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染織石壁山下的彩虹--苗栗南庄東河社區
文/劉榮春;圖/劉榮春
發表時間 2009/06/03 22:30
登入

染織石壁山下的彩虹--苗栗南庄東河社區

0
閱讀人數:1118

撰文‧拍攝/劉榮春

「我真的很謝謝每位老師,讓我領悟到編織的技巧,說真心話,編這個還真累啊!我覺得每位編織的老師,都是編織國手!你們最棒了!」這是苗栗縣南庄鄉鹿場部落的楊仲萱小妹妹,2007年6月參加「瓦祿傳藝兒童文化夏令營--原住民傳統染織工藝培訓計畫」時,寫下的學習心得。從來沒有接觸原住民傳統染織的她,對泰雅祖先流傳下來的高超手藝與智慧,萌生無比的敬意。

 

舉辦「瓦祿傳藝兒童文化夏令營--原住民傳統染織工藝培訓計畫」的東河社區位於苗栗縣南庄鄉境內,是一個山地村落,最早為賽夏族人居住,稱此地為「瓦祿﹝walo﹞」,是蜜蜂及糖之意。東河社區原住民約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賽夏、泰雅兩族為大宗,兩族均有引以為傲的傳統染織工藝,曾經是婦女必備的技藝,但隨著時代變遷,染織技藝迅速凋零,出現斷層。

1953年出生的蓬萊村賽夏族人張秋琴說,家傳染織技術在她曾祖母之後,出現斷層,曾祖母用過的「地機」(傳統織布機)被祖母燒了。她嫁給客家人後,到工廠上班,養兒育女,為生活奔忙,2001年才抽空報名參加石壁染織工坊開辦的傳統染織培訓課程,五年來不曾間斷,技術日益精進,去年參加原住民編織比賽,拿下賽夏族織帶組比賽第一名。

「學織布是興趣,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傳承家族失傳的染織絕技。」張秋琴說,這行全靠手工,工錢與上班不能相比,她不敢奢望兒孫傳藝,平時在家編織創作,作品放家裡欣賞或贈送親友,也會編織手機袋送給子孫,只希望兒孫輩能夠知道祖先的榮耀。

 

推動東河社區染織工藝重生的關鍵人物,是石壁染織工坊負責人林淑莉。林淑莉本是台北人,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投入原住民編織的世界。林淑莉說,她就讀台北復興美工科高三畢業前,決定以原住民文物為畢業展主題。那年正逢南庄鄉向天湖舉辦賽夏族矮靈祭,她與社團伙伴專程到南庄向天湖朝聖,從此深深為原住民文化著迷。

林淑莉高職時學的是金工設計,本想從事相關工作,恰好大嫂尤瑪.達陸,為了傳承泰雅織布文化辭去公職,林淑莉受到激勵,決定在東河社區成立染織工坊。 1993年,林淑莉先到馬加文化園區跟耆老學織布,三年後回鄉在東河國小旁成立石壁部落工作室,推動社區營造與傳承傳統織布工藝的理念。

林淑莉的想法,受到東河國小前任校長陳招池的支持,在學校舉辦社區染織習藝活動,吸引不少社區婦女參與,重拾祖先的傳統編織技藝。2000年,林淑莉與先生,搬回石壁的老家蓋房子,成立石壁染織工坊,培訓學員、開放遊客預約體驗染織DIY課程,推廣原住民傳統編織工藝產業。

 

2006年4月,石壁染織工坊成立十周年,林淑莉鑒於工坊僅靠生產與製造,無法維持下去,為了增加收入,讓更多人了解傳統編織工藝文化,大手筆投資,將住家改為民宿,菜園改為植物園,保留既有的DIY體驗、深度技能研習課程,另增設染織植物園、工藝教室、展示間、自然農場,以及民宿設施。工坊一舉升級為染織工藝園區,多元的空間機能與課程,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到石壁部落,一窺東河原住民染織的風貌。

 

林淑莉說,多年來工坊培育成年學員,已經累積相當成果,為避免資源重複浪費,於是將培育目標轉移到社區小孩身上。原住民的染織技術,本來就是從小開始練習接觸,可是現在原住民的下一代,多數已不識染織為何物,更不了解祖先編織的成就。研習營課程設計目標除了啟發下一代編織入門基礎,認識社區產業文化,也希望能夠在學員中找到具潛力的人才,成為日後染織產業的班底。

學員第一堂課是參觀石壁染織工坊,繼而解說原住民文化、認識染色植物、了解傳統染織工序、學習薯榔染色、實作方巾與T恤。對傳統染織工藝有了基本概念後,開始進入織布教學。男生組及四年級女生學習織帶機,編織原住民頭飾、手環;五、六年級女生操作傳統地機,挑戰織布。這些學生年紀雖小,但領悟力高,幾位學員的操作與學習速度,比工坊成年學員還要快。

 

原住民編織手工藝品,長期以來受限於手工成本及單一商品的限制,無法承接大量訂單,工坊不能僅靠生產、製造來經營。石壁部落歷年來培養十餘位藝師,具備手織能力,但無法全數雇用,留在工坊上班的僅二、三人,平日導覽、整理環境、接待遊客樣樣要做,只能利用空檔織布,林淑莉對此大環境,頗感無奈。

 

儘管如此,林淑莉對未來仍保持樂觀,她認為,東河社區瓦祿文化節已經連續舉辦五年,工藝競賽與造勢活動,對於社區共識凝聚、產業群落相當有幫助,社區目前有四、五個編織工坊,瓦祿產業文化館啟用後,將成為社區產業文化對外銷售的服務平台,有助於東河社區特色產業的發展。

 

社區網站/苗栗縣南庄鄉東河社區
資料提供/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download附加檔案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