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
泰雅繫樹 公益旅行-編織部落老人照顧計畫
點閱率:29714
專案啟程:2016-09-30 ~ 2020-10-30
本計畫具體目標,主要以將部落老人照顧的服務模式,結合外部社區協會、人民團體、社福團體、大專院校學生等團體,以參訪寒溪部落長期照顧為目的,透過導覽方式分享部落照顧的經驗並作推廣;另外希望以部落耆老所擁有的豐富泰雅文化傳統智慧來建構一套知識系統,使部落長者在導覽的過程中能作為主體來獲得充權,並希望融合部落生活,促進外部團體單位有更深度認識部落的機會。
【泰雅繫樹 公益旅行-編織部落老人照顧計畫】 106年期中報告
2017/11/22 16:06
點閱率:6868
轉寄

(內容陸續整理、建置中!!)

一、106年度計畫目標

一、計畫願景與目標:因應現況挑戰分析提出4年計畫願景與目標。

 本計畫願景為建構原鄉部落老人的長期照顧服務網絡,希望透過發展寒溪部落老人關懷及照顧服務模式為目的,並將泰雅族人以「gaga」為本的互助照顧模式分享拓展,讓更多團體單位能夠理解原鄉地區的老人照顧,並期望透過連結外部團體的過程中,以部落長者作為主體將「受照顧」與「被充權」進一步結合,讓部落老人除了獲得生理需求的滿足外,也能達到身心靈持續及穩定的照顧。

 本計畫具體目標,主要以將部落老人照顧的服務模式,結合外部社區協會、人民團體、社福團體、大專院校學生等團體,以參訪寒溪部落長期照顧為目的,透過導覽方式分享部落照顧的經驗並作推廣;另外希望以部落耆老所擁有的豐富泰雅文化傳統智慧來建構一套知識系統,使部落長者在導覽的過程中能作為主體來獲得充權,並希望融合部落生活,促進外部團體單位有更深度認識部落的機會。
(五) 部落長期照顧網絡模式的拓展:主要結合各類型團體,以參訪部落互助照顧為模式,透過導覽的方式介紹協會組織於部落中進行的老人照顧工作項目,包含居家照顧的的關懷訪視工作,使外部單位組織及小團體對於部落照顧,及泰雅族人以「gaga」為本的互助照顧模式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六) 泰雅繫樹之公益旅行(部落寄宿家庭):主要以發展社福公益旅行為目的,透過部落內閒置農園空間場域再利用,安排外部團體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來協助部落老人農事;並藉由夜宿部落來理解泰雅老人的生活。針對部落長者所擁有的許多泰雅傳統智慧及知識系統進行整合,並轉譯耆老身上的傳統文化能力,以部落耆老作為主體分享部落文化及生活經驗,將照顧與充權兩件事情結合再一起,並透過體驗原鄉的生活讓身體五官能真實感受部落的節奏。改變普遍認為老了就沒有用的錯誤消極觀念,培養長輩的自信心,並找回長輩自身的價值及成就感,達到老有所用的目的。
(七) 部落照顧平行化:藉由部落兒童及青少年世代及長輩自身的集體參與,創造部落照顧有跨世代的管道及被認識理解的機會,另外讓部落長輩從受訪、口述及介紹務農、狩獵等經驗中,反客為主成為部落分享者及傳遞知識者,讓部落耆老成為部落教授而不是單純的受照顧者,從中找回價值感,從看見老人的智慧中提升自我的自信,達到「老有所用」的目標。
(八) 活絡並推廣部落照顧的意識:透過發展寒溪部落社福公益旅行,分享泰雅族人以「gaga」為本的互助照顧模式,並有效運用部落內閒置農園空間場域,讓部落以外的各級團體能夠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來協助部落老人農事並達到參與照顧服務之效益;並藉由露營夜宿部落來理解泰雅老人的生活體驗,及感受部落長者的居住環境與日常生活。過程中並以部落耆老作為主體分享部落文化及生活經驗,結合照顧與充權,納入部落的生活體驗,使部落認識這件事情,進一步將照顧服務導入「參與式」、「跨域連結」及「轉化」產生雙向的正向效益。對外而言,啟發團體單位從部落認識的平面,轉變為立體的多面向部落生活的思考,對內而言,也重建泰雅族人對於部落照顧的集體意識,並提供部落原本以家庭為單位附載的內在動力。

二、截至目前執行情形說明

(一) 各項工作執行概況:
1. 提供部落在地照顧服務:如居家關懷與訪視、愛心餐送餐等服務,服務對象計32人。
表一、部落長輩訪視紀錄

表一、部落長輩訪視紀錄

表二、送餐流程

表二、送餐流程

2. 整理部落照顧文獻:詳細文獻內容如附錄三。

表三、部落照顧文獻簡介

表三、部落照顧文獻簡介

表三、部落照顧文獻簡介

表三、部落照顧文獻簡介

3.	部落照顧說明簡易單張:

3. 部落照顧說明簡易單張:

3.	部落照顧說明簡易單張:

3. 部落照顧說明簡易單張:

4. 可參與之長者,部落家庭訪視名冊: 表四、部落家庭訪視名冊

居家關懷訪視紀錄、送餐服務紀錄等。

5. 部落青年整理與記錄耆老之生活與經驗故事:


狩獵文化、小米復耕經驗、傳統文化祭儀、農事養生耕作、老照片故事、農忙及生活經驗與泰雅文化。訪談部落耆老。(訪談逐字稿統整如附錄二)

6. 連結部落在地相關產業與耆老做公益旅行規劃-共同工作平台


表六、部落民宿、餐廳、耆老工作平台名冊與紀錄

7. 共同工作平台會議-公益旅行規劃討論


(1) 集結部落業者、耆老之想法做發想。
(2) 激發創新、不失文化特色之遊程。
(3) 極力推廣在地特色。
(4) 研發在地特色產品,如:寒溪德拉奇小米蛋糕。
(5) 部落文化導覽、部落風味餐。
(6) 體驗:狩獵技巧、泰雅小米醃肉製作。
(7) 飲水思源,感恩回饋(5%收益將會回饋部落照顧/發展基金) 。

(二)跨組織推動工作內容及參與概況

跟世新大學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暨發展中心合作的培訓課程,共計30小時

(三) 執行特殊績效說明


自行研發寒溪德拉奇小米蛋糕,並已進入訂購與銷售階段。

(四)指標達成情形

請參考附件指標達成情形。

三、遭遇困境與問題分析

1.執行之工作人力不足。
2.計畫之群組連結不完善,經常漏掉相關訊息,並總是在催資料的階段才接收到相關訊息。
3.因計畫執行人員有異動,因此目前執行人員未參與且未受通知參與先前相關說明活動,造成計畫執行的困難與掌握不易。

四、建議本部協助改善措施

1.確立與計畫執行單位聯繫之窗口及聯絡方式(平台)。
2.每年初計畫執行前,建議至少開一場計畫說明會。
3.建議製作一份核銷與工作手冊。
4.建議提供產業發展之行銷平台及資源連結。

五、預期效益(其他參考資料)

請參考附件第一類【青銀合創發展在地知識】績效指標表。

六、附錄(其他參考資料)

請參考附件協會簡介。

(二) 部落耆老訪談紀錄

(三) 整理部落照顧文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