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會推動與社區有關之計畫
在「現代性」與「集體性」的提醒與思索路徑
文/謝佩娟
(旭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發表時間 2014/11/14 14:20
登入

在「現代性」與「集體性」的提醒與思索路徑

0
閱讀人數:2341

文/謝佩娟(旭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在一次正式的研討會中,獲邀參與最後的社區營造經驗分享的與談,會中一位在社會學領域有許多觀察與精闢見解的台灣重要學者,對於社區營造的「集體性」提出了高度的質疑,深覺得這完全違背了「現代化」社會,與台灣這個發展中國家逐日深化的「現代性」相去甚遠,甚至背道而馳,這是「前現代」的課題,在現代性倡導高度「個別性」與「個體性」的主流意識下,「集體性」是存在與建構值得懷疑,更甚之這個行動注定是失敗的,國家仍然投入這麼多的資源,是一個值得反省的政策。

 

會中,我沒有太激烈的爭辯,因為這是一個動態、多變環境下我們需要不停思索的課題,這樣的質疑對於社造甚至是堅持市民(公民)參與的我來說,是個可以隨時提醒自己的課題;在當前主流意識型態下,台灣處在一個全球資本邏輯與西方現代性社會意識型態的建構下,我們的社會多元、豐富、異質的流離在前現代與現代性轟炸下的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真的全面陣亡了嗎?我們還僅剩的地方認同、地方文化及地方公共關係,還存不存在?或者說,那個對於國家還沒有過渡介入前的社會集體性還存不存在?我始終抱持這樣的好奇與渴望帶著團隊進入每個田野;至今,我都非常慶幸當時社會學者的提醒,他提醒我(們)在現代性,高度資本化邏輯下,甚至是結合全球化與地方化的都市發展策略日漸浮現當下,都在轉變與取代我們的生活場所、生活空間與社會關係,從「馬派」的立場而言,將「所有」都異化為商品,將是這個以發展掛帥、經濟議題為絕對優先的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命題,而生活在現代性與資本邏輯中的我們,如何在看「巨大」中找到微小力量集結成地方,成為集體的地方性。

 

回到桃園是在101年,從新竹縣回到桃園的社區營造中心,因為思索現代性與文化的議題,且長期都處於「類公務員」的角色,有時是文化幕僚,有時是廠商,有時又是文化政策方向的提供者,這種種的角色似乎都與現代性的「理性」有所衝突與違背,但似乎我所熟悉的社區或社群中,甚至是地方成長聯盟中常常也都出現這樣的角色;因此,我判斷,我們距離現代性與理性並不遙遠,我們處在一個後工業化的社會結構之中,在淺層民主的體制中,我們嘗試透過在地文化積累形成社會性的對話空間與集體記憶。

 

桃園縣擁有多元的文化樣貌與豐富的在地特色,在這個過去以工業區著稱,面對城鄉發展落差更加拉大的今日;桃園縣在即將成為六都之一的102 年底,回頭耙梳土地與居住其上居民、產業及生活都經歷不同階段的移民歷程;產業類型與土地利用方式的快速變動,使得桃園縣中壢市、平鎮市、桃園市與龜山鄉邊界的工業區快速的從典型的小型商業、農業、物資、交通的交換中心轉換成多塊面的都市空間利用,從傳統地區型態的商業集散區,在機場聯外捷運系統的鏈節,中壢及平鎮將形成南桃園重要的都市核心,而核心中非常重要的兩條河流,老街溪及新街溪的都市功能,就在老街溪開蓋;無疑宣告桃園縣重污染工業的退場,取而代之的是傳統工業轉型、農業轉型的北區生活圈的服務型產業的生活類型。


在縣府桃園發送的刊物中,呈現桃園升格後的33 個都市計畫區的都市發展,整體歸納為海邊鄉鎮的西航空物產都心,包括大園、蘆竹、觀音、和新屋;南政經科教都心的中壢、平鎮及楊梅;北政經科教都心的桃園、八德及龜山;東生態休閒都心的大溪、龍潭、及復興。由以上的規劃我們不難發現,桃園縣升格前後產生的劇烈變動,包括人口的組成,新舊住民間文化的的磨和與融合,都反應在未來都市文化共構的紋裡上。從102 年桃園首屆的地景藝術節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新屋的偏鄉中,透過了地景藝術節的舉辦,黃色小鴨的加持,在地居民找到自我認同、土地認同與對話的能力,而這種文化形構的能力的養成無疑是公部門透過社區營造的路徑所呈現的成果,而桃園還有許許多多重要的文化與地景的議題需要植基在這階段的努力上持續深耕,其中包括眷村空間垂直化與地景改變與眷村文化的轉化與再創造,城市中水文化與生態復育的態度養成與公共空間文化,農業產業優勢的轉化與再創造,多元移民及移工文化資源與故事的轉化、文化資產空間的保留與再利用、文創基地的挖掘與文創產業的培養等等都是桃園下階段社造重要的議題與努力的方向。

