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發表時間 2017/02/24 21:00
登入

親情串起藺草香

2
閱讀人數:3436

作者:陳靖蓉/蕭登峰
潤稿: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 董事長/蕭永忠

源起

帶著淡淡清香的藺草,與人們相處的歷史久遠,相傳500年前,日本人即廣泛運用,即使在台灣,百年前也早有藺草飄香1…。
台灣的社造,本於重視在地、凝聚共識、共同參與和文化保存,從1993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一詞至今,全台各地以在地的議題發展出了多樣的社造案例,舉凡族群、小鎮、生態、信仰…等。這一次我們將帶領各位看看社造3.0中的社區產業。

藺編產業昔與今

台灣藺草製品大約起源在清雍正五年(1727),苗栗縣苑裡地區所產製的藺編製品,在清領時期已經有銷至中國的紀錄,而在日治時代,苑裡所製作的帽蓆產品更是全數銷往日本,僅次於糖和米,佔台灣農特產品出口的第三位,洪鴦女士則是台灣第一位將藺草編織成帽的師傅,被地方尊稱為「藺編先驅」2。不過,就像許多的手工傳產,隨著訂單遞減、人才凋零,苗栗苑裡的藺編也曾面臨衰頹的危機,而讓這夕陽產業再現生機的,是當地居民組織藺草學會,致力保存藺編文化、並鼓勵婦女恢復昔日以編織藺草為業的工作型態,其中兩位關鍵人物,一位是前理事長葉文輝,另一位就是參加農村再生「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來到苑裡小鎮的廖怡雅。

從地方到國際 藺草也時尚

創新設計從葉前理事長管理時期,就已開始構想並接洽相關設計公司,為了在地產業好的理念,得到許多幫忙。有的設計產品是由學會設計部門開發,有的則是委託設計師開發。而另一位學的是工業設計,廖怡雅也帶給地方創新的產業發展思維,應用現代設計概念,重塑品牌價值,陪伴社區婆媽們從舊市場需求中解放,嘗試多元且更貼近生活的設計,包括零錢包、書籤、手記本、iPad套…等新創產品。吸引了新的消費族群,也成功結合不同通路,讓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手工藝,不僅有了新的生命,更步上國際舞台,讓世界再度認識「藺草」這項自然素材竟也能在精緻手工的創作下,變成如此美麗而實用的文創商品3

用親情訴說社區產業故事

近期由蔡一峰執導的微電影「時尚藺草」,充分參照苑裡地區藺編產業的發展現況,並將背景典故融入其中。但巧妙的是,故事並不直接陳述當地產業的樣貌,而是透過姊妹思母之情的創作元素,帶出小鎮獨特的地景與情懷;而姊姊與妹妹兩個主要角色的設計,一個是模特兒、一個是返鄉協助推廣藺編的大學生,彷彿也是片名「時尚藺草」的象徵。此外,片中以「親情」為主軸的描繪,一方面與藺編產業的歷史與文化傳承呼應,另一方面也將社區產業重新爬梳,並轉換成一個簡單動人、饒富韻味的故事。

社區產業的發展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是社區營造重要的面向,連結在地經濟、再造地方榮景,就是社區存續發展的動力。在文化部社造3.0微電影的系列中,欣見有這麼一部關於「社區產業」的影片,帶領觀眾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能看見社區組織在地方文化及產業發展上的努力與成果。

資料來源:
1.記者 翁禎霞
2.台灣藺草學會。2017年2月24日取自 http://taiwanlin.org.tw/
3.劉致昕。改造三百年藺編手工藝 國際舞台發光。2017年2月24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6100&type=Blog

圖片來源:

1.藝術家鄭開翔

download附加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