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協調的地景,「瑠」住美麗時光  瑠公圳力行路二段非列管眷村的反迫遷行動
文/吳振廷;圖/吳振廷
(中原大學景觀系講師)
發表時間 2014/08/27 19:26
登入

協調的地景,「瑠」住美麗時光 瑠公圳力行路二段非列管眷村的反迫遷行動

0
閱讀人數:2157

協調的地景,「瑠」住美麗時光  瑠公圳力行路二段非列管眷村的反迫遷行動

文‧圖/吳振廷(中原大學景觀系講師)

一、前言
    全球化相遇地方化的同時,一個地方如何面對「在地化」的議題上產生一種文化混合、妥協,重構一個連結地方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足以展現新的再發展意義,而這是現今社區營造工作者面對文化景觀保存與發展無法迴避的課題。近十多年來台灣文化景觀保存運動崛起,包括:寶藏巖、樂生、光華社區、公館蟾蜍山等等,對於文化景觀的定義逐漸突破「物化」概念,關注在地社群、生活、自然、歷史發展進程與在地生活脈絡,並從整體保存的角度活化這些文化資產,然而抗爭的結果往往難以百分之百達到訴求,事實上,直到最近的對抗事件,發現不再是侷限於保存與再發展之間的二元對立之中,專業者的挑戰是如何在舊的都市形式或制式的體制之中找尋創新的方法,甚至是創造一種「協調」的機制。而本文要談的「新北市瑠公家園反迫遷行動」就建構一種「協調」的文化景觀,過程中妥協、調和、融合,重新與自身及外界連結。
    本文述說一個建造在瑠公圳旁超過六十年的聚落「新北市力行路段-非列管眷村」如何在城市的夾縫中爭取居住權、生存權,反迫遷的故事,這個案例為台灣都市在實踐「非正式地景」的文化保存及「土地正義」開啟一扇窗,提供了不同的觀點與行動,而這場抗爭行動無關乎失敗或成功,卻是讓居民在歷史的漩渦中近身地與體制搏鬥,並且生存了下來。 政府近年來想積極地讓瑠公圳重見天日,進行圳道復原、景觀美化。然而位於瑠公圳源頭的新店區力行路段有一個「非列管眷村」 1,是一般市民選擇看不見,也不願看見的都市違建地景(非正式地景),但卻曾經是電影導演張作驥拍攝「美麗時光」的重要場景。這個聚落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安歇於此處,在沒有任何立法的保障效益下,現今因為政府的瑠公圳景觀改造計畫中須徵收更多的土地來建造公共設施,有部分民宅被認定是違建面臨拆除,在沒有任何安置措施下居民被迫遷出,因此一個從社區連結校園、跨校、跨領域的保衛家園的行動就此展開。這段過程艱辛而漫長,有些人如願留下來了,但是家園的面貌也改變了。本文起筆同時,它已經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留了下來,如同前段所述,並非完全拆除或是完全保留(當初抗爭行動中專業者所倡言具有文化景觀保存價值的吊腳樓反而被拆除),居民也非全部遷走或是完全留下,留下的居民有些是在此落地生根超過半世紀,有些則是第二代或嫁來組織家庭,甚至有些是城鄉移民一棲身就是二十年,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他們願意堅守在這裡?

