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會推動與社區有關之計畫
社區營造的核心價值與永續發展-以台南縣土溝村為例
文/顏惠珠;
圖/李仁傑
發表時間 2010/07/05 17:59
登入

社區營造的核心價值與永續發展-以台南縣土溝村為例

0
閱讀人數:20746

撰文/顏惠珠
攝影/李仁傑


回顧臺灣社區營造歷程已近20年,從由上而下的政策施行轉變至由下而上,重視民眾意見。昔日以國家為主體的專制體制在民主潮流下逐漸被淘汰,「賦權」(empowerment)的意義被彰顯,人民的力量向上提升,正如2000年總統民選大聲疾呼:2100萬的人民才是頭家!

臺灣的社區營造源自於日本經驗,其最早是以振興產業為手段,以活絡地方的經濟,使逐漸衰敗的農村重新振作起來為目標。而因標榜的是全體動員,一起打造適合居住的環境,所以後來運動的內容,也就擴及到整個生活層面,包括景觀與環境品質的改善、歷史建築的保存、交通建設、健康與福利的促進、生態保育等等。

在社造即將屆滿20年,必須重新檢視,當社造以營造美好生活出發變成以觀光做為唯一目標、社區過度依賴政府補助、社造口號流於形式…等,社區經過專業者進入輔導之後,仍無法自主發展的問題。此文從社區營造之歷史脈絡點出其核心價值,並依此檢視台南縣土溝社區的社造成果,提出社區永續發展的條件。

社區總體營造之歷史脈絡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1993年由當時主委申學庸首度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一詞,1994年陳其南主委開始具體推行社區營造政策,包括社區人才、改善社區、社區產業以及社區再造等,而不管在政策面或是執行面,因為日本在經濟結構、生活文化及價值觀與我國有許多共通點,所以臺灣的社造發展也多承襲於日本。

「社區總體營造」首重造人,其核心價值強調由下而上、社區自治的概念,透過大家共同參與之下營造美好生活為目標。而此價值正是源自於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濫觴-三島町造町運動。三島町距離東京約五個小時的車程,有著典型農村的樣貌,以及都市化時代老舊農村青壯人口外流、傳統產業沒落等問題。1970年,三島町開始走向社造之路,發起故鄉運動、健康營造、有機農業、文資保存、生活工藝等。其中,最著名的不外乎建立「特別町民制度」,讓居住在都會的人們將三島町視為自己的故鄉,每年可以前來體會三島町的人文、自然與生活。「願嫁三島町」運動,使得全世界至少有三十個國家的人,自願成為三島町的「榮譽町民」。另外,三島町居民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與傳統技藝,在冬天農作休耕時期開始製作草鞋、提籃、手提包、便當盒等生活器物,這也讓三島町發展出工藝產業。三島町的案例囊跨了社區營造多面向的發展,包括社區文化再造、社區環境改造、社區健康營造等,可以說是社區營造成功的範例。

人、文、地、景、產 五大面向

社區營造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面向,「人」指的是社區居民的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地」指的是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在地性的延續;「產」指的是在地產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經營,地產的創發與行銷等;「景」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之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等。

我國社區營造政策由文建會開始,逐漸擴展到其他中央部會、縣、市、鄉、鎮等地方政府,再實施至民間單位。中央部會涵蓋約有內政部、教育部、農委會、經濟部、客委會、環保署、衛生署等,如環保署的「生活環境改造計畫」、經濟部的「創造形象商圈計畫」;2002年甚至整合提昇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社造政策首度提升至行政院層級;2005年,行政院進一步具體化為「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2007年文建會續而提出「磐石行動-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劃」,為期六年(2008-2013)的深耕行動。

台灣社造政策發展歷程(王本壯,2008)

與日本三島町相同,位於台南縣後壁鄉的土溝村因為感受到農業沒落與青壯年人口流失嚴重的危機,於2001年開始發展社造行動,至今成功將危機化為轉機,分析其成功要素不外乎社區居民自主自發性參與社區事務,並透過公私部門的專業協力,在每一項攸關社區居民的計畫中達成社區動員與集體決策等重要價值,發展美好的生活願景。

