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盧思岳-從社運到社造,臺灣社區營造的倡議者與重要推手
發表時間 2023/04/17 16:59
登入

盧思岳-從社運到社造,臺灣社區營造的倡議者與重要推手

0
閱讀人數:678

2022年獲頒文化部第一屆社區營造獎-社造貢獻獎的盧思岳,自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進駐臺中石岡,他的人生因而大轉彎,展開了與社區營造非常緊密的連結。盧思岳成立「石岡人家園再造工作站」,後轉型為「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且串連中部災區的民間重建團隊,組織「台灣社區重建協會」,帶領青年工作夥伴辛苦摸索、實驗,促使社區總體營造的架構與樣貌從九二一災後重建磨練成形。這二十多年來,他所投入的各項公共事務,以及共同參與「台灣社造聯盟」的創建,其行動的成效與影響的廣度,實則涵蓋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發展的整個歷程。

 

從社運到社造的人生轉折

盧思岳描述自己從小熱愛閱讀、喜歡思考,對權威或規定常提出質疑。大學寫詩、跨校組漢廣詩社,1970年代的現代詩論戰、鄉土文學論戰深深啟發了他走向反映社會現實的道路,進而閱讀黨外雜誌且參與黨外助選。任職中學教師時期帶領學生參與鹿港反杜邦運動,八○年代離開教師工作、從書房走入民間的盧思岳,毅然投入環保、勞工、農民、無住屋等社會運動。九○年代當過記者、開過影像公司,擔任王拓立委辦公室主任時曾協助推動當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導的社區總體營造相關政策;後來參與差事劇團前往偏鄉與原住民部落執行民眾戲劇工作,其實已和社區事務有所連結。

1988年支援臺中港搬運工罷工,爭取適用勞基法(圖片提供:盧思岳)

 

決定辭去立委辦公室主任轉入非營利組織的1998年,盧思岳迎來人生轉彎的煎熬,引發他寫下詩作〈實踐三帖〉:「早期參與社運時很憤怒,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歷經激烈衝撞後,想選擇一條較溫和促進更多人參與公民社會的路徑。就在生命進入轉折的時候,還未知隔年大地震會直接把我震到第一線重建災區,三十九歲的我寫了這樣的一首詩。」寫詩的青年將近中年,在文字裡收攏半生浸潤的浪漫、務實與實踐,向自心宣告,將邁入看山又是山、看水還是水的下一階段。

1998年10月16日詩作〈實踐三帖〉刊登在自由時報副刊(圖片提供:盧思岳)

 

地震災區總體重建,讓社造從骨架長出血肉

1999年,盧思岳擔任「無殼蝸牛運動重回忠孝東路」總召集人,剛辦完活動不久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他以無殼蝸牛聯盟執行委員身份帶領當年參與活動的青年志工們進駐臺中石岡重創災區。當年為臺灣人民帶來重大災難的大地震,同步為四十歲的盧思岳迎來人生的大轉彎,他和妻女也因此移居成為石岡人。

九二一地震讓社區居民同時面臨家屋毀損、生活、生產、生態、文化受創等衝擊,盧思岳提到:「為了災後重建,許多社區工作容不得我們慢慢做;但重建不能只為恢復原貌,社區營造必須為長遠發展考量,所以只能在矛盾中摸索前進。」因而不得不同時面對家屋重建、文化傳承、生態保育、社會福利、空間規劃等議題,社區產業計畫納入社造也是從九二一重建區開始的。盧思岳同時展開災區民間重建團隊的串連組織工作,成立「台灣社區重建協會」,「我接觸的區域與層面更廣了,進而推動社區賦權增能,協助整合民間意見,集體跟政府對話、協商,修改或擬訂適當的政策等。」民間重建團隊與政府各級部門都在重建急迫性的壓力下摸索出許多新方法,以對應社區總體重建的需求。盧思岳提到,像現在大家較為熟悉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也是在重建區開始實驗的;甚至後來由行政院提出的「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將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定為六大社造面向,也大多從重建區的經驗中歸納出來的。「社區總體營造從提出理論到各種層面的實踐,可謂歷經九二一災後社區重建的磨礪淬鍊而逐漸發展、充實,讓它從骨架長出了血肉。」

 

擴大影響力,建構「培力輔導機制」、創立「台灣社造聯盟」

自重建區延伸至全臺灣的擴散發展,也包括台灣社區重建協會聯合參與重建的專家學者與行政院九二一震災重建推動委員會協商政策,促成文建會於2002年先後在重建區與非重建區設立四個「社區營造中心」,開展社區人才培訓、輔導提案執行等工作,改變過去由大學或專業團體為社區撰寫計畫「代理操作」的模式。隨後社區營造中心逐步擴及縣市層級,行政院各部會也陸續仿效,遂確立了將中介組織引進社區營造政策,建構「培力輔導機制」的可持續發展策略。這段艱辛摸索、實驗的過程,盧思岳帶領團隊全面而深刻地參與其中,他笑說:「最重要的影響即為當年被許多社區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如今臺灣每年已有數千個社區在撰寫計畫申請各類補助了。」

