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
當藝術發聲時-雙和都會型社區美學實驗計畫
點閱率:53308
專案啟程:2017-09-01 ~ 2020-12-31
為改善中、永和地區紊亂的巷道景觀,與疏離的鄰里關係,本計畫以「社區美學」「藝術發聲」作為策略,選擇了雙和三個不同區位與類型的社區-秀峰里、永貞里、民樂里(108退出)、民治里(108加入)作為實驗場域,結合年青藝術家及社大蓄積能量許久的藝術課程師生,進入熟悉的社區生活空間,共同實驗發展雙和都會型社區美學的營造模式。
規劃 / 打造社區意象 - 繞繞秀峰
點閱率:874
轉寄

2017.12月 

於繞繞秀峰藝術工作坊收集之社區纏繞元素,我們先進行翻拍參與里民的作品,後交由秀峰里社區藝術家嘉洳將這些纏繞元素融合設計岡哨亭的牆面設計圖。

 

2018.1/6 繞繞秀峰2岡哨亭改造變身底稿繪製

為了1/7崗哨亭的變身改造藝術工作坊做前置準備,社區藝術家嘉洳,社大藝術家團隊的茅姐以及我三人,於前一天先就里長重新分刷整理好的牆面作底稿的繪製。由於打稿涉及造型、比例與色彩配置等藝術專業,因此討論後我們為顧及民眾參與及藝術專業施作,採取需要藝術專業打稿與調色、配色等工作我們先由具有藝術專業的講師與我一起進行施作,將依設計圖上壁畫的配色與大致輪廓定型,讓隔天的民眾參與在既有基礎上「參與」,減少失敗機率,同時也有參與的認同感。

 

2018.1/07 繞繞秀峰-岡哨亭換新妝

相較於先前廣邀參與者,此次我們採取的方式比較不同,我們希望深入參與者的認同感,因此我們這次主要以有來參加上次《繞繞秀峰》活動的社區民眾為主要邀請對象,以上次活動報名所留的資訊傳送簡訊,提醒活動的參與。

當天雖然參與者陸陸續續到來,但最終也有近20人參與彩繪,多數是上次有參與活動的社區居民,也有「路過」的好奇民眾,在講師、里長、鄰居的慫恿下振筆塗鴉。雖有不少路過民眾一邊稱讚岡哨亭變美了!但還是不願意一起參與。即便如此,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當社區居民看見改變,環境變美了未來參與的意願必然是增加的。

 

2018.3/25  繞繞秀峰-手繪社區藝術工作坊2

這次參與的者共計23人,多數是親子共同參與,年齡多在50歲以下,更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是未滿16歲的小朋友,跟先前以長輩居多參與的氣氛很不一樣。場地上,雖然是在新建好的青年住宅一樓的活動中心,設備完善舒適,但也因空間過大氣氛顯得沒前幾次熱絡,開始互動上較不像先前長輩們的自然,或許長輩們社區住久了感情也比較深厚?或者年輕的居民日常生活較難有相互認識的機會所以比較害羞?

開始,我們先請里長致詞,後續由我簡單介紹計畫執行到目前的內容,如經歷了哪些工作坊與討論,最終於上次岡哨亭的改造中看到第一個階段的成果。接著由家安接棒,針對藝術介入社區的案例做分享,試圖讓參與者看到比較好的社區藝術案例與構想,深化社區美學的教育,其中小朋友反應很好,很直接的給予回應與回饋,是很讓大家驚豔的。

之後我們請里長帶大家走讀社區,透過不同的路線走讀看見社區不同時期的發展,讓參與者從中收集社區裡的元素,里長開始沿青年住宅後方的帶狀綠地走讀,分享永豐圳與瓦瑤溝的歷史,最後介紹一旁的警信新村。回到活動中心後,由社區醫術家嘉洳帶大家如何用纏繞畫融入先前「採集」的社區元素,成為自己的藝術圖案。最後由素真帶領大家分享自己所畫的內容,與後續利用的方式,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有位媽媽帶了兩位已成年的孩子全程參與,畫作與分享都很精彩。只可惜大家普遍都還是比較害羞,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6/8 秀峰里基地踏查討論

在去年共識工作坊中居民提到社區中最想改造的社區空間分別是舊社區出入口處的岡哨亭(也就是今年上半年剛完成的入口意象的改造),另一處則是社區中的新興區域(青年社會住宅周邊),居民期待可以透過社區藝術的營造讓這個區域的青年新住民可以了解秀峰里的周邊環境與歷史,並且可以改善目前如同「樣品屋」般的居住空間,讓都會中生冷的集合式建築空間更添活潑的氣息。

於是我們這次特別在規劃工作坊之前先與阿炎里長實地踏查青年社會住宅周邊,了解社區空間實際使用上的需求,讓後續工作坊的設計與最後完成的作品不僅美化空間,更可以真正被社區居民使用,活化社區空間。最後經與社區反覆討論後,社區表示目前於青年社會住宅一樓的社區活動中心常有課程與活動在此舉辦,一旁還有社區的公共托育中心,目前入口處的穿堂並無可供休息的座椅,常常長輩或親子來參與課程活動早到都沒有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因此希望先以這裡的公共座椅的設置為優先考量。

 

2018.8/11-12 繞繞秀峰社區椅子工作坊

這次工作坊分為期兩天,第一天選在尖山福德宮旁的教室教作,尖山福德宮兼具秀峰信仰與活動中心,在居民的心靈和生活中佔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天椅子工作坊的參與人數共20名,約7成為秀峰里與附近之民眾,年齡層落在40-70歲左右的中老年群體,其中兩位甚至接近80高齡。

