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看這兒》地方影誌展  透過影像,重新觀看安坑土地的這些人
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徐艾筠
發表時間 2019/01/12 19:00
登入

《看這兒》地方影誌展 透過影像,重新觀看安坑土地的這些人

0
閱讀人數:2240

民眾紀錄片,又稱作素人紀錄片,通常是指非影像專業背景之居民拍攝周遭社會及生活議題的影像記錄。透過散居各地的市民朋友,我們得以窺見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大小事,得以讚揚美好的、珍貴的人文資產;另一方面,有些居民在生活上感到隱晦的、受壓迫的故事也得以被關注或紓解,素人影像的價值也同時彰顯在作者、被攝者和拍攝議題持續發酵和的改變和連結之中。

 

過去幾年新店在改變,不論是居民或是地貌建物,都以比過往來的急遽的方式和型態在轉變。參與式預算、安坑輕軌的興建和資訊產業群聚等,都引動居民開始留心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看這兒》地方影誌展是民眾影像記錄的培訓成果展,紀錄片作者和團隊來自新店的《看見暗坑》影像記錄培訓班的學員,課程由下城社區發展協會和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協助策劃舉辦。而這個影像培訓班的緣由,正是歷經新店區陳儀君議員舉辦的參與式預算,數萬人從50多案中投票選出來的提案之一,是民眾展現由下而上的參與最好的例證。

 

圖:影展辦理活動現場

 

《看見暗坑》定義為一場透過影像實踐的社會行動,號召近70位熱愛新店或想更認識土地的朋友,學員年紀跨距從14歲到70歲、背景經歷也很多元,有學生、老師、社區居民或工作者、親子組、參與式預算中投票給此案的“忠實選民”,以及多數為新店在地居民。面對帶著各種期待和動機的學員們,培訓班的教案設計並未像坊間課程直接進入技巧教學,而是先從“破冰活動”和“未來探索工作坊”中讓同學互相認識並共築未來想像,了解每個獨立個體間有趣相異的想法。接著請《安坑有好報》的張柏勳老師導覽兩場深度的“社區考現走讀”,爬梳舊名暗坑的安坑頂下城和內五庄的人文史地,即使多位成長於當地社區的新店人,都仍在走讀中驚呼連連,發現過去不曾看過的人文風景。接著,課程的中後半段才進入攝影基礎技能與剪接教學。一步步引導式的教案,協助了不論是否居住當地或熟悉民情的學員都能共學互助,學員間的往來互動與革命情感不僅有助學習效果,也促進了彼此的專長或資源連結,最後結業時總共完成了十部作品,成果令人驚艷。課程期間,由一位學員李昱婷撰寫三個多月的課程日誌,並於班級臉書社團和她個人部落格發表,不僅幫忙同學溫習增加互動,也讓這個充滿細節安排、驚喜辛苦並存的珍貴過程能夠被完整紀錄下來。表達關懷土地的方式與管道很多,結合社區環境資源的方案設計,第一步先踏查環境和了解在地故事,第二層再由拍攝者的轉譯、詮釋後完成紀錄片,最後是成果展公播再一次擴散議題和推廣地方文化。循序漸進地引導學員與土地更緊密連結,也透過被攝者聽到更多充滿熱情的生命故事,有人因此重新省思拍攝者本身的“眼光”和角色,或是想繼續深究議題並增進拍攝技巧,而有些團隊也願意嘗試投稿其他影展,讓這些在地故事可以持續發酵。

 

《看這兒》地方影誌展的十部片都關於安坑一帶的故事,又可再細分出三大主題。

主題一是【阿嬤。中年。青年眼中的暗坑史】的三部片《頂下城的記憶/作者游寶彩》、《薏仁坑的人與情/作者趙順雄》及《廖家無死人/作者廖梧佑》表述了三個世代眼中的暗坑,各自有哪些習俗與人文特色。透過超越年齡的世代觀點對話,人生經歷的階段與家族傳承的習俗,種種與歷史政治產業發展交織的過程,描繪了安坑四十年的斷代史。

圖:「廖家無死人」作者廖梧佑

 

主題二關於聚落生活的【關於暗坑。這個家】中的三部片分別是《風華再現-小城社區營造生態篇/作者彭啟賢》、《德安社區發展協會-銀髮族的生活/作者李易璁》和《都市裡的小碧潭部落-誰先住在這的/作者蔡沛彤、張寧靖、李昱婷》,由同為政大校友組成的團隊倡議都會原民的居住權益,以及由社區發展協會掌握發聲的主體性,如實呈現了社區特色,過影片我們看見三個文化生態、地景風貌迥異的社區聚落,慢慢感受、細細咀嚼不同於城市中的人文風味。

 