2002年社區培力-分組工作坊發表回饋(圖片來源:盧思岳)

 

2006年,原分別負責北、中、南、東四區實驗型社造中心的向家弘、盧思岳、郭瑞坤和林奠鴻四位老師,串連近兩百個具備社造實踐基礎的社區及八百多位社區幹部、輔導老師、輔導員創建「台灣社造聯盟」,「當時我們希望形成更大的民間力量,能夠跟政府對話並提出回饋建議與修正策略。」當年也是九二一重建會各部門歸建解散,邁入常態社區營造的時間點;政府推動社區營造也已從文建會發展為十三個部會參與相關計畫,「台灣社造聯盟」適時創立,聯結社區集體力量,成為臺灣社造發展史重要的里程碑。正體現了社區營造政策雖由政府部門提出,但是歷經民間部門-包括基層社區、人民團體、專家學者的實踐、反思、辨證與回饋,在「滾動式修正」的狀態下,才能逐漸充實公民社會的內涵。

2018年創建台灣社造聯盟的F4開會思考中,由左至右:盧思岳、郭瑞坤、向家弘、林奠鴻(圖片提供:盧思岳)

 

讓區公所成為社造基層最重要的協力者

居住在臺中石岡的盧思岳也是推動臺中市區公所行政社造化的重要推手。臺中市配合文化部行政社造化的政策,率先成立了全臺第一個社區營造諮詢推動辦公室,期能培力長期缺席社區營造事務的鄉鎮區公所積極參與;並改變過往公所作為最基層的行政機關,卻被中央/縣市政府的計畫、預算跳過,不清楚轄區內在執行哪些社造計畫的弔詭。2011年,盧思岳帶領吾鄉工作坊團隊投入輔導培訓臺中市區公所的工作,提供執行條件讓區公所也有小型輔導團隊來參與社造,建立行政社造化的整體環境與架構,並協助臺中市向文化部爭取更多的資源。他說明:「我們從規劃執行一區一特色計畫起步,接著在2016年開始實驗建立四個區公所社造中心,逐步達成十五個、十八個,到2021年,臺中市二十九區已成立二十六個區公所社造中心,讓公所逐步轉型成為基層社區的陪伴者、輔導者與培力者。」

2022年輔導新社區公所成立社造家族(圖片提供:盧思岳)

 

投入串連協力、青年培力與兩岸社造交流,轉換角色持續在路上

「台灣社造聯盟」這些年透過社造領袖學校、青年社造體驗營、六年級社造論壇、社區營造與草根民主論壇、社造4.0工作營隊、協力全國社造會議等培力人才、倡議觀念,以及進行政策對話與溝通。被暱稱為「社造F4」的創始四人現已交棒給六、七年級青年,盧思岳說:「我未來想要做的事,其實也是延續過去在聯盟的努力。第一、以公民社會為目標的臺灣社造組織串連協力,與政府部門對話且協助社造政策的滾動修正;二、著重青年培力,全面交棒,與青年及社區協力推動公民社會接力賽;第三是推動兩岸社區營造/社區治理的交流,讓民間基層看見彼此的努力,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其中與中國大陸民間社會的互動交流,是臺灣民眾普遍較少機會深入瞭解的。

盧思岳提到,他常受邀至中國大陸講課培訓、訪視輔導,也安排行程、接待過許多對岸來臺的社造訪學團;近年中國在城鄉社區的社造計畫上,也參考了許多早做一二十年的臺灣經驗與策略。兩岸的社造組織其實都是在為弱勢基層社區服務,盧思岳期許,在政治面與經濟面外,社會面的交流能讓更多人理解兩岸民間對社區生活與社造發展的努力,那樣的「看見彼此」將會是寶貴的和平基礎。

從社運轉身投入社造,盧思岳認為,唯有改變社區、改變人,才能造就公民社會。而社區營造是邁向公民社會的路徑之一,相較於社會運動雖有其侷限性;但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即能進行的最溫和的社運,正是帶動更多民眾參與建構公民社會的正向方式。一如台灣社造聯盟提出的《2008社造宣言》:「社造,是從社區營造到社會改造。」這沒有終點的行動需要公民接力,需要隨時代演變調整其內涵與實踐方法。盧思岳從挺身帶頭、倡議溝通,到培力無數社造人才並交棒青年,以不同的角色、位置持續在路上。

 

盧思岳簡介:

現任吾鄉工作坊執行長、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曾任台灣社區重建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社造聯盟第五、六屆理事長、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以及臺中市、桃園市、彰化縣、苗栗縣、南投縣、嘉義市等社區營造推動委員會委員,並於2004年-2023年擔任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評審委員。獲獎事蹟:2002年行政院九二一震災民間重建貢獻獎、2008年行政院客委會第三屆客家新聞獎-新聞評論獎、2022年文化部第一屆社區營造獎-社造貢獻獎。

 

(本文採訪編輯/黃怜穎)

本文審稿:盧思岳老師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