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屏東霧台魯凱部落自力造屋見聞錄
文/陳品潔
發表時間 2010/09/06 14:12
登入

屏東霧台魯凱部落自力造屋見聞錄

0
閱讀人數:1351

全台八八風災後重建如火如荼進行,其中原鄉重建有幾種作法,包括原地重建、遷地重建,以及大愛村提出的重建方案,尤其大愛村對於原住民部落的要求有許多爭議性的作法備受社會矚目。然而,屏東瑪家鄉三和村的魯凱部落避難屋重建方案,有一種截然不同的作法。2010年2月初,網路發佈訊息,邀請社會大眾協助部落造屋,吸引許多人來到瑪家鄉三和村。筆者有幸前往3 日,隨手紀錄所見所聞。

同是魯凱族的屏東縣霧台鄉愛鄉發展協會(簡稱愛鄉協會)執行長杜素芳表示,八八災後深山魯凱部落的人大多平安。不過,霧台鄉許多魯凱部落位於山區,交通不便利,如遇大雨道路很容易中斷,而與外界隔絕孤立。 隨著氣候變化愈來愈劇烈, 部落需要採取未雨綢繆的作法。未來如果一旦發佈劇烈風災的警報,深山裡的霧台魯凱部落的老幼還是有遷到平地避難的必要,此次建造避難中繼屋,就是為了這個需求而建。愛鄉協會曾經與政府單位提出這個構想,也希望政府能夠提供相關需求的協助,不過一年多來,政府資源動員實在緩不濟急,經過部落的討論,還是決定自力籌建。



志工的生活。攝氏10℃寒冬中,可以見到志工不但要蓋房子,還要解決自己住的問題-搭帳棚。其中有些志工願意協助料理的膳食,大伙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

不過,若不接受政府的補助,部落哪有什麼餘錢呢?人力的需求又該怎麼解決呢?正所謂「天助自助者」,當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你的忙。台日國際扶輪親善會願意提供20組避難屋的建材、第三建築工作室的負責人謝英俊建築師願意協助建案規劃與施工。台日國際扶輪社、紅十字會台中分會分攤重建的土地與人事資金,愛鄉協會負責 現場的人力調度與進度掌控與志工的膳食。就這樣因緣際會,中繼屋的建址就決定座落再瑪家鄉的三和村。接下來就是人力的招募。自力造屋活動報名窗口王彥龍說,其實這次的動員非常地急迫。2月初發消息出去後,2月中就得動工,希望在3月21日前舉行落成典禮。由於時間壓力緊迫盯人,身為聯絡窗口的他,剛開始其實很擔心找不到足夠的人力。



中繼屋完工會是什麼模樣?光是鋼骨結構很難以想像。示意圖裡的中繼屋看起來像小木屋。圍籬是會呼吸的草皮,小池塘是設計師的想像。要在幾個月內蓋好這些房子,不只需要協力,而且需要不斷地溝通。

聽起來招募志工的工作不確定性好像很高,而且又得負責志工的人身安全,還要照顧食物與住宿,這麼麻煩的話,那為什麼不考慮遷入慈濟大愛屋呢?執行長說,他們有考慮過搬進慈濟的大愛屋。只是後來發現遷進大愛屋有需遵守許多規定,像是要求居民戒煙、戒酒、戒檳榔,如果依照族人的生活習慣一定會很痛苦。而且還要簽署大愛屋入住承諾書後,大愛屋的產權還是屬於慈濟,對於族人根本沒有保障可言,更奇怪的事,慈濟要遷入的族人簽約放棄山裡祖屋的產權的切結書。放棄自己的祖屋,跑去借住別人的房子,有多少人會這麼做?山林的一切,是魯凱人的靈魂原鄉,要族人放棄自己的靈魂,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重建,不僅僅是解決住房問題」早在921地震後,謝英俊就已經向台灣社會呼籲:「這過程不僅是房子的重建,更是人際、文化與經濟紐帶的重建。」八八災後不久,謝英俊建築師旋即回台投入嘉義、高雄、屏東、台東等部落重建工作。第三建築工作室的作品根據永續建築的社會文化、經濟、環境的3個核心價值,發展出許多共同特色,像是施工簡易、外型美觀之外,而且「人人都蓋得起」、「友善環境」、「短時間內可搭建工作」、「讓居民蓋自己的房子」,而且「有手有腳有勞動意願的」,都能參與。「災後重建決不能把承包商帶進來,協力造屋是最佳選擇。」如同謝英俊的理念說道:「這過程不僅是房子的重建,更是人際、文化與經濟紐帶的重建。」



生態廁所可以集中居民的排泄物,可以大量統一處理。這座生態廁所的設計,和主屋一樣,不需要打地基。腳挑高的空間,裝置接受排泄物的塑膠籃,方便抽換,舖上黑色維幕防蚊蠅孳生。

此次的建築工程的總籌劃由第三建築工作室執行,包辦了房子的設計、施工、裝修、生態廁所與農園規劃建設。除了由團隊設計規劃藍圖之外,現場有工班主任與設計師,協調與發落每日進度。建材採用堅固耐用的輕鋼結構,它的優點是鋼鐵用量只有一般鋼筋的四分之一,拆組方便。座落在三和村的這些模組,不需打地基。另外其中生態廁所是921自力造屋尚未見到的項目。生態廁所的作法有很多種,在中繼屋採用的是尿糞分離廁所,所蒐集的尿液經稀釋後,立刻可以拿來灌溉菜園;收集的糞便只要撒上草木灰、泥土,靜待一段時間乾燥後,就變成極好的堆肥。執行長說,未來屋前預計規劃農園,族人可以過著自己自足的生活。由於整個工程建築設施屬於過渡性質,故在建材與施工手法上以可回收材料及崇尚自然為主,以利未來設施拆除時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



來自八方的志工,尤其是寶島志工團有許多營造專家、木工、水電工,不過報名的人竟然以女性居多。不過,工作上的表現與對於工地工作耐心,常令男性自嘆不如。

不過同是建築系畢業王彥龍提到自己對於此次工程的擔憂。例如這次工程的設計其實用到相當多的焊接以及自攻螺絲,無法用簡易拆卸,如果將來需要拆卸,需要很大量的人力。另一種作法是以大型機工具拆卸,不過這樣鋼構部份也一定會受到影響而完全無法再重覆使用。而且王彥龍認為,因為焊接的部份跟鎖螺絲的部份,如果中繼屋年限一到。加上組建房子是有經費補助,也有志工來協助  ,而拆房子的時候肯定是沒有這些資源,沒有經費去租機工具也不會有人力來幫忙拆。光陰似箭,這些種種對部落來說是一個潛在的日後壓力。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的造屋行動,只要確定可以參加2個完整工作天以上,志工就可提供享受食宿及保險,這樣優渥的條件,即使寒流冷颼颼,吸引各式各樣的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