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泰雅族的身分認同之路
筆者於國小三年級時從臺中梨山轉學到平地念書。從國小到大學的求學過程中,只在社會課本上對原住民文化有片面的認識,但是在一般教育體制下,從未上過任何一堂與原住民相關的族語或文化課程,同儕對於原住民族群的認識有刻板印象,因此,我從小便對原住民族的身分產生迷惘,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是誰。
2016年我成為博屋瑪國小的代理教師,也恰好是臺中市博屋瑪國小實施民族實驗教育的第一年。博屋瑪的教育理念Atayal na balay , Kinya lyutu na Atayan(成為具有泰雅靈魂的真人),希望透過學校的正式課程,讓孩子習得自己的文化,在現今傳統原住民文化逐漸式微的情況下,博屋瑪國小的老師們致力於將泰雅族豐厚的文化底蘊融入課程中。由於泰雅文化課程沒有公定版的教材,課程內容都是透過教師們經過歷史文獻、田野調查和共同備課而產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並開始對自己的身分感到認同。
以口簧琴吹奏出泰雅文化與故事
在博屋瑪國小的泰雅文化課程中,其中一個主題課程是口簧琴。我是該主題的協同教師,學校邀請了耆老來教授口簧琴,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口簧琴文化的博大精深,並開始進行深入研究。第一次接觸到口簧琴是當學校邀請南投賽德克族的文化工作者Awi Tumun姜俊偉老師來教授口簧琴吹奏課程,我開始產生好奇,一支看似小小的口簧琴卻能發出多樣的聲音,且還分成竹片單簧琴和銅片單簧琴等不同類型,甚至還有能吹出音階的多簧琴,這激發了我對口簧琴的求知渴望。除了吹奏之外,同時對口簧琴的製作非常感興趣。因此,在Pilin Yapu校長的推薦下,拜訪了宜蘭的致力於傳承與推廣泰雅口簧琴的Yawi‧Nomin江明清牧師,向他學習口簧琴的製作方法。經過了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後,終於成功地製作出了讓部落耆老稱讚的口簧琴。為了更進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吹奏技巧,回到slamaw部落請教目前唯一能吹奏四簧琴泰雅古調的耆老Payas‧Temu楊德福,在吹奏後,耆老卻問了一句:「孩子,你在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這句話讓我深受震撼,也才意識到口簧琴的吹奏不僅僅是單純的發出聲音,更重要的是演奏者該如何透過樂器來傳達訊息。換言之,想要用口簧琴表達訊息,就必須深入了解泰雅文化。
銅片單簧與銅片四簧口簧琴(圖片提供:Temu Yehan)
建立有趣的學習方式
在研究過程中,也認識了其他對此主題有研究的人,包括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鄭光博、宜蘭金洋國小的Wilang‧Mawi韋文豪老師、南投魚池鄉青年翁子堯、花蓮Lahang‧Lowsing拉罕羅幸校長、梨山資給力樂團團長Yumin‧Hazi黃偉鋒等,與他們一起交流、分享、傳承口簧琴文化。除了提升自己的技巧,我也從中體會到口簧琴是泰雅族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只是一種娛樂用的樂器。
為了使具有挑戰性的口簧琴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輕鬆、有趣且具有成就感,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項技能。我們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適當地調整學習的內容和難度。例如,低年級的口簧琴教學課程中最主要是以認識與體驗為主,先了解泰雅族口簧琴的外型、種類形式、握持方式與為什麼會發出聲音,以自己族群為出發點,再認識臺灣其他原住民族群與世界其他族群的口簧琴文化,課程由淺入深、由近而遠;中年級口簧琴課程承接低年級的先備知識以外,主要是以讓學生了解吹奏口簧琴的含意與認識竹片口簧琴的製作;高年級口簧琴課程主要在於銅片口簧琴的實作與學習口簧琴舞。也會在教學前會蒐集各種口簧琴古調並深入了解其意義;記錄口簧琴耆老描述的歷史文化脈絡,透過曲式分析歸納整理出口簧琴的傳統古調與近代歌謠的差異,及互動性強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口簧琴的應用、演奏本質和技巧。
帶領學生至竹園採集竹材(圖片提供:Temu Yehan)
讓學生了解竹子的生長環境(圖片提供:Temu Yehan)
學生製作銅片口簧琴(圖片提供:Temu Yehan)
學生吹奏自己製作的銅片口簧琴(圖片提供:Temu Yehan)
下一步,文化推廣與傳承
口簧琴文化的教育不僅限於學校課堂,建議學校也可以與社區建立聯繫,並在舉辦活動時加入口簧琴表演或比賽。此外,學校還可以邀請耆老透過活動教授吹奏與製作口簧琴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和社區居民更深入地了解其內涵。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校學習,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並體驗,進一步將口簧琴文化重新融入泰雅族群的文化之中。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口簧琴這項傳統樂器,我持續努力提升它的知名度。除了透過粉絲頁等社群平台,每年還會舉辦或參與超過十場的口簧琴相關講座,並且在國小至大專院校以及部落大學,開設口簧琴製作與吹奏課程,透過這些管道,向公眾介紹口簧琴文化、演奏技巧、音色特點以及它在音樂中的重要地位。這樣的努力不僅有助於推廣口簧琴文化,也能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這種美妙的音樂。
此外,至112年為止,在博屋瑪國小已連續4年舉辦口簧琴大賽,並邀請有經驗的口簧琴文化傳承者擔任評審,向學生傳授演奏技巧和經驗,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和對口簧琴的熱愛度藉此吸引更多人關注和了解這種樂器。
如果口簧琴文化沒有正確的傳承與文化知識,口簧琴可能只會成為一個工藝品或樂器的刻板印象。泰雅族因經歷不同的政權改變,導致傳統使用口簧琴吹奏傳遞訊息的技藝逐漸消失。因此,保存口簧琴文化應該從小開始注重,期待未來可以讓口簧琴學習貫穿國中、高中與大學,使原住民族教育體制更加完善。透過教育讓孩子們了解和接受,就像是在孩子心中埋下文化的種子,透過教育的灌溉來使種子發芽茁壯,讓泰雅文化能夠永遠傳承下去。
作者簡介:
Temu Yehan楊振昇現職為臺中市和平區博屋瑪民族實驗學校文化指導員。幼時在梨山在口簧琴國寶Payas Temu楊德福老人家身邊,耳濡目染之下對口簧琴產生興趣,25歲遠赴宜蘭向Yawi‧Nomin江明清牧師習得口簧琴製作方法,數年的田野調查與文物研究,已可以製作泰雅族竹片單簧、銅片單簧至銅片八簧之口簧琴,與吹奏單簧至八簧的泰雅口簧琴古調,目前致力於研究與復振臺灣各族群之口簧琴,亦擔任各個泰雅族民族實驗學校泰雅族口簧琴課程講師。
本文審稿:比令‧亞布(Pilin Yapu)校長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