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四股社區-當我透過它重新認識孕育我們的那塊地
鄭雯文
發表時間 2017/08/04 16:08
登入

四股社區-當我透過它重新認識孕育我們的那塊地

0
閱讀人數:1283

作者/鄭雯文

在一年多前,我和我的同學們參與了大專生洄游計畫,老師協助我和夥伴們找尋到了一個社區-「四股社區」 ,位在鰲鼓濕地旁、交通飲食不便利、非常小,可是四周被大自然環抱著,有森林、有海、有濕地 、有鳥,還有滿滿人情味的一塊地 。那不是第一次接觸參與式設計,卻是第一次那麼深入的認識接觸社區。


圖:濕地與人造林緊鄰著四股,賞鳥的好地方

坐在風向樹下的涼亭,社區大姐叫我們等著,社區的理事長待會就騎車來了,等著等著就看到對面不到十步路的房子一台車騎來,應該不是吧那麼近⋯⋯朝我們過來了!我和夥伴笑傻了!一直認為人為與自然是對立的狀態,這裡的濕地生態卻是海埔新生地興建魚塭又被自然反撲的樣貌,而賞鳥要開車才不會把鳥嚇跑。這些人與生態之間的奇妙互動,對於鄉村對於自然的傳統既定印象,都就在這裡一一被打破。

這裡的青年人繼承老一輩的魚塭有些繼續進行養殖漁業、有些改為觀光魚塭、有些離開這裡去了外地工作,老長輩們做些剝殼的加工活。沿海的魚塭被海浪吞食著,比政府還早來到這塊的居民興建的魚塭子孫卻被下令無法修復,只好發展著內陸魚塭養殖,有些生活不了便離開了。因此浮現出來的是超抽地下水、水質不良、人口外流那些常見的議題。


圖上:都市化與經濟發展,社區內自給自足的能力降低,隨著生活所需,多數青年人口外流,形成多數鄉村易形成的人口老化,以及空屋閒置。

身為建築學系背景的我,參與式設計的社區參與一直是我認為當我們在施作建築設計最貼近使用者 最能反映人與空間甚至社會議題的一種設計方法 。一個都市背景的我們,一個對當地不了解的我們 ,如何知道什麼是社區民眾想要的或者社區需要的。而進駐社區之後發現很多這些需求、議題,需要更龐大的能力甚至需要政府的力量。看著平面圖透視圖腦海滿是對這塊社區的未來想像,我們試著用自己的科系知識規劃設計些什麼。產業不一定只是破壞,當我們發現沒捕撈完的漁獲將成為候鳥的食物,蚵殼蚵棚有機會成為生物浮島,或許應該開放沿海魚塭,並規劃一個產業、生態平衡共存的空間、而對於社區內最具意義的凝聚空間如何串連規劃都是值得思考的。

但現實綑綁住了我們也讓我意識到很多事。當居民與我們的價值觀無法立足在同一點,當以一個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不足以說服居民。當我們看到的是人口外流、環境破壞的社會議題,社區阿伯想要的是魚塭美美的彩繪牆。沒有經費沒有能力,各種無力讓我們停滯不前,我們告一個段落離去了,但在心中的未完待續成了一個疙瘩。

那幾天清晨,我的夥伴騎著車載著我 ,吹著鹹鹹帶點腥味的海風 ,穿越了林 ,越過坑洞魚塭旁的小路,我們到了隔壁村吃著早點,阿姨又多丟了幾隻蝦幫我們加料。走去四股社區的柑仔店買涼的,看到老闆娘端著一鍋螃蟹米粉忙著幫阿伯大哥開酒,阿伯:妹妹啊,來吃螃蟹,哥哥剛魚塭撈的。原來柑仔店還有代煮服務!我和夥伴傻笑看了對方一眼,我們坐在柑仔店吃螃蟹。都市的我們想要鄉村保留它自然的美與人情味,鄉村的他們想要便利的生活,而我私心希望這裡一直不變。

還記得初次踏入那塊土地的陌生,到再回去這塊土地的親切感,我想關於這塊土地的脈動大概是坎入了我的體內。而當我補足我能力,這脈動會提醒我回到這塊土地。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