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相輔相成-社區營造與永續發展
文/游申芳
;圖/游申芳
(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發表時間 2012/07/17 00:01
登入

相輔相成-社區營造與永續發展

1
閱讀人數:6720

【撰文、攝影: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游申芳】


        社區總體營造其用意在於由社區居民凝聚社區共識,決策地方公共事務,解決社區問題,並建立屬於自己社區的文化特色,且利用自己社區的文化特色,創造社區財源。而社區總是不斷產生新問題,所以社區總體營造是永續不停。

        然而,社區若是毫無節制,不停的開發社區內的資源,社區資源終究有罄竭的一天。社區總體營造是希望社區越來越進步,但開發過度導致社區資源耗盡,不就本末倒置?

        因此在進行社區營造工作之餘,就不能不考慮永續發展的問題。永續發展是指「全球人類在發展同時,應考慮自然生態、社會平等和經濟成長三面向,在不損害現有與未來自然資源,並符合社會正義與公平的原則下,運用各項技術及形式,有限度且充分善用地球上的資源。讓自然資源能夠永遠為人類所利用,調和過去和未來,經濟和環境之間的衝突,使有限的資源不至於因其耗竭,且可以滿足當代人類的各項需求,而不影響後代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陳勝彰,2002;楊承翰,2004;李永展,2004;廖俊松,2004;賴春櫻,2006;林吉郎,2007;張玉青,2008)。

        因此,要將永續發展的理念引入社區總體營造時,必須從「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公平」三方面著手。

        經濟發展包括社區的產業發展,使社區居民皆有穩定的工作及薪水。若一個社區沒有充裕的經濟當後盾,居民每天都為了溫飽在煩惱,自然無心顧及社區發展的永續性。

經濟發展包括社區的產業發展,使社區居民皆有穩定的工作及薪水(圖為埔里鎮廣成社區)

 

        從環境的角度來看,一個社區只有在不降低其環境品質或不用盡其有限資源的狀況下才有可能具永續性。環境議題包括了保護人類與環境的健康、擁有健康的生態系統與棲地、降低或消滅水污染、空氣污染與土地的污染、提供綠地與公園供野生動物或人類休閒之用、追求生態系統的管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等等。

        追求社會公平,就要注重如教育、犯罪、平等、都市問題、社區建築、精神性、環境正義等社會議題。一個社區若有像重大犯罪之類顯著的社會問題,長期來講就無法達到健全以及穩定,也無法注重其它如環境保護之類的議題。(賴美蓉,2005)

        這三者中任一項若發展不完全,或單獨地考量其中一項議題,不僅無法達到社區永續的目標,最終也會傷害到社區的健全。(李仁豪,2005)

        永續本身是一個演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努力地鼓勵社區成員進行參與,參與的過程重點在溝通與合作,透過溝通與合作,同時在許多不同的利益團體間取得妥協以建構共識,建立社區共同意見,加強個人與團體對於社區的歸屬性、價值性,凝聚社區內部的向心力來面對社區所面臨的挑戰,使居民在關心社區時,自己也能成為自己社區、小鎮、都市的一部份,讓居民對於自身的命運、社區未來的發展爭取更多主導權,透過社會關係的轉變來帶動當地資源的經營管理永續化與重新配置(楊承翰,2004;李仁豪,2005)。

        在將永續發展議題帶入社區營造的社區案例中,整理出以下結論供參考。

        第一,在社會文化部份,社區要發展觀光事業,比起經濟層面,環境和社會文化層面更顯重要,這之中「居民」扮演著核心的角色。而這些居民中,以年齡層較低或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保育活動、社團活動或會議研習,得知社區發展相關訊息的頻率越高活動次數多者,對於社區永續發展的認知上較不曾參與者,有較高的支持態度,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相關事務推行成效同意度也越高。由此可知,吸引居民參與社區活動十分重要。(張靈珠,2009;劉旻靈,2006;楊智安,2004)

社區要發展觀光事業,比起經濟層面,環境和社會文化層面更顯重要,這之中「居民」扮演著核心的角色

 

        第二,由於社區營造的對象包括整個社區的居民,因此,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幹部應善於溝通,工於對話,能統合大家意見,減少分歧。所以社區推動社區永續發展時,應注意慎選人力培訓的對象,提升居民參與社區營造的能力及實質貢獻,才能順利推動社區的永續發展(賴怡君,2007:陳嘉惠,2008)。