 

過去十年透過縣府局處的補助計畫培養出許多社區/ 群的自主組織,對於文化、環境、藝術或產業等不同型態的議題或事件,都有相當的掌握程度及關切;在101~102 年期間,社造中心陪伴了包含社造點計畫社區、桃園地方文化館所、學校進鄉團計畫中的學校;包含大學及國中小學以及以區域平台。希望藉由區域型平台的運作模式及擾動式的參與,為桃園縣社區打開全新的視野,有鑑於區域型平台運作模式有效的發展與建立,社造中心也積極挖掘地方專業社團/ 群為未來的潛力點,建立起區域型的整合與橫向連結。

 

桃園縣社區總體營造持續努力以建構桃園縣區域型平台的推動機制,期待以更高的角度來探討及發展出幾個明確的操作主軸和議題,突破過去以往單點社區及館舍的獨力奮鬥,導向以專業性區域平台協助和協力的運作模式;而在歷經2013 桃園地景廣場藝術節的洗禮與擾動後,更加清楚應以共通性議題和關注的事件做為討論及發想,透過平台的串連和相互的支援與資源挹注,以「點」鍊結成「線」再擴展至「面」的基礎為整合性的概念,最後發展成『永續生活圈』,讓桃園縣社區總體營造得以在縣市升格的關鍵點上,延續及拓展台地生活文化認同的未來性。

 

從空間區域串連的區域平台或主題平台操作模式--長期耕耘桃園公共議題的專業社群及社區

社區劇場看見自己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桃園社區劇場
 

「社區劇場」藉由劇場的活潑方法,以及對話式教育的培力精神,將創造劇場的權力交給民眾,進行社會性的藝術表達,在桃園縣的社造歷程佔有重要的篇幅。自2005 年起,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即成為桃園縣社區劇場的推手,去年,我們首次邀請在地的二所高中學生一同加入社區劇場行列,引領學子透過劇場表達對桃園環境議題的想法,讓社區營造向下紮根、捲動青少年參與社造。今年我們除了把焦點場域集中在北桃園第一舊城桃園市的文化環境變遷,串連舊城區的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劇場、重新整理城市記憶、思考未來的想像之外,也帶領桃園農工的高中生參與社區劇場,藉此認識故鄉桃園,表達他們對大桃園未來的期盼。今年我們也著手建置桃園地區的社區劇場輔導平台,將本縣境內從事社區劇場工作的社區團體串連起來,彼此觀摩交流、提供所需諮詢之外,更展開協力互助的實質網絡建立。

 

龍潭同心圓
龍潭文學館籌備工作站/旭日文化/中原大學/原智大學

鐘老文學生活為核心


區域平台計畫脫離點狀的社造點操作範疇,旨在創造面狀的資源共享模式,進而營造共贏的成果,故延續著前一年在龍潭的扎根,於今年努力茂生新芽。此契機點在於「鍾肇政文學地景生態園區」的願景確立,以南龍路11 號龍潭國小日式宿舍(鍾肇政舊居)為核心,加以提煉鍾老文學中之龍潭地景為藍圖,串連周遭相關的古蹟、歷史建築及文學景點如武德殿、龍元宮、龍潭大池等,以輻射狀的方式厚實龍潭區域的文史內涵,以文學立命進行深化,延伸發展出常民易於認識的「微文學」系統:意即高度凝結、易於傳播與理解的文字小品。對應回社區營造之本質便是在於促使社區易於瞭解及運作議題,故社造中心以鍾老文學生活為核心,連結了區域平台之影像拍攝、龍潭社造點計畫社區之參與、附近校園與文史工作者的參與、嘗試實驗出更廣闊的平台,反轉案案獨立的想法,藉此將社造資源整合,對應原始區域平台計畫之初衷。

 

常民美學的社造精神


龍潭的區域平台操作相當艱辛,畢竟以鍾肇政文學的地位而言,不僅是龍潭的鍾老,更是全台灣的文學巨擘,於是思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時,我們到底如何創造新的可能呢?初期的操作上,仍以鍾老的大河小說為著力點,舉辦文學講座、讀書會,但其成效並不顯著,顯見龍潭藝文人口結構尚待培養;斟酌一番後,思考民眾需要的是什麼呢?到底什麼樣的切入點能使文學更親近且更易於讓民眾接受呢?那必定就是常民生活吧!於是我們轉過身來才發現鍾老優雅的穿著、簡樸的飲食及哲人般的談吐,不正是渾然天成的常民生活美學嗎?這才是社區營造的本質吧!故團隊轉向以鍾老的食、衣、住、行、育、樂為核心,龍潭文學館籌備工作站為基地,對應回區域平台、社造點及鄰近校園,藉由影像拍攝及播放、社區發展經驗分享、實作體驗與校園駐地創作等方式,將文學視作跨域合作的養分,建構出特有之龍潭區域平台發展模式。


