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從空間與人、個人與群體間建立互動新平衡,連結理想的群居生活關係
發表時間 2023/10/30 10:54
登入

從空間與人、個人與群體間建立互動新平衡,連結理想的群居生活關係

0
閱讀人數:97

現任台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的王本壯,同時也是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的教授,長年透過建築專業投入教學與社造領域,關注生活居住空間與人的互動關係,常能在各種社造計畫評選現場見到其身影。近年致力於為社造領域建立更好的傳承機制,2022年學會創辦臺灣首本社造相關學術期刊《社區營造學報》,同年舉辦「亞太社造論壇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將累積三十年的臺灣社造經驗與周邊國家進行分享交流,今年除續辦國際論壇,學會計畫展開「建構鄉鎮層級社造願景藍圖」與推動成立「社造創生學院」,將社會教育系統做更有效地結合,為社造與創生人才培育機制建立更多元的可能性。

 

建築人視角出發:關注生活空間與人的相互影響

「我本身是學建築設計,從大學時期開始就會特別關注到空間環境對人與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對研究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學很有興趣。」王本壯談起,從1984-1985年求學期間,即展開了接觸社區工作的歷程,當年跟著老師執行臺北永康街、基隆的民眾參與行動,引領居民對自身居住環境有些思考。

畢業後到了美國德州奧斯汀唸書,相鄰的休士頓市中心有處「戲院區」,王本壯因而觀察到表演藝術讓周邊居民、店家間有更多密切的連結,如此透過地方產業特色強化社區生活的文化厚度讓他印象深刻,更深化他對空間特質與人的行爲、心理樣態如何互動影響的探究。回臺後,王本壯自1994年起投入社造相關推動,歷經從只有文建會主掌社造事務到逐漸擴散至其他部會的臺灣社造歷程演變,他曾擔任有十三個部會聯合參與的「六星計畫」協同計畫主持人,近三十年的臺灣社造相關的政策與規劃皆參與其中。

對社區營造運作方法學的演進觀察

向王本壯問起,近年從參與執行地方計畫或是協助信義房屋的「社區一家」計畫中,累積與觀察出什麼樣的社造設計方法學演進?他回應:「社區營造基本上需要『用心地去做』,沒有什麼特定的方法。」一直以來,都非常需要參與的人對於社區營造要有基礎的認識,其中也少不了公部門資源的支持,早期常見透過世界咖啡館、工作坊等形式來認識彼此,搜集在地一人一故事等生活史調查,來深入了解社區的人口結構與權力分配情形。

社區一家計畫決選會議(圖片提供:王本壯)

 

近三年多因疫情所致,社區活動與課程多以線上進行,王本壯描述,人們因而有了看與不看、交流與否等「選擇」自由,表面增加了參與方式,「但相較以往在現場直接面對面,數位形式的確是少了些從肢體語言展開的、更為細緻的情緒交流。」他也認同,從事社區工作對於現場情況的掌握有其必要,能當面觀察到居民表達或不表達的細微感受,理解沒有說出口的所想,有助於累積關係上的親近感,面對面的交流成為後續重要的行動基礎。

推展在地合作的關鍵核心:持續行動、深度關懷社區人口樣態

並不拘泥於特定方法學,但對社區特質樣態要有所深度認識的核心意識,相信推動地方事務的公私單位皆表認同,只不過行動起來,因各地涉及的人口網絡複雜程度不一,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王本壯因任教位於苗栗縣的國立聯合大學,曾參與協助苗栗十八鄉鎮的社區營造輔導計畫,較多社區經歷在北部,他提到曾協助三義某社區建立社造推動委員會,因受限僅有一兩個月的運作時間,而無法清楚凝聚在地共識,最終委員會的籌組流於形式。對比新竹縣竹東美之城社區與竹東藝術村的新舊社區融合計畫,王本壯與團隊透過兩週一次的工作坊,花上將近八個月累積良好共識基礎,讓社區逐步籌組社造推動委員會,自主建構運轉機制,美之城居民接手運作至今已逾二十年。

苑裡鎮社區願景工作坊(圖片提供:王本壯)

 

中介角色提供專業協力,互取所需為街區建構新平衡

社造工作裡的「中介角色」也是王本壯長期的研究主題,「社區居民間不見得是對等關係,也不一定彼此信任,推動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很需要一個中介的個人或組織,甚至是大家信得過的地方耆老或師生來擔任橋樑。」王本壯補充,臺灣自1987年解嚴後,當時有不少地方性非營利組織團體成立,早期即扮演了在地事務的中介角色,為社區居民與其他關係方建立起信任體系,成為支持前行的互動平衡。

有時在地所需的專業能力可透過中介角色的人員專長來達成需求,好比從2000年開始推動的「社區規劃師」,藉由具備景觀、建築設計背景的中介團體進行溝通並協助連結資源,進而實現環境改造。王本壯以在桃園市多處社區進行的「國科會綠色城鄉永續社區實驗計畫」為例,來自不同單位的計畫人員與社區規劃師進到社區,過程中並有周邊大賣場的園藝部人員到社區交流植栽知識,王本壯表示,多方人員以改善社區生活情境為共同目標,店家參與也能實際帶動相關銷售,更是落實了街區「互取所需」的新平衡關係,過程是基於各自對未來美好生活有所期待的想望來互取所需,而非純公益性的志願服務,反而能讓社區各方主動投入合作,且走得更為長久。

臺北市北區培力基地試營運(圖片提供:王本壯)

 

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的都會型社造啟發:自由與共同規範的和諧共存

臺灣有近八成人口居住在都會區,和日本類似,王本壯曾至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參訪,都市公園裡竟有如鄉野林地的遊樂場,進入玩耍沒有什麼限制,所有行為自負責任,「你可以有很多自由,但你的自由不要干擾到別人。」居民自主養成共同生活的群聚規範,從街道家具等公共設施的安排,能見到當地行政部門與專業人員的相互尊重,皆讓人感受到生活在都會型社區,個人與群體間對共同生活的認知及規範,從慢慢地互相打招呼建立友善連結,到建構出有默契的互動模式,進而逐步營造出理想生活的樣貌。

「社造素養」從小扎根

上述也道出王本壯期待臺灣的都會型社區營造能運作地更為完善,期許帶動大家一同理解:「在都市生活,有一種自由是:我可以有不參與的自由,但前提是該盡的責任義務需要承擔。」王本壯認為如此的認知可從「社造素養」培養起,和現代社會所談的公民素養一致,108課綱已編入相關的社群體驗活動,讓中小學孩童從學習場域體驗「分工的目的是為了合作」,潛移默化互相尊重、換位思考的同理心,從小即展開對好好生活的素養扎根:從微小的意識和群體行動中理解個人責任與界線,連結起理想的現代群居生活關係。

 

王本壯簡介:

長期參與臺灣社區營造工作,協助政府各級行政部門推動相關政策方案,並投入第一線社區營造實務培力的機制設計與執行運作。同時擔任企業與基金會社造專案執行小組召集人,致力於社會公益平臺的建構。

 

(本文採訪編輯/黃怜穎)

本文審稿:王本壯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