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從生態村到生態城鎮,以社造重建地方產業能量
發表時間 2023/05/15 16:28
登入

從生態村到生態城鎮,以社造重建地方產業能量

0
閱讀人數:1470

1999年2月,「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簡稱新故鄉)成立於南投縣埔里鎮,同年9月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埔里受創嚴重,基金會辦公室成了危屋,「新故鄉」隔天以野地辦公室組織夥伴成員,投身社區重建工作,進入本是埔里鎮最貧窮的桃米社區,從田野調查到產業建構,協助桃米成功以生態村展開新生,且發展出「生態為體,產業為用,文化生根」的創生途徑。「新故鄉」更將桃米村的經驗延伸至埔里鎮,再現蝴蝶王國的推展行動,以十年的時間逐步協力累積「從村到鎮」的社造能量。

臺灣與日本交流地震災害重建工作經驗之下所深植的臺日情誼,基金會因緣際會自日本引進原設置於神戶的「紙教堂」,將原構築遷移至埔里落腳,以此實體據點展開社區見學園區的串連,後更以民間NGO的力量創立「Butterfly交響樂團」,連結在地學校資源,為喜愛音樂的弱勢孩子展開「蛹之聲音樂培力計畫」,從埔里飄揚至國際的希望樂章,為需要的人帶來心靈慰藉。「新故鄉」這些年的行動,皆以永續發展為核心來推動社區轉型,結合起建築美學、生態保育、生態旅遊與藝文展演等產業型態,影響著全國其他地方社造工作的思考與實踐,於2022年獲頒第一屆文化部社區營造獎-社造貢獻獎。

 

從災後重建展開的社區實踐之路

現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於1999年回到埔里,和文化界夥伴在埔里創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他曾在媒體產業從事記者工作,描述起臺灣解嚴後,原先關注社會議題、參與社會運動的同輩,開始將倡議以行動轉入社區的生活實踐,為1990年代的社造歷程創造了重要的高峰,「我們從事社區工作的理想,都希望透過生活的實踐讓臺灣真正是由一個地方變好,慢慢地很多地方變好,成為一種正向的連結、社會的良性轉變。」廖嘉展提到曾在「新港文教基金會」擔任執行長的工作經驗,也是後來成為社區工作者的關鍵啟蒙,自身從新港的累積到成立「新故鄉」,上述持續行動著的生命實踐,則是始終如一的初衷。

「新故鄉」成立初期進行了地方性的文史調查,辦理較為小型的藝文活動,廖嘉展形容,當時主要透過小型活動讓在地參與者更理解自我生活的所在、產生更深厚情感,進而促進對地方的認同,創立才過半年,即遇上翻轉許多人生命的九二一大地震,基金會辦公室也受到影響,身處重災區,眼前是自然環境的毀壞及在地人生命與財產的損失,「社區工作者其實馬上面對著許多人生活上的挑戰與困境。」基金會成立野地辦公室,第一時間協助緊急救援安置、尋找社會資源,後續多年接續投入震後的生活重建、教育重建、文化重建,從摸索尋找到創造社區產業新生命,「新故鄉」長期陪伴社區的過程,讓許多人的生命由此翻了光明新頁。

 

桃米生態村的創生經驗

基金會協助社區重建工作,當時文建會在南投縣設立了三個社造中心,「新故鄉」負責第二社造中心,協助十五個社造點重建,其中一處社造點為桃米社區,廖嘉展描述,因桃米社區為當年埔里鎮最為窮困的地區,社區的朋友憂心聊起,即便把震垮的房子蓋回來,若沒重新建立新的產業提供就業機會,勢必仍迎來離鄉潮。面對協助社區重建產業的巨大挑戰,廖嘉展說明,首先觀察到桃米社區的青壯年具備很高的團結合作意願,為地方凝聚士氣,接著「新故鄉」連結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及研究中心的資源進到社區協助生態調查,發現臺灣的二十九種原生種青蛙中,桃米竟存在二十三種。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擔任文建會二區社造中心與社區營造員合影(圖片提供:廖嘉展)

 

「找到如此豐富的生態資源,如何轉化為產業?正是當時很強烈的想法。」基金會研究國外經驗,嘗試結合生態保育與生態旅遊,培訓社區居民為生態解說員、建置民宿與餐飲的學習,成功營造出「青蛙當老闆」的產業效益。廖嘉展提到,據林宗弘教授所編著的《巨震創生》中所記錄研究,桃米的家戶所得成長率,在 1999到2008之間,是重建區社區的第一名,家戶所得在2008-2010年間都是埔里鎮的第一、二名,而震後至今二十三年,已深深翻轉了桃米人對家鄉的認同,找到永續發展的創生主軸,廖嘉展補充,近四年桃米社區發展協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等長期陪伴桃米的單位共同組成「桃米生態村社造協進會」,以非正式組織、每月定期會議的形式共同討論遇到的問題,已形成更寬廣的串連平臺,共同協助社區的發展。