開始阿信老師先介紹木工具的使用安全,與如何將平凡的學校課桌椅改造成為有巧思的創意街道家具,說明後大家2-3人為一組共同動手製作創意街道家具,每組的成員不分年齡共同討論,合作完成心中的作品,連高齡78歲滿頭白髮的蔡啊嬤都興致勃勃手腳俐落的拿起手鋸共同創作,僅在一個早上的時間大

家共同創作出七組創意座椅的外型。

下午是為創意座椅裝點顏色與花紋,也鼓勵大家透過先前「繞繞秀峰」工作坊中的禪繞元素,將秀峰特色以禪繞畫風格融入椅子當中進行創作。每組不分年紀從選擇色彩、配置到想要呈現的意象都有自己的想像,並與老師討論如何配置可以達到心中的想像。

還記得有一組,開始選用了湖水綠色與淡藍色的色彩配置,給予作品整體舒適的調和感,並在互相討論、交流下融合里內蕨類、藤蔓的纏繞圖樣,或有居民以及昆蟲、舊式馬賽克浴缸,更甚至直接用摘來的葉子沾顏料拓印的方式妝點座椅,使出渾身解數產出一組組獨一無二、富有社區含意的作品。

 

第二天是創意坐椅的落成大典,我們與社區居民直接相約在隱身在青年住宅一樓的秀峰里活動中心。工作坊前先由里長託人用小卡車將大家的作品運送至指定地點。在等待居民時,大夥環顧青年住宅周遭,外牆以米色和深棕色為主要色彩基調,看來沉穩雍容,但同時也缺少人情味與活潑的氣息。不一會兒,居民大致也到齊了,延續兩天的工作坊,通常第二天人數都會較前一天少一些,但這次幾乎全員到齊,很讓人欣慰。

開始,阿信老師帶著社區民眾一起評估座椅的設置位子,我們依照座椅的油漆狀況評估放置的位置,油漆比較厚而完整的防水性佳分配在戶外的中庭,油漆面積少原木裸露多的座椅,就安排在有遮風避雨的穿堂供人休息使用。在確定每組創意座椅的位置後變開始固定座椅,大家也在完成固定後開心地與自己的「作品」合照。同時我們也邀請大家「導覽」自己的作品,其中印象很深刻的社區資深志工方芳姐這組很詳盡的介紹她們是如何創作出造型獨特的創意座椅,老住戶謝大哥也熱誠的說明他設計的座椅,希望如何被社區的朋友使用等,都可以看見社區長輩對於自己的作品的滿意。

也期待青年社區住宅因為有這些兼具人情味與創意的座椅進駐,讓使用這裡空間的社區朋友能多感受到一點這裡的溫度,除了方便等待的民眾有個位置稍作休息外,更希望因此活絡里民間的關係,增加青年住宅住戶的在地認同感。

社區藝術家嘉洳以設計出來的崗哨亭圖稿與社大藝術師資茅姊討論如何打稿

社區藝術家嘉洳以設計出來的崗哨亭圖稿與社大藝術師資茅姊討論如何打稿

為了降低色彩對於環境視覺的干擾,我們採用中彩度高明度的用色,給予社區輕快的視覺感受。

為了降低色彩對於環境視覺的干擾,我們採用中彩度高明度的用色,給予社區輕快的視覺感受。

透過底色與底稿的建立,讓整體岡哨亭的主視覺定調。

透過底色與底稿的建立,讓整體岡哨亭的主視覺定調。

第二天邀請社區民眾一起畫上細節

第二天邀請社區民眾一起畫上細節

阿嬷帶孫女一起來來畫畫

阿嬷帶孫女一起來來畫畫

完成後大家開心跟自己的作品合影

完成後大家開心跟自己的作品合影

最後完成的樣子,新的社區出入口意象

最後完成的樣子,新的社區出入口意象

每次的工作坊都從里長走讀社區開始(繞繞秀峰-社區藝術工作坊2)

每次的工作坊都從里長走讀社區開始(繞繞秀峰-社區藝術工作坊2)

再由藝術家嘉洳教大家創造自己的禪繞畫風格的社區元素

再由藝術家嘉洳教大家創造自己的禪繞畫風格的社區元素

這次很多社區家長帶小朋友一起來

這次很多社區家長帶小朋友一起來

讓大家彼此分享自己的創作故事

讓大家彼此分享自己的創作故事

收集大家的纏繞社區元素與故事

收集大家的纏繞社區元素與故事

里內社會青年住宅的穿堂沒有可供長輩休息的地方(社區踏查6/6)

里內社會青年住宅的穿堂沒有可供長輩休息的地方(社區踏查6/6)

開始阿信老師先解說工具的使用與如何設計有趣的的創意座椅(繞繞秀峰-椅子工作坊 8/11)

開始阿信老師先解說工具的使用與如何設計有趣的的創意座椅(繞繞秀峰-椅子工作坊 8/11)

解說完畢開始做創意傢俱囉!(快80歲的阿嬷怎麼這麼厲害)

解說完畢開始做創意傢俱囉!(快80歲的阿嬷怎麼這麼厲害)

大家的座椅都很有特色喔!

大家的座椅都很有特色喔!

都有將秀峰里的纏繞元素運用到椅子的設計喔

都有將秀峰里的纏繞元素運用到椅子的設計喔

第一天完成合影

第一天完成合影

第二天,還沒固定前先來的大合照!

第二天,還沒固定前先來的大合照!

開始佈置座椅

開始佈置座椅

大家一起來搬

大家一起來搬

完成了!大家來試坐

完成了!大家來試坐

最後一部份的椅子也有放在青年住宅中庭喔!

最後一部份的椅子也有放在青年住宅中庭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