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區域型文化資產的推動
文/廖于瑋
圖/李明岳、廖于瑋
發表時間 2016/10/06 10:00
登入

區域型文化資產的推動

0
閱讀人數:1395

顏思齊後的水林時代

橫陳在西太平洋的臺灣,是一座美麗的寶島,早年西方人曾為其蒼翠蓊鬱的島影著迷, 而驚呼「福爾摩沙!」這座物產豐饒、資源豐富的島嶼,自古以來就吸引包括葡萄牙人、 荷蘭人、漢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等不同民族進入,在各地留下許多文化遺跡,讓後人 追索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歷史點滴。雲林縣的水林鄉,300 多年前是第一位來臺開 墾的漢族先民顏思齊落腳之地,300 多年後,水林即以重新追尋這位歷史人物的足跡作 為文化保存活化重點,形塑水林的文化面貌。

開臺第一鄉

顏思齊約於明朝天啟元年(西元 1621 年)率眾從北港溪登陸,積極屯墾水燦林(今水 林鄉)與笨港(今北港鎮)地區。當時島上已經有原住民蹤跡,荷蘭人不久也從澎湖轉 進,為了保護來臺開墾的漢人不受兩方勢力侵擾,顏思齊於是在水林與北港地區設立了 功能獨具的十寨,作為拓墾組織,並將主寨設於水北村顏厝寮以鞏固勢力。以其為首的 組織因勢力龐大,顏思齊也因此遠近馳名。

水燦林顏思齊話劇表演
水林鄉早年大多為潟湖、沙洲及海埔地,地形以山崙丘陵為主,長滿了水漆與莿竹。 水漆俗稱咬人狗,因「漆」的閩南語發音與「燦」諧音,故舊名「水燦林」。相傳當 年顏思齊等人在水漆林拓墾,首先必須克服的挑戰是如何在長滿水漆的沼澤地上填土 墾殖。墾民後來以適應環境、生長力強的「蕃薯」作為主要作物,至今水林的地瓜產 業仍具規模,有「蕃薯的故鄉」之稱。
以文化重新形塑水燦林
水林和大多數雲林縣其他地區一樣,原是一個純樸、以農業為重的小鄉鎮,但因為顏 思齊落腳於此的淵源,使得水林在臺灣史上成為「開臺第一鄉」,擁有了不同的歷史 地位。
水林鄉追尋顏思齊計畫從 2013 年起分三年進行。第一階段以文化「播種」為基礎,開 始進行文化資產的全面整理與調查,並打造文化店家及創意活動,讓居民開始認識家鄉的過往,找回文化認同。第二階段以「栽培」為步調,透過兒童教育推廣,印製《水 燦林顏思齊繪本》、《顏思齊布袋戲》等鄉土教材,進行學童文化扎根、認識家鄉歷史, 讓水林的下一代都能從文化的追尋中建立信心與驕傲。第三階段開始「收割」,透過 過去兩年的文資保存工作,建構水林文化治理的模式,並在顏思齊的主寨所在顏厝寮 建置故事聚落,展現三年間文化造鄉的底蘊與成果。

水林鄉文正國小布袋戲演出顏思齊故事

蔦松國小候車亭藝術改造融入蕃薯、生態意象

鄉鎮文化治理從公所做起
3 年來,文化改變了水林,這個改變不僅限於社區,長期對於社造著力不深的鄉鎮公所, 在水林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也有了極大轉變,且是主要的發動者。水林的文化資產保存起步雖僅 3 年,但這段期間,公所同仁除了安排各項文化增能課 程之外,並以公所為平臺,協調、整合各課室及相關附屬機關的文化資源,透過系統性的統合運用,發揮資源最大效益。而在民間,公所也主動結合當地民眾、學校,彼 此互動溝通、合作參與,強化居民對地方文化資產的價值認同,開創了文化治理的鄉 鎮營造典範。
水林以歷史人物顏思齊為主軸,推動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將文史資源的累積、 短暫回鄉參與社區事務的年輕人微駐村,以及打造顏厝寮故事聚落等成果,成功轉換 為學校鄉土教材,並透過鄉公所把文化訊息融入店家、社區及公共空間營造中,打造 充滿特色的水林鄉。

顏厝寮以大茶壺改裝的信箱,歡迎大家來奉茶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水林鄉公所
keyword文章關鍵字: 文化資產 社區歷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