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德國公共環境與藝術人文新思維
文/顏名宏(藝術創作者
亞洲大學
資訊與設計研究所
副教授)
發表時間 2008/01/19 21:24
登入

德國公共環境與藝術人文新思維

1
閱讀人數:1953

顏名宏(藝術創作者 亞洲大學 資訊與設計研究所 副教授)

科技 環境 藝術共構的工程

公共藝術在德國,很清楚地指出公共藝術的討論,本來就是為著與公眾(public)之間的對話,但問題是必須釐清在哪些前提和課題,以及如何開展對話。於是在「人創」與「自然」的並存條件下,對話的開放性才能真正環繞在具有公眾性(publicity)基礎上,沒有遺忘的整個討論重點,將因著即將進入的一個藝術(kunst)課題而被聚焦。

德國慕尼黑市政建設部(Landeshauptstadt M?nchen Baureferat)所獨立成立了”QUIVID Kunst am Bau Programm“,專責慕尼黑市的公共藝術推動計畫,擬定、推行市政基本建設的環境文化藝術政策與相關文件展覽,公共藝術策略的擴及面包含著學校、市政的行政機關大樓、文化大樓、地下鐵站、公共綠地、廣場以及社區等。QUIVID總部位於慕尼黑市科技市政廳(Technisches Rathaus)建築師為Architekten Ganzer + Unterholzner,在新的科技市政廳建築方案初步規劃的同時,即同步進行藝術家邀約和提案,科技市政廳本身負責慕尼黑市能源科技環境相關的硬體建設監督與推廣,自然對於自身建築與藝術的結合議題上,格外謹慎和用心。QUIVID的公共藝術委員會(Kunstkommission)通過由美國的科技聲音錄像藝術家Vito Acconci,於2000年完成科技地景性作品「風中的院子」(Courtyard in the Wind)。該作品創造原有建築群的中庭成為一個可移動的花園,圓形低限的形體切割綠地與部分穿越花園中庭的路徑,當風向流轉的同時,運用主建築高塔上的風能發電機轉換能源動能,推動花園下方的機械裝置,使得整座中庭的移動花園產生時間的錯動與空間中的改變。在這個花園中每一棵綠樹、洽訪的參訪者和工作人員共同擁有三百六十度的陽光和永不停止幻動的視覺地景,科技結合環境工程,與藝術的共構,形成二十一世紀創新的示範案例。

另一個同樣由QUIVID在慕尼黑市所設置與工程相扣合的公共藝術作品,是由生活在柏林與斯圖加特的德國藝術家Franz Ackermann,於2003年所完成名為「旅行的禮讚Die gro?e Reise」的空間性作品,這2003年10月18日所完成位於U-Bahnhof Georg-Brauchle-Ring地鐵站,對慕尼黑而言象徵著一個重要時代的新捷運站務系統,2000年在QUIVID公共藝術委員會的國際競圖中獲選。該捷運站附近連結著如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等許多重要的歷史與當代地標,作品勝出的特色在於這個最高度被使用的新站,,並於色塊之間安置著站體上方城市的過去和當下的圖片影像,使乘客透過地鐵車廂的窗景框就一片都市意象,藉以呈現移動旅行中,精神價值換動的文化禮讚。

同樣也將捷運車輛的移動作為藝術置入空間展演語言的另一個案例,位於德國的古城紐倫堡市,在兩德統一後邁向2000年大建設的捷運系統擴建計畫,北方通往機場的U1、U2捷運線,在ZIEGELSTEIN站內的公共藝術,以紅色鮮豔的帶狀裝置物安置於捷運入口建築立面上方,呼應地下感應器對於車輛進站的狀態,成為誘導民眾進入的動態軸線並穿刺地下捷運站,延伸且接連兩端相差數百公尺的捷運入口,地下月台壁面兩側裝置感應光軌,以燈光信號裝置顯示來車進出站,當車體進站,天花板部分作品即配合車輛產生波動的移動閃線的速度,而站壁兩翼空間則測量車頭與車尾的長度,在列車復駛離開的同時因車尾長度的移動,造成牆面光軌隨之一一陷入黑暗,但在車輛離開之後又恢復完全照明,車體的移動位置不同產生差異性的視覺刺激,民眾不需要移動就能觀看到效果的狀態。

而紐倫堡在2000年的捷運改建工程中,將原有連結東西向捷運站F?rth Hbf至Langwasser-S?d的U1線加以延長擴建,F?rth車站正式的向西邊擴展,其中延伸第二站的「市政廳」(Rathaus),正位於F?rth老城鎮的下方。F?rth不但是紐倫堡周邊的舊衛城,更是當年十九世紀德國工業革命中最早行駛第一條鐵路的火車起點,雖然今日充其量只是擴大的紐倫堡市其中的一區,但其政治地位的重要性,如同德國的威瑪,對德國交通鐵道的意義,更如同清末台灣第一條鐵道台北到基隆的崇高意義。

