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傳播與社區~公共新聞學的啟示
發表時間 2009/03/20 16:24
登入

傳播與社區~公共新聞學的啟示

0
閱讀人數:840

開始認真思考「傳播」與「社區」關係,源自於去年寫第二本社區營造書籍「重建家園?回首崎嶇路」時。社區的英文是「community」,傳播的原文為communication,它們有共同的字根,必然有相當的共同性。這個令我驚訝地發現,讓我重新翻閱了民國八十三年,社區營造政策推行之初,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的一段話:「社區的本質不是空間或實體,應是『共同體』」。


如果我們把社區營造看成是個動態的過程,不正是凝聚共識的循環?這個循環的過程就是傳播。英國文化研究的先驅威廉斯,曾有過這麼一段精闢的見解:「傳播的過程就是社區的過程,此一過程包含了共同意義的分享,因而產生共同的活動與目的,新意義的提供、接受和比較,並引導出成長和改變的興奮和成就感。」(參見拙著「重建家園?回首崎嶇路」pp178-187)這段話為社區與傳播作了最佳的詮釋,社區營造就是傳播的過程。


廣義的傳播包含了人際傳播及大眾傳播等,社區營造過程中,使用最多的往往不是大眾傳播,而是人際互動的溝通、及以社區為單位的小眾媒體。但多數社區工作者都會覺得「不夠」!好像無法把「大眾媒體」納入社區營造的範疇內,總有點缺憾!我也有此感。


往後的一年,我開始思考這第二個大問題:如何把傳播放置在社區營造中觀察?如果我們仍然認為媒體對社區營造有著某種程度貢獻時,那麼,臺灣的媒體環境中,是否有社區參與的可能?媒體對社區到底可以有什麼樣的貢獻?


美國1980年以來興起的「公共新聞學」給了我一些啟示。


公共新聞學(public journalism)源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哥倫布市。她的地方報《詢問紀事報》發起活動,針對關於種族、就業、醫療及地方經濟事務等議題,對四百位居民作意見調查,並鼓勵當地居民參與討論城市未來前途,形成一種公共參與改造社區的運動。哥倫布市的經驗在美國一些城市陸續跟進,雖然資本主義商業邏輯,仍主導了媒體產業的運作,但是公共新聞學在社區所引發的效果,仍有不少為人稱道之處。例如:1990年代初堪?斯州的《維契塔鷹報》在州長選舉前,在社論中揭櫫選民有權要求候選人深入討論各項議題理念,藉由「你的一票不白投」專案活動,來呼籲選民參與與關切與自身相關的議題。這個活動事後証明,的確使選民更關心選舉,左右了選民投票的意向。


簡單地說,公共新聞學的核心理念是,提供關於公共生活的希望、及解決公共問題的方案,它所使用的方法,不是新聞界一?情願地倡導,而是呼籲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從這個觀點來看,不正與社區營造的價值相符?因此,媒體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找到了一個適切的位置,它不單單是宣傳者,同時也是教育者及溝通參與的平台。


臺灣媒體的社區性不強,是現階段公共新聞學推動的困難,全國性的大眾媒體難逃商業追逐利潤的框架,更難強求其發揮公共參與的角色。傳播學者多半寄望網路平台,個人新聞台等,能將此種功能發揮,因此,有人稱臺灣將「公共新聞學」轉換成「公民新聞學」。


我個人倒覺得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也有不同的實踐方式,不必轉換或取代,應該雙軌並行。公共新聞學的落實不必寄望全國性媒體,但可要求地方型的有線電視及社區媒體。現在很多地方台為了符合新聞局對於「服務地方」的要求,都會製作一些地方新聞,或「地方采風」型的文化旅遊節目,這對於促進地方公共參與是不夠的,未來應該要能再以多元的方式來強化節目製作方向,讓地方居民真的能透過這個平台來擴大對於地方公共議題的參與與討論。


地方社區刊物(或媒體)倒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地方為主的社區刊物關心地方事務,可以針對地方的公共議題有更多的討論,甚至發起一些活動讓社區居民透過參與來關心社區的公共事務,也為社區的未來尋找更多的可能。如果資源足夠,把實體的刊物與網路結合,更能產生多元互動,達到更大的果效。


其實,臺灣社區發展十多年了,已有不少社區在發行刊物上有成孰的經驗,例如,臺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的「北投文化」雜誌,長期以來扮演著發掘北投之寶、保存北投文化、推動公共議題參與等重要角色,從早期北投溫泉博物館的保存與修復、到推動北投加入健康城市計劃、再到最近推搶求吳家木炭窯等活動,不但是社區營造最好的平台,也是公共新聞學的實踐。


辦刊物和做社造一樣,都需要用心投入,不斷地學習成長,過去這段時間,政府花了相當多的經費在培養社區民眾拍攝紀錄片,或許也該思考如何投入一些資源協助社區民眾創造這種溝通公共事務的平台,藉由經驗的交流、專業知識的傳授,讓社區用媒體積蓄更多動能,開展更寬闊的視野。

keyword文章關鍵字: 社區媒體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