         另外像是結合鄰近生態及遊憩資源,多元發展、與地區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推廣社區在地生態、成立產業及文化教育的戶外教室、訂定社區公約,鼓勵居民共同遵守與管理維護,都是社區可以永續發展的文化目標(賴怡君,2007)。

        第三,在經濟產業部分,社區居民不論性別、年齡、學歷、職業、參與活動次數多寡,都同意發展休閒產業對地方經濟生產、社會生活和生活品質有正面幫助,因此普遍認為社區要朝向永續發展時,有三項事務要留意,分別是創造就業機會、發展休閒產業及保存當地文化。尤其是創造就業機會,社區居民對於社區永續發展的期望常著重於促進社區經濟成長,提升社區經濟水平(楊智安,2004;江彥輝,2004;鍾志侃,2005)。

        以農業社區經營困境來說,最好的方式是朝休閒農業方向發展,同時做好永續經營及管理。永續性的經營意指社區發展的規劃需切合地方需求,其政策更要有前瞻性、連續性和周延性,並帶著強烈的主題性與表現地方色彩。除此之外,建構完善的環境資源管理原則,發展休閒農業策略聯盟、培訓解說導覽人員,提高民眾參與意願、推廣以有機農業為基礎之生態旅遊等,都是確保農村社區永續經營方式(李國煌,2006;林慧齡,2007)。

        雖然多數人都認同社區永續發展,會為社區帶來的正面效應,且對生態環境亦有幫助,但同時也有一部份人,尤其是教育程度愈高者,擔心休閒產業會對環境造成傷害及影響,這點實不應輕忽(江彥輝,2004;蔡毓蓉,2004)。

        第四、在環境開發方面,要提升社區經濟水平,尤其是農村社區,鄉村都市化是最快的方式也是主要的動力。然而鄉村都市計劃中許多來自於都市規劃的概念,在景觀環境、空間架構及人文背景的差異下,常會使農村發展喪失原有的味道。尤其,農村發展與社區營造常只著重於某一層面之發展,而忽略農村永續發展層面的廣泛。譬如農村建築物修繕整建不良,社區環境綠美化程度缺乏整體性景觀和土地利用規劃,品質粗糙。同時未保存並維護農村傳統風貌的獨特性與發展性,對於村民參與機制與人力培訓都需要加強(李國煌,2006;林慧齡,2007)。

       綜合以上所言,沒有永續發展為內涵的社區營造,將無法持久經營;而沒有社區營造當工具的永續發展,也只是個口號。社區營造和永續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如何在社區營造中融入永續發展,是現今社區發展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江彥輝(2004)。日月潭地區休閒產業相關人員對地方朝向永續發展態度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李仁豪(2005)。農村社區推動永續發展模式之探討-以彰化縣永樂社區及華崙社區為例。逢甲大學都市研究所。
李永展(2004)。永續發展策略。台北市:詹氏書局。
李國煌(2006)。休閒農業的永續發展:以南投縣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林吉郎(2007)。邁向永續社區發展的地方治理模式-以竹山鎮大安社區為例。研習論壇,74:pp.32-44。
林慧齡(2007)。休閒農業區規劃方法研究-以屏東縣高樹鄉新豐休閒農業區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張玉青(2007)。永續發展觀點下傳統聚落土地使用最適化規劃之探討--以彌陀鄉為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張旻靈(2006)。彰化縣福寶生態園區邁向永續發展之探討。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靈珠(2009)。原住民部落觀光永續發展指標之建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陳勝彰(2002)。台灣地區河川新生地開發之研究─從永續發展觀點進行探討。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陳嘉惠(2009)。環保署社區改造案例之研究---以臺南市南區社區為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曁研究所。
楊承翰(2004)。以「社群組構理論」探討新竹縣新光(斯馬庫斯)部落的社區總體營造歷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
楊智安(2004)。國姓鄉居民對社區營造永續發展態度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廖俊松(2004)。地方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之策略。中國行政評論,13(2),pp.183-212。
蔡毓蓉(2004)。埔里鎮休閒產業相關從業人員對地方邁向永續發展態度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賴怡君(2007)。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澀水社區永續發展問題及對策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
賴春櫻(2006)。從權益關係人觀點探討原住民社區永續發展的推動機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賴美蓉(2005)。地方產業交流中心:活化地方經濟新模式?。產業論壇,7(1):pp.25-44。
鍾志侃(2005)。彰化農村地區休閒產業相關人員對地方朝向永續發展的態度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keyword文章關鍵字: 永續發展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