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虎尾眷村社區的保存之路
文/魯紜湘(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發展協會)
發表時間 2016/09/30 15:43
登入

虎尾眷村社區的保存之路

2
閱讀人數:2788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發展協會/魯紜湘

眷村不等於社區,他比一般社區在管理上更加複雜,他多了一個軍方系統的管轄單位,一切行政管理以軍方馬首是瞻,社區居民更是混雜了各種省籍、習俗。但這些居民在經歷了顛沛流離的逃難日子,定居在配給的鄉村房舍內,反倒安份守己的過著日子。這就是虎尾眷村的居民。但這些居民在民國95年底全部被迫遷離居住了近一甲子的土地,代之而起的是一片無人的荒蕪廢墟。在從事社區營造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人」,因人才有文化,對虎尾眷村所形成的建國社區而言,在營造上顯得是格外困難,這得話說從頭。

自珍珠港事變後,日軍虎尾機場為因應美軍參戰轟炸,開始營造虎尾機場週邊這四區原屬農人聚落的戰備基地,主要建為醫院、營房、宿舍、倉庫、馬房等,時隔年餘,日軍戰敗,我空軍接收,及至國府撤退來台,大批眷屬入住,形成了虎尾眷村。眷改條例施行及高鐵雲林站預定虎尾,決定了虎尾眷村居民的命運,沒有先期訊息及高官護持,虎尾眷村沒有就地改建,而是被分配到北港的民間國宅,不願去北港的則自行解決住的問題,或自行購屋,或領現後與子女同住。自此原本完全是以空軍眷屬為居民的虎尾眷村走入歷史。

虎尾眷村原屬北溪里及廉使里兩個行政單位,為便於軍方管理,民國59年由這兩個里劃分出來,單獨成立建國里。故里內居民幾乎全是軍人及眷屬,分住在不相連的四個區內,隱蔽在農田、樹林裡。及至民國7~80年左右,建商在建國一村外興建小型社區,及後六輕建廠,拓寬一高斗南交流道至麥寮之158甲線平面道路,在建國里的區域道路兩側慢慢聚居了許多外移居民,這些居民成為現在建國里眷村遷空後的社區居民。

建國社區為典型的農村型社區,除眷村土地屬國防部外,其他農地主人均是原住建國里週邊的廉使、北溪及新吉等里的居民,在眷村內的部份隙地則成為眷戶耕作蓄養的副業基地。98年,國防部邀各縣市政府提競爭型計畫案成立『眷村文化園區』起,建國社區的最大資產就成為全縣、甚至全省僅存的唯一大型農村型眷村文化園區,目前原貎保留的園區範圍約30公頃,於104年審議為縣定歷史聚落。

每個社區都有發展協會,我們亦同,但當年的里長及社區發展協會並無意爭取保留及協助,於是成立「眷村再造協會」,讓虎尾眷村如何在各縣市競爭下脫穎而出乃為當務之急,找出原有眷村居民、歷史訪查、辦活動,無非是讓官方重視我們獨特的文化而加以保存,這些努力也都沒白費,101年3月國防部公佈了結果,虎尾眷村名列前茅,自此以後才為眷村保存的夢魘。

照理說,雲林縣府應積極與國防部洽談保存細節,國防部每年也辦理全省眷村研討會,但對縣府而言,始終沒有積極作為,據國防部相關人員告知,直至103年10月,雙方才正式就此議題接觸。

夢魘的起因是國防部行文國有財產局要賣建國一村的土地,而當年送案爭取的明明是建國一、二村,最後縣府卻只選擇保留建國二村,二村離虎尾鎮較遠、較偏,但一村的歷史及建設較強。在確定雲林高鐵站何時通車後,建國一、二村正處銜接高鐵站及虎尾鎮兩個都市計畫區間的地理位置,縣府不保存,國防部只好處理此地。然縣府又怕國防部真的把土地給賣了,於是積極審議協會在101年即送的保存案,祝融自然而燃的到來,一年半的時間內,近二十起的火災不曾間斷,雖然最終建國一、二村被列為縣定聚落,但區內原本保存完好的房舍所剩無幾。


圖上:曾經是孩童嬉鬧的巷弄,僅剩斷垣殘壁。

協會在這過程中,為增加保存實力,結合虎尾科技大學的團隊﹝自然生活工坊﹞一起努力,積極參與社造及各項說明會,希望掌握政府對社區營造、文化保存的脈動,儘量爭取各部經費、資源及支援,所得也只是杯水車薪,因土地使用權問題讓協會錯失無數機會,徒呼奈何!

農村再生1500億立法通過的條例是虎尾眷村文化保存資金來源的唯一希望,只要社區居民參與、接受培根訓練,以虎尾眷村的條件,將會是全省農村中獨樹一格的另類典範,只要依據辦法執行,每個社區都有均等的機會,這樣可以讓我們這沒有原住居民的眷村社區獲取資源,不必仰望官場一直以來只作錦上添花而不雪中送碳的作為。

眷村文化保存意識的抬頭,農村再生的執行,依循政府社區總體營造的方向,虎尾眷村在近年來終於漸露曙光,吸引青年團隊進入耕耘,為眷村歷史、文化的保存注入新的力量,這股力量要在保持舊有的氛圍上,再創造出新的思維,這樣的社造與一般社區或農村的社造大相逕庭,對完全不曾經歷或接觸的青年團隊而言,有相當難度,相對地,也是實足的挑戰。

在經營眷村文化保存的社造過程中,我們深入瞭解社區在地的歷史與人文,但在觀察其他社區時,發現在社造的經營手法及表現上有許多雷同之處,社造初期不易察覺,但在經過數年後,這些結果一一浮現,感覺就像蛋塔效應。

虎尾建國社區,我們期待走出不一樣的風貎及未來,我們希望政府單位在對不同文化、族群的社區能長遠規劃,而非只是年度上預算消化;我們希望參與的專家、學者是秉持專業的協助我們,而非指導我們;其實不只是對我們,應是對每個社區都應如此,深入瞭解每個社區的特色,針對特色而社造,這樣才能創造出不同亮點,為台灣社造開創另一條產業發展。

keyword文章關鍵字: 文化資產 眷村 農村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