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會推動與社區有關之計畫
回看與展望社造之路
文/曾旭正;
圖/曾旭正
(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兼院長)
發表時間 2014/09/29 14:24
登入

回看與展望社造之路

0
閱讀人數:1406

回看與展望社造之路

文‧圖/曾旭正(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兼院長)

 

楔子
 在社造的現場,我們總是既向後看又向前走的,像插秧一樣!
彎腰插秧,讓我們得到一個比較貼近土地的體會。彎下身,我們的視角隨著身體而改變,經驗因而不同。眼睛看到腳下的土和水,呼應腳底腳盤對田水的溫度與泥土軟硬的真實感覺,當手將秧苗攢進泥土的那一刻,再一次用手驗證了之前眼睛、皮膚、水、土的混合觸覺,甚至再加入水上的倒影、漣漪視覺以及拂過苗尖的風的觸感。插秧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彎下腰、與泥土對話;挺起身、瞄看成行的綠意;持續倒著向前走,走過一季又一季,期盼收穫…

 

老人福祉方面的想像也在許多社區開展(圖為高雄田寮崇德社區帶動老人重溫編織技藝)

1.老人福祉方面的想像也在許多社區開展(圖為高雄田寮崇德社區帶動老人重溫編織技藝)

 

種稻的啟發


社造就像種稻,種稻給我們許多社造上的啟發。


首先,社造如同稻米一樣,是生活的最根本。種稻生產出我們的主食,是餐桌上不可或缺卻又是最平淡的。社造相較於生活中的事務,也不應該是什麼特別的東西,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份。愈能融入日常生活的作法,愈能讓社造發揮效果。

其次,像種稻一樣,社造也急不得,不能揠苗助長。起步之初,面對的是幹部的成長與居民的認同,是關乎人的社會工程,根本不可能快速成就。組織能力漸漸穩定之後,社造逐步融入生活之中,自然應該順應社區的生活步調。社區組織者若能充分體會這道理,有時不得不勇敢拒絕公部門急就章式的經費補助;同樣的,他們也會練出耐心來讓社區穩健起來。


第三,插秧後每日都要去巡田水、除草,注意天候,社造也要如此貼近土地和自然。社造沒有公式更沒有固定步驟一二三,就是認識自己、在意團體、共同出力。至於做些什麼?只要是眾人討論得到共識也有集體動力的就是值得做的事,簡單說,就是貼近土地與生活。相反的,離了真實的需求,即使場面再華麗終究只是遊戲。


第四,如同種稻的用水、助割過程,社造也要分享互助。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滿足生活、生命所需,那就不需要社造了。同樣的,供水設施不是單一地主可以包辦,交工收割亦然。社區生活的滿足感是個別家庭所無法企及的,社造因此有其獨特的價值。


第五,在田間勞動,偶而調整眼光,眼前竟是一幅畫。社造也提供了發現新事物的眼光與機會,在農村可以體會自然之美、勞動之美、收穫之美;在都市也可以看到合作之美、藝術之美,只要你能夠轉變觀看的角度,美就在社區之中。更何況,近年來藝術家體認到社區蘊藏無盡的創作資源,特別提倡藝術進入社區,社區可見的美因而更加豐富。


最後,專注於農事的人,最易有感而發:帝力於我何有哉?社造亦然,期盼有一天,社區能夠完全不靠政府的資源而取得完全的自主性。但在民主社會,政府的資源就是人民的納稅錢,社區公民應該要求政府部門設計出符合社區真實需要的協力政策。社區則要有自覺地善用政府的補助,設法累積社會資本,尋求更高的自立自主權!

 

社造趨勢觀察


 近十年來,我觀察台灣社區營造的發展趨勢,有幾項特點值得討論與繼續關注。一是有關投入社造的行動主體類型變化,其二是社群與社區之消長與互動;第三是有關社區營造之手法的演進。


 首先,近幾年來台灣各地的社區營造主體,村落(包括農村、山村)者有明顯增多之趨勢;相對的,以鄉鎮區為關注範圍的社區團體則少有增長。然而,在1990年代,我們看到較多後者,譬如早期的社造先行者滬尾文史工作室、新港文教基金會、新竹文化協會等等,都以鄉鎮甚或更大的縣市為社區共同體的範圍來加以經營。近年來,此類團體少有增加,能見度較高的多是小範圍的農村、山村或都市中的村里。


 其次,社區營造的行動者不限於在地的居民,透由網路號召來的社群也能在特定議題上成為外來的助力,讓社區營造領域出現「藉社群之力協助營造社區」的新光景。這在人口外流嚴重的農村社區最常看見,少數有心的在地幹部可以透過網絡號召相當多的人力進到村落來補充人力的不足,不論是投入社區空間營造、社區產業創發或者社區藝文協助等,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譬如土溝號召青春熱血投入藝術營造、天空的院子號召文創專業以工換宿、屏東南端的社區共同招募大專生進入陪伴社區等等。

彩繪牆壁蔚為風潮,但題材、繪法、在地參與等十分重要(圖為土溝早期的牆繪)

2.彩繪牆壁蔚為風潮,但題材、繪法、在地參與等十分重要(圖為土溝早期的牆繪)


 第三,社區營造的手法與主題持續創新。近幾年發展出來的「藝術進入社區」幾乎蔚為風潮,無形中招引更多藝術或設計領域的人進入社區,其發展值得關注;而社會企業的模式進入社區生根,也帶來許多不同的行動想像,也帶進管理行銷面的人才;老人福祉方面的想像也在許多社區開展,因而許多縣市於社區普設關懷據點,社區也發展共同廚房、送醫服務等互助模式;在產業方面,民宿、生態旅遊、伴手禮開發、餐飲改良等等,也有愈來愈多社區投入,顯得十分熱鬧。


 第四,社區營造的領域愈來愈多年輕的生力軍。或許是拜網路之助,有意親近社區的年輕一代相當容易找到著力點,也頗受社區之歡迎。他們不必然是返鄉者,而是外鄉人入鄉,初期為特定朋友的邀請而進入,但漸漸地發現社區是可以生根的新故鄉,可能就成為新住民。新的一代,不像上一代(四五六年級者)以真實的鄉村生活記憶和鄉愁為動力,而是新的體驗後自主的選擇使然。為此,他們的心態比較輕鬆,手法也比較自在,這對社區的長遠發展是好的,值得觀察。

社造的願景與結語


我在2004年發表於宜蘭社造研討會的一篇文章〈借宜蘭經驗重思台灣社區營造〉,曾描繪一幅我對社區與社區營造的想像:


社區應該是一個擁有共同體意識的集合體,個別的居民能自主地思考、自發地投入集體的營造工作。而社區營造的過程,面對種種真實的生活課題,鼓勵眾人共同參與並以民主的方式來凝聚共識、擘劃願景。為實現此願景,通常必須結合特定的專業,也要在社區內推展相應的學習。如此,社區成員不斷地透過諸種行動來經營公共事務,持續地謀求更好更合乎願景的生活舞台與生活內容。    

                     
儘管隨著時代轉變,社區的課題有所更迭,社區的行動者有所變化,但上述對社區營造的期待應是不變的。對社區營造者而言,社區營造的行動沒有終點,因為它就是生活本身,來自社區之外或內的挑戰不會終止;然而只要願意,行動者也都隨時能從經驗本身得到啟發與激勵,調整腳步之後再度前進。這就是社區營造迷人之處!

藝術進入社區有多種可能(圖為台南下營右武衛兒童合唱團在社區演出)

3.藝術進入社區有多種可能(圖為台南下營右武衛兒童合唱團在社區演出)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keyword文章關鍵字: 社區營造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