地下捷運站的上方,矗立著無數的城市歷史遺產,如何在新穎的現代捷運站體中,呼應著歷史文化的相對厚度,當代與歷史的藝術,著實成為挑戰藝術家文化內涵的試煉場,清淡飄逸之間呈現厚實的濃濃詩意,是創造文化城市國際窗口的最重要語言。站體的現代化,結合開闊的等待空間,不妨礙行人的駐足與會面,該案借用月台兩邊的牆面,以雙色淡雅的圖像,近乎俯視都市環景,紀錄著地面上的街道紋理,特別被以亮麗色彩標出的幾何套塊建築,以藝術的視覺效果,如同音樂章節般的跳動著貫穿站體的頭尾,並巧妙地點化出地面上方的歷史建築間的區位,歷史的文件則裝置在月台的公共藝術周邊,將捷運站轉化成公共藝術的文化廊道。歌德、市政廳等的文件說明裝置,與古老城市的歷史脈動,提醒著旅人和市民,不要忘記自身城市的偉大和夢想,並透過月台兩翼的公共藝術閱讀古老城鎮的文化精神。

工程與公共藝術的完美相結合,不但強化整體公共基地的完整與精神面的細膩,更可以適切地讓公共藝術因地而對話的精準度提高,這正是上述必須同時共構的主要原因。

社群場域?藝術連結

於慕尼黑市北方,擬擴建一條連結新奧林匹克足球場與舊奧林匹克公園,通往高速公路的連結道路,但自建設以來切割了原屬與這個土地上的城鎮聚落,原來的河道也被迫更改流線並且加蓋,每天至少有十二萬輛汽車呼嘯而過,居民終於在QUIVID公共藝術委員會的協助之下,於1996年6月23日通過公民投票,決定修改介於Richard-Strauss-Stasse街與Luise-Kies-Selbach-Platze廣場間,將這條長達1.5公里的道路,建設成穿越地下的通道,並使小河流重新揭露於地表之上,讓這段高速公路重新成為地表上的公園,銜接兩岸的住民社區,成為親子散步、上學、遊戲、候鳥棲息、生態復育、藝術裝置等等的複合場域。這個計畫稱為「Kunstprojekt Petuelpark」總共有十多位藝術家參與,而且還陸續增加中。

在QUIVID的公開徵件中,可以看到Team Rosemarie Trocke和他的伙伴Catherine Venart等人所設計高速公路覆蓋的公園計畫圖,所欲呈現的社區型態人文互動藍圖。建築與工程、人文教育、藝術和生態的共同合作,我們在藝術化的渡河小橋上,可以看到河的兩岸重新復育水生植物內的水鴨群乘水而過,水生植物和蘆葦在自然的風中健康地搖曳著。

以光的藝術為主題的藝術家Dietmar Tanterl將整個公園設定為充滿光線藝術的完整光屋,當參與者進入這片園地的同時,即進入到作品所設定光的空間容體。在2004年完成名為Lichtkunstkonzept-光的概念之屋藝術照明下,夜間社區的成人推著嬰兒車全家漫步在這片溫暖的光盒子之內。

另外一件作品由藝術家Rodney Graham在2004年所完成的作品Musical Folly,在公園的一端以彷若巴洛克時期的灌木樹牆,切割圍成一方形矩陣的私密性小空間,同樣綠色的休閒椅以率性自由散漫的形式,錯置固定在地面上,讓理性的寧靜空間中出現會心一笑的自由,住民必須放棄約定成俗的對話模式,選擇跟他者的視覺與身體溝通方式。

園區中還有為數甚多的不同裝置藝術家作品,有的以遊憩設施的形體建構參與的型態,有的則借用各種物理原理,創造參與後的各種驚奇,小孩們可以在藝術裝置構成的遊戲區攀爬和溜滑輪,並推動藉由氣體推擠產生的地面踏板聲音藝術裝置,讓藝術的完全參與性和滲透性達到最高。

半坡的土丘上懸吊著巨型的半透明手工玻璃吹製藝術品,像一座座夢幻透明的巨樹,由互動引發的小廣場噴泉水的藝術品,更將這個1.5公里過去曾經是惡夢的高速道路,裝扮得晶瑩剔透,風、光、水、色、身體、聲音、時間、速度、生態、教育……,成為一個不可思議的生活藝術館。

整個徵件藝術過程中,建築被視為當然的環境與人群的互動藝術品,建築師Uwe Kiessler所設計名為Cafe und Generationengarten作品,將建築體設定為邀請世代社區民眾的咖啡花園,民眾來到這裡享受溫暖的咖啡之餘,當然首重世代間的傳承與認同園地,這透露出十足典型著重倫理價值培植的德國式創作精神所在,創作的概念在此,獲選而認同的成因也在此。公共藝術從來沒有排拒建築,建築當然原本就是公共中的藝術作品之一,端視乎建築師是否認真重視過自己。

社區還另外自己組成一個”KUBUS im Petuelpark”在接連這個道路廣場的旁邊公園附近,設立了一個小型社區咖啡小站,委任經營者在小小的咖啡建築後方,闢建了一座小的生態花菜圃,種著社區住民自己帶來和認養的各式小花與沙拉菜、小蕃茄,門口的小型黑板上寫著:「想要喝咖啡,下午兩點半請早,社區自助經營,文藝活動講座請參考小折頁」,掛牌和小折頁上則清楚地秀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社區活動表,其中涵蓋了玩橋牌時間、溝通談話早餐、健康和療養計畫、婦女課題和信念重建等等活動。

公共命題的創造力

藝術的公共介入,目的絕對不是裝扮都市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公共環境 藝術人文 德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