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從社區創造多元的在地經濟模式吧!
文/蔡培慈;圖/蔡培慧
(台灣農村陣線秘書長、世新社發所助理教授)
發表時間 2014/07/30 21:45
登入

從社區創造多元的在地經濟模式吧!

1
閱讀人數:2194

文‧圖/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秘書長、世新社發所助理教授)

透過日本的里山經驗,與諸多地域特色,我們看到關於農村社區產業的諸多可能,不論是九州里山的生態旅遊、湯布院地域性的溫泉經營、安心院的農村民泊、柳川有與有明會與海共生的環境保全,乃至於北海道NEOS的自然學校。我們看到了地方居民以自然環境為本,以社群團結為經、以在地經濟為緯的創意與創造。細細考察,可以看到貫穿前述案例的共同特質,那是一種相對緩慢但實在的互動、討論與擴展,安心院從1992年開始經歷了二十個年頭從農村旅遊走到農村民泊、湯布院從1970年反對高爾夫球場開始,堅持了六十餘年。漫漫長路,考驗著人們信守美好家園的初衷,卻也因長時期的學習與組織有了成熟的社區產業經營隊伍,以及發展模式的選擇。惟有地方的人理解了地方的價值,在既有的生態環境中,與自然共生,創造可循環的生計模式,連結地方形形色色的產業,才能為地方帶來真正的發展與幸福。


這些經驗,不妨從「全球在地化(Glocalisation)」著手,此一字眼結合全球化與在地化,意味著世界連結與地域空間的重新省思,在新自由主義資本壟斷的世界體係中重視在地的經驗,包含互惠經濟、地域關注與行動面向。這不僅僅是內在或個人的思考,也是我們台灣自1994年起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所打造的文化美學、藝文特展、本土認同與社區組織,有必要面對的產業經濟面向。如何擴展想像與連結全球在地化的行動,除了在地空間的詮釋與地方的認同之外,在地空間同時也是相對流動的界定,此一指涉可以是文化向度,例如客家文化、阿美族文化,也可以是歷史脈絡形成的差異,例如眷村、廟口、祭祀圈,或者傳統產業的延續,諸如漁村蚵寮、美濃的白玉蘿蔔、日月潭紅茶。更重要的前述經驗,都不是單一的,而是應探究空間、文化、產業的連結,以及具體參與其中的人、社群甚或交換或分配等經濟模式。在地文化、產業、空間及生產關係所扣連與組成的在地經濟模式,正是台灣社區工作的未來核心,也是台灣創造以基層人民為主體的永續發展模式的方向。

2.台灣的蔬果


從日本的農村社區產業經驗,反思台灣近年的農村再生,乃至於十餘年來的社區營造,我們仿佛失落了些什麼?讓我們從感性的理解與直觀體認中,再挖深一些,或許得先面對那些外在於農村的結構元素。我們不妨從在地經濟這個角度說起。在地經濟(local economy)指得是把經濟行為拉回社群生活生中,經濟行為本就包含各種型態的運作:互惠分享,地域性的再分配、創造剩餘的交換,只是在我們現存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模式中,全球化的資本壟斷襲捲了所有資源,「經濟」或「發展」的目標窄化為利潤導向的單一選項。終至變成鄉不鄉、農不農、連安身都不可得。人們在這樣的荒蕪中起身,著手扭轉結構的制約,而結構之所以為結構,必然是有一些外在於人們經驗的複雜因素。是以,有時,那麼一不小心,人們也不免複製起主流經濟模式,以利潤導向的產業模式自我判定。然而在地經濟之所以可貴,在於它對立於全球化壟斷資本,致力於創造相對於全球標準化的地方自主,相對於資本壟斷的多元價值、相對於資源集中的互惠共享。正因為如此,它非常依賴人們的反思與自覺,既是對農村社群所處社會位置的自覺,對發展主義的敏感,也是對地域環境的覺察,以及人們多方連結的協力與創意。當然,在此所言的在地是相對的、是流動的,它端看人們所選擇的生計模式而定。甚而,台灣社區營造團隊取法日本地域活化、德國南方的家庭手工坊,亦可視作基層社群的跨國團結協力。

3.小農復耕影片封面照

回過頭來,我們──致力於農村工作的群體,有必要從土地出發,延續傳統智慧,從互惠、共享、再分配與勞動交換經驗思索經濟的模式,面向多樣化的產業模式與產銷連結,因此當我們投入社區工作之際,不妨偶而停下腳步,致於於創造多元的在地經濟模式吧!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