1.瑠公家園進行拆除工程中的景象

2.瑠公圳家園未被拆除的聚落景象

3.昔日婦女在吊腳樓前的圳道洗滌衣服

二、瑠公圳走入歷史,如何「瑠」住美麗時光? 
   都市化的歷程讓瑠公圳改變了模樣,逐漸消失隱匿在城市空間之中。隨著全球城市都在思考如何親近水、如何「打開」水的潮流下,新北市政府提出「大河之縣」的願景,移植了韓國首爾清溪川整治改善計畫,若兩者體質本就不一樣,瑠公圳何須被移植清溪川的都市想像?打造的是誰的景觀?誰來定義瑠公圳的「美麗」呢?事實上政府亟欲打造的瑠公圳復育計畫,看不見瑠公圳的歷史,瑠公家園被歷史剝削了兩次,第一次是國家沒有妥善辦法安置他們,並默許他們可以在「國家」土地上任意蓋房子,由自己想辦法自立營造解決居住問題;第二次被剝削則是被國家與財團以美化都市之名、行土地開發之實而被迫遷離家園。 2在無法接受新北市政府的一再迴避居住空間的問題下,居¬民遂成立「新店瑠公圳沿岸居民自救會」並四處奔波請求外界的關注與支援。2011年反迫遷的行動有重大的突破,台大城鄉研究所一年級實習課結合NGO(Ours)一同推動瑠公家園的空間變革終於促使當時新北市副市長許志堅主持跨局處協調機制,除了與公部門之間展開正式的對話之外,團隊也組織跨領域的工作坊,邀請公部門、規劃界、學術界與居民共同擬定出解套的方案,包括:提報文化景觀的機制、公私合作之永續經營配套計畫(寶藏巖的經驗)、水資源環境計畫等,並與執行第二段景觀工程的規劃公司共同研商最好的設計方案。最終目的是回到社區參與之機制,了解居民之期待與需求,發展出瑠公圳與瑠公家園得以共生的願景。以下幾個的過程值得被說出來。

 啟動文資法指定文化景觀
   瑠公圳全段作為270年來陳述歷史的場域,其文資價值無庸置疑,多位專家學者也從不同層面來分析瑠公圳具有的意義,如社會層面、居民生活場域、水圳地景及建築形式。而瑠公家園,不但保有前述的豐富層面意涵,更有北台灣罕見幾乎是唯一的臨水而居眷村,其形成的歷史背景與組成的多元人文特色,即是居民訴求保住家園的原因。因此,第一步啟動文化資產的程序,由自救會提出文化景觀登錄的申請,主動由居民表達「瑠公圳吊腳水弄」的文化價值。這是一個有願景的新選擇,正視近代非列管眷村之歷史價值與文化意涵,保存全民所共有之文化資產。然而,文化景觀經審查後仍不予提報,與審查委員所認定下的藝術性、美學概念有差距。3  這一仗讓自救會燃起的鬥志頓時跌落谷地。

 「瑠住美麗時光」文創影像展,水圳空間文化被看見
    在籌備文化資產登錄的期間,團隊同時也以柔性訴求盼外界聲援,策畫了「瑠住美麗時光」文創影像展,並由淡江大學建築系劉欣蓉老師以課程的方式帶領學生協助社區進行空間規畫與營造 ,4目的是藉由集體創作、實做的佈展過程中,對內凝聚居民的共識,對外藉由媒體呼籲新北市政府留住瑠公圳眷村的「美麗時光」。為期三周的展覽引發各界高度的關注,在保存行動中形成了另一波的高潮。

4.台大團隊與自救會進行參與式的規劃設計

5.學者、導演、媒體於影像展的記者會上聲援瑠公家園

 街頭抗爭,爭取就地安置
 2011年10月27日上午,新北市三鶯部落、新店十四張聚落與瑠公家園的居民們,都為了反對迫遷而聚集在行政院的門口,拉起布條大聲喊出守住家園的決心。行動口號:「還我土地、居住正義」,主要訴求「非違建,要安置」。激情之後居民來回與新北市政府交涉、陳情,經歷了建築物查估作業、拆遷補償金發放作業及無數次的抗議、妥協,終於在僵持了半年後獲得現任新北市長朱立倫指示暫緩拆遷工程,以保留主建築物、清理門面為主,並保證其任內不會一屋兩拆。這個關鍵的政策讓建築物查估更有彈性,雖然拆掉了附屬設施即吊腳樓的部分,但保留了居住的空間,使得多數居民得以原地安置,讓瑠公家園以不同的面貌再次與瑠公圳共存。