生態解說員肩負使命與熱情,是人與自然的重要橋樑(圖片提供:廖嘉展)

 

從村到鎮的生態保育與創新發展

「桃米是埔里鎮社造發展一個很重要的領頭羊。」2010年,基金會思考將生態村的經驗擴大到生態城鎮的概念,透過文化部的支持,要把埔里曾於1950年代為蝴蝶王國的記憶找回來,當時埔里是日本人研究蝴蝶的重鎮,並發展出以蝴蝶翅膀製作的工藝品、標本的加工及外銷產業,在如此的歷史記憶下,蝴蝶正是連結埔里發展的重要代表物種。

近十年來,基金會協助整理出達七十八處蝴蝶棲地,種植逾一百一十五種蜜源植物近五萬棵,「我們透過蝴蝶保育、種植蜜源植物、延伸至相關意象的工藝計畫等等,協同其他單位強化埔里與蝴蝶的印象,勾起地方耆老對蝴蝶的記憶,進而形成當代的環境保育與生態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廖嘉展提到這兩年基金會則積極投入在蜻蜓保育上,進行「纖紅蜻蜓」棲地調查,全世界僅分佈在埔里鎮魚池鄉一帶,從豐富的生態主軸上持續累積地方資源,思考並創造人與環境的雙贏永續,是一直在路上挑戰與突破的課題。

 

紙教堂移築,地方活力再生:創立交響樂團、推展音樂培力

「新故鄉」自九二一地震過後,多次和日本曾遭受震災城市互相交流社區經驗,2005年更將完成階段性任務的Paper Dome 紙教堂,自神戶搬移至南投埔里,廖嘉展期許由國際建築師坂茂所設計的紙教堂能移築到臺灣再生為人與人的交流基地,也是臺日交流平臺。基金會找地、找經費,五十八根紙管在2018年的「千人立柱」活動上,重新豎立於桃米社區,也豎立起新故鄉見學園區出發的勇氣。基金會從一度負債到以此據點基地轉型社會企業,為地方導入參觀與各領域見學的人流,透過紙教堂的啟用,在收入來源上轉向自主營運。

在廖嘉展的倡議下,紙教堂移築臺灣再生,帶動社群經濟的發展,也支持非營利組織公益校目的推動(圖片提供:廖嘉展)

 

紙教堂的營運收入除了用來支持其他行動事務,基金會更在2013年以民間NGO的力量成立Butterfly交響樂團,為在地的音樂工作者提供舞臺,也曾到日本其他震災區進行演奏分享,以音樂跨越語言藩籬,無國界傳遞愛與勇氣。2016年,更展開「蛹之聲」音樂培力計畫,「新故鄉」集結交響樂團、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及附屬高級中學的音樂資源,為弱勢孩子打開接觸音樂的感官視野,雖在這三年疫情期間,培力計畫的大型團練與演出幾乎停擺,隨著疫後新生活的啟動,更令人期待下回孩子們聚首合奏的時光。

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帶動多元且平權的文化參與,圖為2017年夏季音樂營培力成果發表會後合影(圖片提供:廖嘉展)

 

串連、內聚社區力量,打造生態產業與地方價值

過去二十多年來,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埔里鎮扮演重要的NGO角色,廖嘉展認為基金會在所堅持的社會價值下,實踐的行動過程裡激起了一種希望感,尤其從桃米生態村而來的激勵,「有希望的埔里」為許多社區奠基了未來願景的基調與氛圍,「激起更多人願意為了更美好的生活來培養、來努力,我想『新故鄉』這二十年來所累積的是這樣的一種內聚的力量。」

桃米和內加道社區的長青繪畫班,透過藝術安頓長輩心靈(圖片提供:廖嘉展)

 

廖嘉展提到,基金會在既有的基礎下,深耕社區網絡、生態解說員社群、生態資源及生態產業經驗,近年來成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重要的社造協力者,串連成更為有力的平臺。新年度基金會希望透過地方創生相關的規劃,將長期積累的工作方法與模式運用在生態產業、培訓人力,能讓更多年輕人回鄉投入參與,甚至逐步接班未來的營運,發揮創意讓社造的方法契合社區的需求。廖嘉展補充,具體計畫雖尚未成形,核心想法希望能將前述的相關規劃,連結社區內與外的交流,建構的生態旅遊產業化,也能產生多元的旅遊模式,提升地方價值,讓外面的人更看見埔里的美好。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簡介: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於1999年2月4日成立於南投縣埔里鎮。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揮動社區營造的大旗,鼓舞底層的社會參與熱情與認同。921地震之後,投入災後重建,建構從桃米青蛙村到埔里蝴蝶鎮的生態城鎮營造,是社群協力地方治理的重要經驗。

 

(本文採訪編輯/黃怜穎)

本文審稿:廖嘉展老師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