主題三是挖掘新店職人文化的【暗坑精神】,拍攝木工職人劉慶河先生的《木工藝職人劉慶河/作者胡景容》及《和/作者林子超》、磚雕職人陳逢顯老師的《發於毫芒 傳藝磚情/作者劉強》,還有知名洗衣達人《太陽的眼淚/作者薛淩憶、白宇心、陳育信、周藝航》,各個精準到位地傳達職人一生懸命的堅毅態度,職人老師們也展現大器風度毫不藏私,看見這一個追求便捷快速的年代中最欠缺的堅韌與寬容。

 

圖:洗衣達人沈富育-談到激動處落淚

 

課程和拍攝期間前後為期近半年,對於一群平日有著繁重課業和工作的學員,無疑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興趣”。《廖家無死人》的作者廖梧佑以家族沿襲的“生廖死張”特殊習俗為題材,進行了一場“家族巡禮”。他開始找上一代父執輩的叔叔伯伯訪問,當然也沒有漏掉姑姑這位家族支脈中唯一的女性。許多未曾看過樣貌逐漸在採訪中開展,梧佑甚至大膽拍攝男性視為“中年危機”的頂上無毛、過往重男輕女而未將姑姑列入族譜,及姓氏通婚禁忌等敏感話題。原本做電影行銷、單純想嘗試拍片留下紀錄的他,與太太邱愷婷一起參加課程後卻意外地改變兩人與家族的互動關係,家族情感因舉辦於日興宮的首映會重新凝聚在一塊,姑姑看完甚至喜極而泣不斷道謝,讓他深感榮幸做對了一件事。梧佑認為紀錄片是一個與受訪者們“集體創作”的過程,而非單純的劇情導演,他說課程安排上的用心對於完成拍攝有很大的幫助,讓他探索不只是“怎麼拍”的技術,而是找出“為什麼拍”的動機,當選對拍攝題材、設定好題目就相當完成一半了。他表示課程安排的節奏掌握得宜、指導老師們的提點和修正很受用,而一直打掉歸零的循環也是他對課程“深刻又慘痛”的體會,但仍期待類似課程能繼續舉辦。梧佑透露一次聚會中大伯甚至邀約他回漳州詔安拍攝,他表示未來有很大的機會延伸下去,串起家族綿延不息的生命脈動。
 

身為探討都市中的原民聚落的《都市裡的小碧潭部落-誰先住在這的》其中一位作者李昱婷,也付出了相當多的心力為每堂課程留下詳盡的筆記。原先就有書寫習慣的昱婷多半以旅遊和生活感受為主題,少有同時身兼課程學員及紀錄者角色的機會,擔任雙重的角色讓她以更嚴謹的心態,轉換聚焦個人感受的寫法,完成記錄的任務。透過反覆聆聽、消化理解每個人的話語,同學們的性格和作品也隨著時間變得立體清晰,雖然日常中未必有很多機會碰面但卻覺得熟悉親切。和梧佑一樣,對本次工作坊指導老師們非常讚賞的昱婷認為,陳心怡導演一針見血、毫不留情的指教是推動影像班的最大功臣,不只協調拍攝遇到的衝突和困難,老師也大方讚許和鼓勵團隊,敬業態度令她折服也獲益良多。呼應到一開始課程的設計,昱婷提及令她記憶深刻的另外兩件事,其一是融入劇場互動元素的破冰遊戲及未來探索工作坊,分別由趙懷玉老師與高伃貞老師溫柔而堅定的帶領,因此消除了最初來到新環境會產生的不自在與生疏感,是她預期之外但也非常喜歡的安排。而拍攝《頂下城的記憶》的作者寶彩姐已屆從心所欲之年,總是用謙和敦厚的態度請大家給予她指教,並憑藉著一己之力完成紀錄片,令她深感佩服和尊敬。回到她當初報名的契機,是源於她總是羨慕一群人共同完成團體作品的成就感,以及被那些貼近生活的人事物深深吸引,《看見暗坑》涵蓋了社區和紀錄片兩大主軸符合了她的想望,表面上是既真實又日常的故事,一腳踩入後才能體會更複雜的情緒與錯綜的人際關係。面對新工具的不安擔心、作品成果被批評的難過,還有以“慣性既有的漢人觀點“看待原民部落都帶給她許多震撼,卻也積累了厚實的勇氣和經驗。平時安靜話不多的昱婷也如同她喜歡的兩位引導工作坊老師,變得愈發堅定而自信。

 

除了影像記錄本身,更多同樣值得挖掘的故事隱沒在這群學員們奔波拍攝的清晨到黑夜、爭執與和解。素人紀錄片的價值與美麗,或許不一定在漂亮精彩的畫面,而是團隊之間的並肩支持、無數次和被攝者既陌生又綿密的對話共處,成為議題背後的推動者,抑或是更隱微地,與那一塊尚未認識的自己又更靠近了一點。對於一群初次拍紀錄片的學員們,不論透過鏡頭看見了什麼,都是2018年獨一無二、也難以用數據衡量價值的年終禮物。

圖:薏仁坑的人與情-頒發結業證書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改作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