6.居民到街頭抗爭,爭取就地安置

三、「協調」的瑠公家園,「就地安置」的意義
   瑠公家園反迫遷行動的結果沒有成功,也談不上失敗,證明並非只有都市發展或文化保存之間的二元對立,還有另一種可能性正在發生,兩次的不正義提醒城市在面對瑠公家園的去留必須重視「歷史遺留」的問題,即從特殊的歷史情境與空間脈絡去思考聚落與水圳建構的認同關係。由地方結合專業者的力量介入公共領域(瑠公圳、都市土地、非列管眷村)意義上的爭奪,也因為有了自救會、保存團體、專業者、地方政府在過程中爭辯、談判、抗爭,延後了拆遷的時間,讓公部門更有彈性的重新接納弱勢、突破制度,進行跨領域對話與合作。更重要的是讓原本侷限在算計土地產權線劃定範圍的框架下,逐漸拉開視野,讓社會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兼顧整體城市發展、文化保存與社會正義。

   瑠公家園的歷史與六十年前的軍眷渡海來台、城鄉移民自力營造、瑠公圳演變的過程連繫在一起,它是城市歷史的一部分,不應該輕易被抹去。而瑠公家園反迫遷行動最大的價值在於,讓屬於瑠公圳歷史上的這一群「人」,得以就地安置,他們的存在才能把非列管眷村的歷史和瑠公圳再度連繫在一起,成就一個更民主、包容的城市。至今,瑠公家園換了另一種姿態與水圳共存,這兩年我參加了幾次由居民主辦的中秋節、春酒,每一次都聽到當年參與街頭抗爭的那一位老人家走了,十分感傷,但也發現越多第二代、第三代加入社區活動,家園人氣漸旺,居民開始思考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重新組織家園的新面貌。瑠公家園的文化景觀保存運動並沒有很誇張的「翻轉」動作,它反而謙卑的學習如何與體制共存,一如六十年前的老兵一樣。

1.「非列管眷村」的定義引用財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理事長李廣均教授的解釋:眷村指的是國防部列管眷村,全台共約有50萬眷村住戶(含軍人及其眷屬),而「非列管眷村」主要是指存在於各級政府住宅體制(如國防部、省政府)之外,多半是以違章建築(公地私建)的樣貌存在於台灣各地,原因是當時國防部列管眷村的數量有限(至多只有十萬戶),根本無法完全吸納當時有居住需求的軍人。因此「非列管眷村」是在當時政府默許之下,由外省退伍軍人自行在公有地搭建房舍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居住型態,然而,隨著時代轉變,加上台灣社會的都市化與資本主義的深化發展,非列管眷村住戶也失去了長期倚賴的政治生態,原先被默許的「自建戶」成了「違建者」,面臨了拆遷搬離的命運。

2.引用由財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會、台大城鄉所、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共同擬定<城市夾縫中的家-瑠公圳的眷村人"聲">,未出刊。

3.「瑠公圳吊腳水弄」登錄為文化景觀經審查後仍不予提報,理由如下:(一)、比雖代表戰後眷屋之一型態,但不夠完整,作為眷村保存的特殊性未足,且影響溜公圳之整體景觀,又與瑠公圳歷史意象不符合,相對價值較低。 (二)、雖然現存狀況在歷史或住戶與自然間有其互動性,但層次未達登錄的水準。另從藝術性等評量,未見美的意境。 (三)、部分眷屋為違建,並未有土地所有權,且牽涉到行水安全與生態保育的統合,不宜登錄為文化景觀。

4.佈展的構想是將力行路11巷瑠公眷村設計分為兩段,前段由軍營旁進入到包子店口,透過入口地圖、照片牆的彩繪呈現軍人在此處生活的演變與眷村興建過程的紀錄。第二段是包子店口到瑠公眷村尾,發想以結婚作為此段的主題,傳遞家庭、結婚生子與眷村伴成長的概念,利用轉角空地、水泥牆、水泥牆、半戶外空間等居民的記憶空間進行裝置藝術,將眷村文化特色透過這整條巷子展現出來。資料來源:淡江大學新聞稿(101),<「瑠」公圳的專業服務,「留」下來的課外學習>,未出刊。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