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區營造學會前任理事長洪德仁醫師,在北投開設洪耳鼻喉科已逾三十五年,北投也是他深入社區事務的起點。1990年他主動帶頭與周邊鄰里診所組成「厝邊好醫師聯誼會」,反轉同業競爭為交流共好,2004年更推動「社區醫療群」,串連基層醫師與教學醫院合作雙向轉診,守護社區居民健康。近十多年間,洪醫師也積極推動基層醫師一同走入居家醫療,在居家失能照顧計畫中慢慢累積更多能量。
因緣際會之下,他帶領了保留及活化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的社區行動,爾後更創辦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二十多年來基金會培訓導覽志工、守護老樹河川、舉辦市集、藝術節等各種活動,為在地注入豐富活力,洪醫師深信健康的人生來自於生活於健康的社區,無論看診、投入公共事務,他都在為社會打造健康社區的軸線上持續努力著。2018年起,擔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現為台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的洪醫師,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北市醫師公會及臺北市北區扶輪社合辦「社會處方在新冠肺炎的角色」國際研討會,與日韓專家交流以國家、以城市為政策層級的社會處方經驗,賴清德副總統親臨致詞鼓勵,這也是臺灣第一次以社會處方在疫情中可扮演角色的主題舉辦國際論壇,對守護臺灣人民生理、心理、社會層次的健康有廣大深遠的影響與意義。
社會處方在新冠肺炎的角色國際論壇(圖片提供:洪德仁)
面對社區防疫與疫後生活,重視「健康促進」的時代來臨
歷經2003年間的SARS到近三年的Covid-19疫情,洪德仁醫師在二十年前就很重視社區的防疫工作,並建議整合診所、社區組織跟當地醫療院所到衛生局、行政院衛生署(現為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進行相關整備工作:通報體系、進行傳染病相關衛教、為居家隔離的民眾建立生活關懷系統,當年初建立的防疫系統,在2020年臺灣開始面對Covid-19病毒的嚴重感染時,洪醫師認為全國醫療院所加上各地醫師公會的合作與整備,使防疫系統更加進化,為臺灣守住疫情發揮了很大的功能。
洪醫師也關注起初期大眾面對疫情的恐懼,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新日常,或甚至進入了「隔離」的生活型態,因疫情或因疫後而起的心理壓力與恐慌,他透過在期刊上書寫文章、從看診日常及社區事務裡展開了「社會處方」的推動實踐,「我們談健康,會有四個面向,有『醫療服務』、『長期照護』,以及像產前檢查、為對抗病毒注射疫苗屬於『預防』,還有一端是臺灣人普遍覺得陌生的,如何透過生活環境增進人與人彼此的互動關懷,進而使身心維持健康,這叫做『健康促進』。」「社會處方」即將重點放在健康照護前端的「預防保健」與「健康促進」上,而處方裡到底有什麼?又該如何「取得」與「服用」呢?
社會處方的功能與關鍵要素
「社會處方的基本概念在於藉由非醫療的介入,應用多元、創意、有趣的模式,協助個案、家庭或群體能有機會重新去找到生命的出路。」洪德仁醫師提到英國在十年前即建立社會處方的系統,嵌入到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國家健保制度,讓診所、家庭醫師等基層醫療機構能將需求者轉介給社會資源連結者來進行媒合,以全人健康的角度尋求出適合的協助方法,可能是運動健身、社交活動、心理諮商,也可以是歌唱、繪畫、手工藝等活動,以人為本,也就需要各種因人客製的可能性,「社會處方會有什麼功能呢?讓我們的心理更加愉悅平靜,強化社會的連結,人能自立生活,人與人之間不會孤立。」
