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用宗教串起的情誼-北港
文/吳郁欣(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碩士)
發表時間 2016/11/01 16:18
登入

用宗教串起的情誼-北港

2
閱讀人數:227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碩士 吳郁欣

   講起雲林就不能不說到北港,自古以來作為雲林的轉運樞紐,從水運至鐵路運輸,造就了這個城鎮,雖沒有大量的農作生產,但確可以在此處看到雲林的各項產物。早在明鄭時期前,即有顏思齊登陸北港的文獻記載;北港義民廟呈現此地歷經清治時期林爽文、戴潮春事件等大大小小械鬥;而整齊劃一的街區風貌,配合著剛修復完成的自來水水場與目前在振興戲院中能看見此處最早的水龍頭,足以發現日治時期的用心規劃,直至民國後依然還在持續發展的糖廠與牛墟也是值得一再回味的北港特色。這些豐富的歷史過程與風俗習慣,代表這個小鎮重要的人文脈動,但最值得一提的不外乎為名聞遐邇的北港朝天宮。

北港人的小過年

    講到北港朝天宮,可以從2011年獲文建會指定,將「迎媽祖」活動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節日瞭解起,每年農曆三月十九、二十日的遶境活動「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的活動可回朔至兩百多年前,北港「集斌社」有文獻紀錄成立於1746年,是全台少數在清初時期可考的陣頭之一,發展至1960年全北港有多達30多個陣頭團體,不乏有很多原創性的陣頭在其中。

    除了陣頭外,另一項特色,即為台灣最盛大的「藝閣」遊行,小演員們扮成神話或民間故事的人物,由北港鎮各里、鋪會、公會、社團出資設置,沿途分撒平安糖,讓民眾爭相撿拾「吃平安」,三十幾座的「藝閣」車陣,總是將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九、二十日的夜照的燈火通明。

    北港子弟雖平時散居各地,但逢農曆三月十九日,皆會紛紛返回北港,並擔起各項遶境任務或在家中等候媽祖隊伍到來,表現出對於這項遶境文化傳承的使命感與向心力。


圖一:將北港傳統陣頭彩繪意象至社區

日本時期的宗教觀光

    早在日本時代,進香團卻已經是很流行的旅遊方式。清代因交通不便,信徒們只能從步行至北港進香,從日本時代開始,本來一輩子只能到北港參拜一次的香客們,由於臺灣縱貫鐵路的修築完成,加上各地輕便鐵道的鋪設,構成便捷的交通網絡,促成大量的香客湧入北港。

    「揪團旅遊」並不是現代才有的用語,日本時代旅行俱樂部臺北支部臺北驛長在報紙上多次公告揪團至北港進香團旅遊,每次以300人為限,沿途還安排參觀新竹城隍廟、彰化南瑤宮、新港奉天宮等,鐵道部也因北港朝天宮進香香客眾多,增加不少收入。從自1911年起北港地區陸續完成「北港線」、「他里霧線」、「小梅線」三條私設鐵道,載運大量的香客前往進香,並提出各種優惠措施,即顯示出當時香客如潮的熱絡情形。


圖二:各式傳統活動海報宣傳

因宗教串起的社群概念發散自各地

    為了前往朝天宮進香,從農曆年開始全台各地的進香團會絡繹不絕的前往此地,直至農曆九月後才會逐漸減緩。這背後代表著,這些散佈與全台的群體,以宮廟信仰為凝聚目的,進行社群甚至是社區的一個活動,這彷彿就像社區營造推動初期,大家所說的社區營造希望達到的成果就像是老一輩的人,在常以社區廟埕為單位聚集一起,分享社區大小經驗最後凝結出諸多共識,而宗教的力量似乎在2016年的今天尚未退色,進香所凝聚的力量,透過信仰的方式交流,在朝天宮的廟前感受下來,深植人心與付出程度,並不比社區動力遊戲、藝術進入社區或是 I- Voting等常見凝結民眾得方式遜色。

圍繞信仰的社區情懷

    走在北港鎮的巷弄中,雖沒有鹿港整體規劃老街的氛圍,也沒有大稻埕或是大溪老街整齊劃一的巴洛克式建築點綴,但是逐漸商業化的小鎮,還是有需多故事圍繞其中的。像是傳統手工藝燈店-北港森興燈店,依然佇立在中山路上歡迎顧客探訪了解傳統手工藝;「雲林縣縣定古蹟北港自來水廠」歷經了修復與再利用計畫,如今已修復完成,供社區與前來小鎮的民眾休憩與學習;還有振興戲院與餅舖結合推動文化保存、台南中小企業銀行改建的民宿等等,在在表示出政府、店家與民眾的力量,正在慢慢的聚集凝結,這個小鎮正走向無形與有形文化融合接軌融洽的路上,發展出屬於北港的在地特色與北港人自己的生活態度。


圖三:振興戲院由餅舖經營留有休憩與文化教育空間

參考文獻:

丁招弟總編,《從笨港到北港》,雲林:雲林縣政府,2002。

鄭螢憶,〈國家、信仰與地方社會:笨港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化  (1694-1945)〉,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論文,2010。

陳靜寬,<從清代開始流行——跟著進香團去「北港朝天宮」旅遊吧!>,《聯合新聞網》,2016.9.13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