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與居民共生的藝術 訴說在地生活的多元想像
李香誼
發表時間 2023/03/03 08:00
登入

與居民共生的藝術 訴說在地生活的多元想像

0
閱讀人數:741

2022年12月,池上穀倉藝術館以《質樸的美感》為題,展出池上人藝術共創展。其中《池上人.心上人》由六十六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在地居民共同創作。他們畫著家人、伴侶、友人、自己。其中一位居民畫了他的鄰居,畫中的小男孩把含笑花插在鼻孔。這幅靈感來自鄰居童年回憶的畫作,喚回三十年前池上鄰里小巷間的嗅覺記憶。當年,含笑、茉莉與桂花是家家戶戶院子常見的植物,一年四季,街坊輪流瀰漫著不同的花香。如今因人口老化、外流、生活模式與地景的驟變,使得天然花香逐漸在街頭上消淡。

掛滿人物臉譜畫像的牆,訴說新生的喜悅、對離人的想念、族群移動軌跡、產業興衰與世代層理,讓這些共同記憶與生活的深刻片段,賦予這片土地生動的吐納聲息。
 
《池上人.心上人》呈現個人記憶和地方的種種關聯(圖片提供:李香誼)

藝術館的另一面牆則展出以《池上人.心中米》為主題的作品,參與居民達三百多人,年齡從三歲到九十歲。居民在米型畫板上自由發揮心中的在地生活意象,讓「池上」這個地理概念滋生了具有流動感、立體性的地方個性。
 
《池上人.心中米》呈現居民對在地生活的多元想像(圖片提供:李香誼)

居民的共創成果不只是展現在藝術館內。在戶外,人們總會不經意地撞見居民協力共創、以馬賽克拼磚為主視覺的公共造景。從街牆的花卉拼磚、老屋的星夜壁飾,到街邊的路樁,所有創作材料皆來自藝術工作者王金生,從回收廠收集的廢玻璃、廢木、建材。經初步處理後,讓樂齡繪畫班、活力站學員在課程中協力拼貼,或讓參與者攜帶材料、零件回家,利用閒暇時間製作,最後再交由王金生組裝完成。在地居民與藝術家間的相互支持,深化了彼此的在地生活感知,由此誕生的協力工坊,不僅重現傳統農村的手作互助網絡,也印證出農閒時發展出的各式俗民工藝,是傳統農村文化風貌的基底。

馬賽克花卉壁飾的製作過程採自由隨機參與的方式,任何路人、團體皆可加入(圖片提供:李香誼)

 

社區的建構本身就是個不斷創造族群邊界與跨越族群邊界的動態過程,若沒差異性,就不可能產生多樣性,異群體間的「結構洞」(structural holes)往往是藝術社區工作最好的介入點,不同族群的生活路徑、涉足場所會重疊與交織,先從某一團體的社群網絡中尋找合作機會,再從中發現媒合契機,與其他團體連結,使不同團體陸續融入為社區美化共創工程的主力。在高齡化社區,最先參與藝術共創的是由退休長者組成的樂齡繪畫班,接著是婦女、社團志工,這期間也搭配幼兒園的代間學習課程,孩童的參與,更是接連帶動了家長的參與。

 

推動藝術共創四年多來,參與者不斷加入,社區美化行動由點延伸至線,最終目標是推廣至鄉內全面。協力者為長者、婦女、社團志工、新移民、公部門員工、學校師生、店家,甚至任何一位隨意經過的路人、觀光客皆曾參與其中。
 
樂齡繪畫班成員協助黏貼美化街道用的路樁(圖片提供:李香誼)
 
用玻璃片、廢棄鍋蓋製成的「星夜」,每顆星皆呈現參與者的個人創意(圖片提供:李香誼)

 

社區美化共創並非一蹴可幾,唯有不斷累積、連結、再連結。四年多來,參與人數從一到百,如此大的動員量,又非一次性活動,是否需要長時間溝通、事先建立共識?投入社造工作多年的藝術工作者彭明通認為,「社區不像企業或軍隊,共識常常不是在會議桌上形成的,而是透過感染力。」有些計畫若一開始就在會議桌上提出,容易引起不同看法甚至對立。於是,一開始先打造開放、舒適的公共氛圍,美麗的景觀自然吸引人目光。觀察引發好奇,好奇觸發參與,因認同而加入的居民會抱著自發之心,共識就在參與過程中自然形成。「先把自己做好,大家都在看,你做得好,逐漸就會形成越來越多數。這不是透過一次性投票形成的多數、少數,而是長時間自然形成的。若先把共識數據化、具體化,再來推動就本末倒置了。」

社區的生活藝術不在理念上的高談闊論,而是直接引導居民從生活中參與實踐,任藝術的力量在居民心中滋長、蔓延、彼此連結。推動集體共創的在地藝術工作者王金生認為,觀看別人作品時,也會喚醒心中類似的生活感觸,無形中建立起交流與共感。「如果今天這個作品不是他們參與,他可能會覺得跟他無關,看看就過去了。要是自己參與到裡面,其他層面的效應就會接連產生,不然就是單向溝通而已。所以共創是一種互動,自己參與其中,就會接連好奇別人怎麼想?怎麼做?思索層面會比較廣。所以我希望未來更多人參與,互相給影響,互相給感覺。」

藝術本源於生活,許多民眾未曾有過創作經驗,但觀察素人的作品,王金生發現藝術的底蘊其實已深藏在居民心中。社區藝術工作者的角色與其說是技術指導,更多是鼓勵居民去思考生活、擷取生活中的深刻片段。當傳達力從作品流瀉而出,藝術自然而然就會發生。未曾有過創作經驗的居民,透過創作訴說生命經驗與感知,從訊息的被動接收者,轉變成在地經驗的主動詮釋者。創作若發自內心,自然產生能打動人的力量,觸發共感,凝聚人心。彭明通說,「一個人一但被看見、被尊重,他的自我存在感、地方認同自然會提升。」

藝術工作者接下來將推動融合在地人書法、詩作的公共美化工程。一系列的藝術共創行動凝聚每個居民的表現力與思想,並融入成公共生活景觀的一部分。不同族群的生活樣貌豐富了地方意象的深度與廣度,持續拓展在地藝術創作的更多維度,透過彼此對話發現靈感的無限。社區藝術共創的特色在於以多樣性為主體,讓不同族群的特色相互支持,在眾人協力中互相襯托每個個體的獨特性,讓彼此互為完整。


作者簡介:
李香誼,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城鄉發展、社會資本、社區研究。紀實寫作者、天下雜誌獨立評論《迷你時代》專欄作者、特約記者、德文譯者。持續記錄小人物、鄉間事,透過故事連結人群。著有《看見池上,看見時代》、《池上二部曲:最美好的年代》、《關於池上的幾種想像》。

本文審稿:王貞儒老師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