有關如何成功地運作促進人們健康生活的社會處方,洪醫師提出以下關鍵要素:1.便捷的轉介機制,譬如告知民眾社會處方有許多方式可選擇,如何轉介到該療法的機構需要一定的方便性;2.發展社會支持力量;3.共同績效的考核機制;4.客製化的支持計畫;5.社區組織的支持和強化;6.夥伴關係的建立及承諾。由此可以想見,這些運轉社會處方的關鍵要素需要相關專業者、跨領域的串連者,以及開放的社會共識來幫助有需要者度過難關,恢復身心健康。
園藝治療(圖片提供:洪德仁)
透過社會參與的處方獲得正向力量的實例分享
2021年Covid-19疫情期間,一位朋友向洪醫師請益團體心理諮商的資源,朋友帶著受到疫情影響的一群高關懷青少年營運的餐車,朋友擔心孩子們在無薪假期間容易回到過往失去支持的狀態,洪醫師建議不妨嘗試能支持青少年們的另一種可能性,孩子們主動提起想透過自己的專長,親手做漢堡、寫卡片向辛苦的第一線醫護人員說謝謝,「自主發動正向的力量和想說感謝的人互動道謝,這不就是最棒的團體治療嗎!」因此洪醫師協助安排了十間醫院、向社會募集食材費用,餐車行動不僅溫暖了醫護人員,這群青少年更得到極大肯定,在進入團體心理諮商前,如此的高主動性的行動過程,即是運用了社會參與的處方找回支持的力量。
社會奉獻的志願服務(圖片提供:洪德仁)
洪醫師再說起,2022年4、5月疫情嚴峻時,一處安置機構內,由洪耳鼻喉科診所認養的腦性麻痺孩子們、工作人員幾乎全員確診,洪醫師安排視訊診療,照顧這群院民。一個月後洪醫師前往機構探視,發現裡頭正在拆除違章房舍,老舊建物和甫康復的院民們瀰漫著難以言述的低氣壓,他動念要帶著院民一起做些什麼,發現機構一面35公尺長、2.5公尺高的斑舊的老圍牆,成為彩繪希望的畫布,「讓社區力量一起進來參與,可以帶動新的希望。」因而邀請教學禪繞畫的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的闕美麗老師構思草圖,除了院民們,洪醫師教學的醫師、臺北市醫師公會、臺北市婦女會等眾多人士都一同參與了畫牆行動,「這真的是一件小事,但它完全符合社會處方的定義,結合了社會正向的能量,如何以群體影響力引領正處於壓力裡的朋友走向人生的新希望,過程中即進行了團體的療癒。」相信你我也都認同,為生命找出口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小小的觸發,都能是大大促進健康的關鍵連結。
彩繪圍牆大家一起來(圖片提供:洪德仁)
社區關懷據點是社會處方的重要一環
全臺現約有4500處社區關懷據點,常見透過樂齡課程,陪伴社區長輩的日間時光,洪醫師表示這些看似在「吃喝玩樂」的活動,其實早就在臺灣的大小社區裡落實各種本土性的社會處方:教給阿公阿嬤回家能自己做運動的保健方法、讓不識字的長輩藉由唱卡拉OK識字的同時也紓壓,或讓識字的老人家帶著不識字的長輩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等,洪醫師透過測量追蹤記錄發現,學習活動能增進大腦與血液循環,對身體保健十分有益。
失智症長輩的集體作品-禪繞畫(圖片提供:洪德仁)
「一起做些什麼」讓每位長輩變得更健康快樂,且減少憂鬱症風險,「我們可以看見老人家的變化,這些已經在推行的樂齡學習活動是有它的價值和意義的,都是社會處方的一環。」如何持續讓各領域專業者願意投入關懷據點,並讓專業工作者和長輩們皆認同實踐的價值,以及如何讓醫療專業者有機會更加善用國家與社區資源,將前端的健康促進與醫療保健結合起來,減少後端生病醫療、失能長照的龐大支出,則是洪醫師衷心期待並持續帶頭嘗試中的目標。社區是生活的基地,也是實踐社會處方的基地,期許每個人都能意識到如此,進而在所擔任的角色崗位上一起為了健康生活而努力。
洪德仁醫師簡介:
畢業於臺北醫學院醫學系,1986年在家鄉擔任社區醫師,這是他從小生涯的理想。對於疾病或是社會問題,他總是喜歡用整體的角度構思,持續關心與堅毅不懈的行動。現在臺灣面對快速的高齡化,如何建構社區在地化的健康照護體系,以生命價值的感動,讓弱勢族群能夠得到在地溫暖的關懷,是洪醫師認為還要繼續努力的重要議題。
(本文採訪編輯/黃怜穎)
本文審稿:洪德仁醫師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