建立同心圓的資源鏈結


以鍾肇政文學地景生活園區為目標的工作站為平台,在一年來的操作實驗下,已成為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龍潭鄉公所、區域平台、社造點社區、鄰近校園及商圈的溝通平台,並發展為一套完整的運作模式(圖),將藝術文化從博物館及美術館的體制內空間解放,以特定場域藝術(Site-specitic art)的概念操作,由區域生長、蔓延至永續,例如區域平台對鍾老的影像記錄及在地紀錄片人才培訓;元智大學運用日式宿舍所遺留的物件進行再創作;社造點社區及商圈店家參與元智學生商圈願景規劃的討論並提出建議;日式宿舍及作為電影放映室及台北藝文團隊奧賽德工廠的策展場域;武德殿成為懸絲偶的舞台;中原大學學生參與龍潭通學巷的景觀改造計畫;龍潭國小及龍潭文史工作者進行鍾老文學地景散步等。前述活動彼此皆以強健地鏈結互相擾動,無非都是希冀民眾能更認識自身所擁有地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讓社造夥伴意識自己並非僅是獨自奮戰的孤軍,並有理由充分相信自身具有實質地核心串連彼此,進而取得區域均衡的發展。龍潭人文薈萃,傳奇風雅百餘年,未來願景必定以文學為底蘊結合影像、景觀、人文、藝術、地貌,塑造完整地生態博物館環境,將話語權回歸於常民;綜觀桃園區域平台計畫,應藉龍潭經驗擺脫身處同鄉鎮卻各行其事的單點運作模式,嘗試發掘共同關心之議題,將彼此互為鏈結,相織成面,以同心圓的概念將能量輻射發散,或許正是當下亟需思考的活路吧!

 

 

龍潭區域平台操作模型


將結合文學及文資的鐘肇政文學地景生態園區作為核心,串連四大資源:區域平台的影像資源,學校進鄉團的元智大學及中原大學學校資源,龍元宮商圈及通學巷彩繪計劃的文創資源,和龍潭鄉內社造點及鄰舍節社區的資源,盤點整合,相織成面,以同心圓的概念將能量輻射發散。


 

映像龍元
影像平台--桃園縣社區音像紀錄學會

 

映像龍元的區域平台是一個以影像為主軸的社造過程,招集來自龍潭鄉內各地,對於影像拍攝有興趣及些許影像基礎的人為背景,透過學習課程, 啟發社區影像紀錄者發掘在地區事件及議題再經過完整的拍攝技巧教學及實作,田野學習、分組、執行,耗時半年的時間以團隊的模式來完成。


一部社區型態的短篇紀錄影片,目的在於以專業電視工作者的經驗,來帶動地方影像紀錄的風潮結合社區人的在地性與機動性,即時以影像捕捉經典鄉里風貌,並建置數位影音資料庫來分類各種影像資產。

 

走進校園及社區
 

今年度的映像龍元首度嘗試走入小學,結合客語生活學習及戶外冒險活動, 透過影像的製作過程,讓孩子能夠更加的感受到生活的校園裡,每一個角落都有其特色。有趣的是,孩子在決定題材的時候,總是能夠真實的發現校園的特色以及危機,並真實的透過影像呈現出來。


在社區組的部分裡,今年度的課程裡,意外的吸引了許多年輕輩的學員,更高的機動力及創意,讓今年的影片成熟度提昇不少,但也有選定題材後拍攝時遇到阻礙的團隊,透過溝通總算是建立了與被攝者的信任關係,讓影片能夠順利完成,在影片製作以外,想必這也是一堂很精彩的課程。


社區影像成果
 

今年在所有學員的努力之下,完成了十部關於社區裡大大小小的相關議題, 人物誌環境教育, 產業發展等紀錄片,透過影片製作的過程,拉近了社區紀錄人與社區被紀錄者的情感,同時也讓土地與人的關係更為密切。


龍潭未來的社區影像能量,希望在五年的時間累積下,紀錄更多的社區故事,並以豎立成其它地方有意推動影像紀錄的典範,甚至立下目標,在第三年時能夠製作一部真正社區的電影,同時延續並開創社區影像的多元性。

 

4

 

5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