一頭水牛的農村社造

台南後壁鄉土溝村長張佳惠:「我們這裡不是旅遊景點啦!你要怎麼介紹給想來『玩』的人?」對土溝了解多少?若只把土溝當成景點來遊覽,一定會失望的,除非你能「認同」,且村民肯與你互動,才能一窺這裡的諸多故事,不然只會打擾到村民的生活。(蘋果日報)

當臺灣各地的社區營造似乎已遠離初衷而朝向觀光的目標時,無不費盡心思”創造”社區文化特色,發展社區產業作為的賣點之際,位於台南土溝村卻僅以「一頭水牛」為出發,以恢復固有農村傳統特色、發揮水牛刻苦耐勞精神,做為社區發展的目標。

其實土溝村營造的美好環境讓各地尤其是都市人爭相來”觀光”,這也許是土溝村民始料未及的。促使土溝居民起身投入社區營造,就如同日本三島町町民一樣,當土溝村只剩下最後一頭水牛的時候,村民感受到農業沒落與青壯年人口流失嚴重的危機,為了改善家鄉逐漸受污染的環境以及保存珍貴的傳統文物,2001年由一群四、五年級的青壯年組成「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擺脫傳統的運作模式與思維,以推動家園改造的行動出發。

不同於一般社區過度依賴專業團隊,位於台南縣的臺南藝術大學在土溝社區扮演的是一種資源協助的角色,而非主導者,真正從居民的生活需求出發,建立「由下而上」的機制。

社造行動-幸福竹仔腳-竹仔腳聚落藝術改造

土溝村一片農村景象裡,在田野旁、在廟宇裡、在每個住家的牆壁上處處可見藝術作品,這是「藝術介入空間」,是文建會積極推動的「生活美學運動」的主軸,希望以地方文化承載藝術創造的模式,著重在社區參與和交流,藉由藝術家和民眾一起從事藝術活動的模式,讓藝術深入居家環境,進一步重新建構在地人力、喚醒居民對在地及環境的認同。

2005年「竹仔腳聚落藝術改造計畫」由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與台南藝術大學建築所合作,在鄉間營造藝術化空間,這些藝術作品承載著社區民眾共同的記憶與故事,民眾是參與者也是作品的主角,而因為是呈現平民生活的內涵,所以觀看者也能夠很容易親近理解,也因此,土溝的聚落藝術作品獲得第二屆公共藝術獎的「最佳民眾參與獎」的肯定。

不管是廟宇、還是居民自家庭院、三合院外牆、門牌、甚至是田野旁均可見融入鄉野風情的藝術創作品。 例如,以鋼雕呈現的門牌意向;鄉土畫家殷嘉輝,在三合院外牆上繪製的大紅花布壁飾;素人藝術家侯加福,以磁磚拼貼出《坐十分鐘的陶淵明》裝置藝術;此外,還有一處建築外觀充滿不規則線條的藝術工寮,更有以當地的阿公、阿嬤各時期照片所翻印的大壁飾等。這些藝術作品均是居民與藝術家一起完成,故其包涵了常民文化的生活故事,也呈現出齊力打造家園的動人歷程。

照片拼貼呈現出新舊時代的傳承故事

矗立在田野間的藝術工寮

社造行動-土溝水改造運動

2008年開始,土溝社區進行「水水的夢」圓夢計劃,目標是希望社區裡的土溝二輪中排能有水清魚游的一天。土溝二輪中排全長大約1.5公里,早期具備農田灌溉、水利調節等功能,後來隨著生活習慣改變與養豬戶廢水排放,中排的水質日益惡化,開始漂浮著垃圾、家庭廢水與充斥著養豬戶排放出的排泄物,並散發陣陣令人無法忍受的惡臭,原來是與生活習習相近的美麗河川,現卻成為土溝農村最難以親近的地方。每經投訴公部門仍未見改善,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