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社區營造的趨勢:我們需要「進得了家門」的「生活營造」
文‧圖/喻肇青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名譽教授/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理事長
發表時間 2014/09/29 14:52
登入

社區營造的趨勢:我們需要「進得了家門」的「生活營造」

1
閱讀人數:5127

社區營造的趨勢:我們需要「進得了家門」的「生活營造」
文‧圖/喻肇青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名譽教授/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理事長

 

政府推動社區營造政策二十年了,有不少社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啟動了各式各樣的社區行動,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經驗。當我們進入社區營造的模範社區,問及社區營造對一般居民日常「過日子」是否有影響時,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如果說,社區營造的終極目的是提升生活的品質,那麼目前的社區營造還沒能「進入家門」。也就是說,社區營造較難涉入家庭「生活實踐」的領域。

 


(一) 對抗政治控制的公共參與


社區營造在發展初期,所面對的挑戰是政府由上而下的政治性支配,因此提昇社區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能力,以建立公民社會的基礎是非常必要的任務。然而,對日常生活的居民而言,「社區」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行動,多半是由一些被稱為「社區代言人」或「代理人」所推展的。社區「培力」的主要目標,也是要提升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能力。無可諱言,過去二十年的社區營造的努力,透過政治性的對話、協商、斡旋,多少鬆動了原本單向的政治決策方式,也多少影響了政治資源分配的模式。然而,藉由公部門資源的下放,多少也達成了官僚體系收編社區的政治目的,而真正的社區問題仍隱藏在日常生活脈絡之中。

 


     

 

(二) 家是生活實踐的所在

從生活實踐的脈絡來看,社區營造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使每一個在生活脈絡中的家庭,能享有較優質的生活。(並非指較富裕的物質享受,而是較佳的品質)「家」是生活實踐最完整的場域。我們在社區營造中所涉及的生活議題,都必須在生活中實踐。不然,社區營造只是辦活動、湊熱鬧,事後不留任何痕跡,與生活實踐毫無關連,甚至於連生活議題都未觸及,這樣的社區營造最多只能滿足政府行政作業的需求和專業者的形式操作。回到生活面,社區營造所涉及的議題,一定會包含在真實生活中錯綜複雜、環環相扣的生活議題和有機互動的關係之中,例如:老人安養、幼兒托育、兩性分工、親子關係、居家安全、衛生、健康、環保、節能、理財、資訊取得、休閒娛樂、家庭溝通等。這些生活中的種種,沒有一項是與生活實踐無關,也沒有一項生活實踐不需要進入家庭的場域。換句話說,社區營造最終的目的是要進入家庭的生活實踐,否則社區營造的一切活動只能在家庭生活領域之外處理,甚致淪為社區活動,事件一過,就煙消雲散了,所謂「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最後只造就了少數社區代理人的政治利益。

 

 

 

(三) 面對「父權關係」與「消費文化」的「生活能力」的培力

倘若社區營造上階段的任務,是在官僚體制上處理政治性的支配,那麼社區營造在未來則必須回歸生活面向。當我們面對底層日常生活脈絡的真實生活實踐時,也將同時面臨兩項巨大的支配力量-「父權關係」與「消費文化」,前者是社會性的支配,後者則是經濟性的支配。


源於封建思想的「父權關係」在生活脈絡中仍然處處可見,如:家庭中的家務分工、兩性關係、親子關係、管家的雇主關係、貧富階級等隱藏在生活中不平等的人際關係。至於來自於資本主義商品化邏輯的「消費文化」,更是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台灣快速成長的經濟雖然帶來了較富裕的物質條件,但同時也毫無選擇地形成了商品主義的消費社會,伴隨著商品和資訊的全球化過程,日常生活也被消費文化的意識型態滲透而失去自主性。總而言之,不平等的人際關係和無自主性的生活情境,是社區營造在生活底層必須面對的兩項挑戰。


因此從日常生活脈絡來看,社區營造最終將涉及生活實踐的內涵。在培力的意義上,則是指在生活場域中增強生活實踐的能力,也就是「生活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生活中處理所有相關生活事務的能力,均可稱之為「生活能力」。生活實踐的基礎場域是家庭,在此一切涉及居家環境、家庭成員關係、居家活動等所有事務,皆與生活能力相關。


其實,在過去物質生活並不富裕的日子裏,一些生活實踐的事務都是經由家庭成員的參與分工和鄰里互動完成的,反而物質條件改善了之後,消費文化的商品和專業服務取代了家庭分工和鄰里互助,家裡充滿了商品系統產銷的「東西」,而缺少了透過生活實踐形成的「關係」,對商品的依賴不僅降低了我們的「生活能力」,同時生活實踐中可能的創意也被剝奪了。

 

 

  

也許我們太習慣於從公領域來思考社區營造的課題,而忽略了台灣當前在消費文化與父權社會中的真實生活處境,尚未能掌握社區營造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也許我們需要在動員社區參與公共事務、增強社區認同的同時,重新回歸「生活」,要能在社區中能看見不同的「社群」,尤其是那些沒有發聲、沒有現身的弱勢族群。事實上,在當今的生活處境中的你我,也許某方面是優勢,而某方面卻是弱勢。更不用說在生命週期的必然變化中,讓我們能從「他者」身上看見自身的存在,看見生活中需求的「常」與「變」。


如果我們真能回歸日常生活脈絡,以「生活營造」取代「社區營造」,並進入「家門」;讓「民主」成為生活方式,「社會」則無需「父權」,將擺脫階級與權力的支配;讓「永續」成為生活實踐,「經濟」則無需「消費」,可回到「管家、過日子」的本意。


當「民主」與「永續」作為生活實踐的標的,那「生活營造」就會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革命」了!

keyword文章關鍵字: 社造機制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