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從婦女運動到社區媽媽
文/向家弘;圖/高美華
發表時間 2016/08/31 15:38
登入

從婦女運動到社區媽媽

0
閱讀人數:1222

臺北市北投區/奇岩社區
文/向家弘
圖/高美華

社造中的女性力量

午後的陽光,灑在高美華大姐的臉上,他是臺北市奇岩社區的前理事長,娓娓道來社區裡的一群婦女如何投入社造工作:「社造不是一個社區好就好,社造是在造人,從一個只關心自身權益的人,到成為一個關心公共事務的公民,再由這群公民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共同打造一個新社區,新社會。所以,我們在做的是社會運動。」美華姐微笑卻堅定的說著。

從讀書會開始的啟蒙過程

對奇岩社區一群熱心的社區媽媽而言,關心社會,共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正是他們凝聚起來的共同基礎。二十多年前,一群社區媽媽在擔任人本文教基金會義工的蔡麗琴大姐號召下,一起開辦了讀書會,沒有場地,就克難的借用北投國中的教室,他們討論生態、核四、新聞時事與政治,一開始就聚焦在關注社會公共事務的基調上,正是這樣的初步行動,啟蒙了這群女性的社區及社會意識,更召喚了彼此的凝聚力與行動力。1994 年,這一群因讀書會被連結起來的女性,催化了社區理事會轉型成奇岩社區發展協會,讀書會的召集人蔡大姐擔任了創會理事長,他們彼此的連結開始組織化。從讀書會到協會,他們進一步將知識化為力量,轉為行動,在社會議題上,他們參與了反核四運動、反對北投纜車開發案、關注美牛進口、教育改革等重大議題。在社區議題上,他們成功阻擋了建商不當的社區山坡地開發案,一同進行社區的生態復育及共同購買等行動,對於他們來說,這是社運,也是社造,都是同一件事,都是社會理念的具體實踐。

在地議題的深耕與行動

有了理念跟夥伴,還可以繼續為社區做什麼?光熱情不夠,還需要方向、策略與方法。從啟蒙到關注公共議題後,他們最迫切需要的,是發掘在地議題,尋找可以長期耕耘的土壤與基地,也唯有如此,人的連結才有實質的基礎。2002 年,當時的理事長高美華參與了文建會社區營造員培訓計畫,瞭解了社造的概念與操作方法後,他們將力量聚焦在生態議題上,從調查丹鳳山的生態資源切入,一步步擴大到水系調查、地質調查、生物多樣性調查、搶救埤塘等行動。這些努力,最後促成了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將奇岩社區規劃為臺北市第一個生態社區。

生態社區夢想的實踐

在一個生態社區的願景逐漸成形之際,他們進一步擴大行動面向,與學校合作復育生態池、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製作社區綠活圖、並與主婦聯盟合作,在社區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社區的購買據點,2015 年起,社區進一步自行成立共購平台,透過line 群組預訂方式,落實支持在地生產、友善耕作的理念。就在這些持續不懈、一步一腳印的行動中,一個生態社區的夢想,逐漸得到具體的實踐。不斷的耕耘社區、關注社會,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從社區改造到社會改造的草根實踐,他們所展現的,不僅是社造中的女性力量,更是臺灣社會走向永續發展的堅毅力量。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