在撰寫上相對簡單容易,依循著第一年辦理廣播工作坊,學習廣播製作與音訊軟體剪輯的節奏,在每個大項目中條列出在2年的廣播製作經驗中,不論是在節目企劃、主持人工作,或是音訊剪輯上需要注意與掌握的細節。

另考慮到廣播剪輯是一樣需要透過練習才能獲取經驗的技能,用聽講的較無法進入狀況,因此整體上的教學設計會比較直接與目的性,希望讓學習者能在幾次操作中就盡速上手,學會基礎操作,再透過每次不斷的練習來逐漸找到自己需要再加強的部分。

對象為國中、小學生的教案則與工作坊講師(電台主持人)在體驗設計上有比較深入的討論。講師建議此教案不宜把製作一個完整的廣播節目設為目標,為了要做一個節目,而在每一階段中設置較困難的目標,反而會讓探索聲音這個歷程變得乏味。

因此在教案設計安排三大單元與軸線,帶領學生探索「錄音師」、「配音員」、「主持人」這三項職業在聲音上的掌握與要求,進讓學生用不同的體驗與常識,認識聲音的不同可能,開啟她們對聲音的認識與好奇,便是此教案的目的。

 

    • 實作後的發現&講師的建議:

    發現1:在請學生自我介紹時花了滿多時間,但因為是老師和學生熟悉的過程,認   為這的確是需要花時間的。

    建議1:自我介紹可以訓練邏輯能力、講話調理和台風,也可以透過此經驗了解一個人是不是適合做主持工作。

    發現2:孩子不敢聽自己的聲音,覺得很怪會沒有自信。

    建議2:這樣的事件可以做為自信的啟蒙,如實的面對自己是必須的,主持人也會為了要讓節目更好,不斷的回聽自己的節目。

    發現3:內容有時給的太多,其實內容廣度可以降低,深度可以提高。

    建議3:情緒表達的部分,可以用小話劇讓孩子練習,透過角色扮演去揣摩腳色的心理狀態,會比用言語指示如何表達情緒來得容易許多。

    發現4:孩子在練習聲音表情會放不太開,可能是引導不夠、時間不夠投入情緒,或怕不好意思會被同儕笑。

    建議4:同學間的訕笑多少會有,但老師要有能力協助被取笑的同學,將這樣的嘲笑轉化為能量。可以放大弱者的優點,讓他比較有自信。

    發現5:班上有學習障礙的同學,如何因應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去調整內容,以及給予適當的鼓勵很重要。

    建議5:可以在練習的內容設置一個比較大的情境,讓他內化的情緒比較可以表現出來,只要在旁邊開一個小門,結果就會很不一樣。

    發現6:有些孩子在訪問後,比較難把訪問的答案組織成錄音稿,因為時間不夠的關係,沒辦法引導同學一步步完成,這點稍嫌可惜。

     
    建議6:除了簡化題目的用語,請同學在寫稿時,用比較口語的寫法會相對容易,有時間的話的確應該紮實的引導孩子完成錄音稿的內容。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廣播眉角經驗技能教案撰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