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地人?」、「你在研究漁村?」、「你靠什麼生活?」是石在工作隊(以下簡稱「石在」)常被問到的問題,似乎「返鄉繼承家業/創業」和「研究者」已是年輕人出沒在偏鄉小漁村的典型。但我們並非前述類別,石在的三位核心成員分別是文化工作者、藝術創作者和視覺設計師,過去各參與在不同的社會議題與行動中,是馬崗漁村的消逝危機啟動我們對社會參與的想像,促成團隊的成形。
以「特色敘事」累積與各方協作的默契
「浪」是臨海聚落忌憚的自然力,也是帶動資源循環的能量。馬崗居民自小內建潛水採集海物的膽識和迴避怪浪糾纏的智慧,身體力行的漁村技藝本該是民眾認識海洋的良好方式,但隨著漁業資源衰退、漁村人口外移,近年聚落土地也陸續被外人收購,珍貴的海洋文化正被時勢的浪逐漸淘空中。
2018年,馬崗居民向政府申請文化資產認定,希望能保存傳統石頭屋聚落的完整。我因曾有搶救文化資產的經驗,便邀請關注文化與生態的朋友到馬崗進行訪談、協助蒐集資料,但申請並不順利;居民轉而成立地方協會,以導覽自力推廣聚落特色,我也邀請從事創作與視覺設計的睦芸與衍良,共同將史料、漁村文物與老照片等,布置成適合一般人閱讀的地方小展。「展覽」和「導覽」對外提供了貼近聚落生活的資訊,對內則鼓勵居民重新看待日常生活中蘊藏的知識與力量。這階段,我們以「特色敘事」服務聚落裡外的需求,也從中累積與各方協作的默契。
2020年,《石石在在─我們的記憶/技藝》展覽之海女採集工具展示區,在居民無償提供的空間中開幕。(圖片提供:石在工作隊)
2020年,民間的文化自救行動,迎上疫情帶動的國內旅遊潮,居民紛紛開起海鮮小店,攔下過往瀏覽海景的過路客,聚落熱鬧異常。遊客多了,卻也驚擾在海蝕平臺上的豐富潮間帶生物,促使協會開辦生態培訓課程、辦理生態調查與導覽,透過海洋環境的資料建檔與知識教育,期待改善觀光行為對自然資源帶來的壓力。被浪捲入觀光圈的馬崗不再是化外之地,而是公車到得了的「地方」與「海洋教室」了!
原本倒塌的石牆被以水泥重新黏合,成了呼應地方風土特色的海味小店。(圖片提供:石在工作隊)
探討城市與地方的公共連結
協會自辦的導覽活動日益穩定,遊客的打卡照與心得文不斷替馬崗增色,石在的定位也從「地方特色」的宣傳,轉向探討更多「大於地方」的公共連結。2021年,一反藉展覽擦亮地方的常態,我們在臺北市精華區-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策劃「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展覽。展覽刻意隱匿「馬崗」二字,但運用各種從馬崗借來的文物、檔案、錄像,將「地方」分割成「觀景窗」、「檔案室」、「紀念品區」等區域。
觀景區以大布幕投影馬崗即時海景,成為觀眾看海的視覺,不同型態的椅子和物件圍繞布幕,代表不同角色看海的視角:露營椅和釣具是逐浪釣魚的釣客、沙灘椅是遊客,上有造訪馬崗的旅人日誌、皮質沙發是收購土地的地主和他們公開的開發願景。「檔案室」是一高聳的「黑盒子」,內部張貼東北角近四十年的報導、檔案,觀眾只能由小洞窺探內部資訊,如同居民在經歷每波衝擊時,面對資訊不透明、不得其門而入的感受。「紀念品區」是搬家場景,推車上置滿居民提供「最捨不得」的物件,象徵他們對家園的眷戀。
展場以開放式動線讓觀眾自由穿梭,藉此營造人們到地方旅行時的遊走探索,而龐大的資訊在展覽的梳理呈現之下,可以了解「地方性」的消逝或存續,往往來自「城市的需要」的因素影響,雙方若要能相互理解,則需要進一步的「介面營造」。
即時影像的海景布幕與椅子構成了觀景區。(圖片提供:石在工作隊)
高聳的檔案室內有各種資料,是東北角近四十年的變遷史。(圖片提供:石在工作隊)
紀念品區象徵消逝中的聚落生活,上方懸吊的牌子,記載地方的小寫歷史。(圖片提供:石在工作隊)
從產地到餐桌:增進理解的良好介面
2022年,石在帶著前階段的工作心得,和理念店家一起籌辦「馬崗四季饗宴」,邀請非導覽員或未經營海鮮小店的居民,以「一家一菜一故事」的餐宴,創造交流媒介。
餐宴規劃綜合海洋知識、採集技藝、當地食材,活動從聚落導覽出發,帶著遊客穿上草鞋與現役海女體驗在潮間帶漫步、認識採捕裝備及生物多樣性,接著在百年石頭屋的庭院中品嚐居民的私房料理。每道料理皆取自馬崗的季節性產物,居民輪番分享料理的家內分工:先生端來太太做的菜,並介紹食材是兒子的漁獲;媳婦說明公公和先生抓魚的季節性及相對應的料理;也有當過廚師的小孩將海女媽媽採集的石蚵炒成海味蛋,或以胡蘿蔔雕花替長輩的醃笠螺增添色調。活動尾聲,邀請大家再以馬崗漫遊App進行沉浸式體驗,讓參與民眾在手機App指引下自由地走讀漁村聚落變化。
穿插著地方、家常與創意的「四季饗宴」,打開居民與遊客接觸、自我表達的機會,遊客也從活動的感官體驗與居民介紹中,認識地方的真實與多樣。活動設計讓更多「敘事」與「參與」的可能性發生,也開放各方一起在觀光潮中創造出更多互動、深度認識「海」的可能性。
秋宴以馬崗物產「九孔」製作出「馬崗的石頭」一菜,傳達石頭屋的存廢議題,成了四季饗宴的創意料理。(料理製作:Mundane沒有靈魂的餐車、圖片提供:石在工作隊)
馬崗四季饗宴的夏宴在石頭屋中庭舉辦,由資深海女罔市向遊客講解料理食材採集的步驟。(圖片提供:石在工作隊)
牽起東北角聚落的互助交流
因為有地方協會與志工共同支撐著地方工作,石在得以善用「非在地」的自由度,著眼於「公共性」與「社會連結」的打造。在「浪」把馬崗打開後,「地方」不再是疆域明確的界線,我們無法預測浪會將漁村推往何處,但願意回到地方的紋理與脈絡,以「隨波逐流」的姿態,和居民共同推展不設限的在地行動、牽起東北角互助交流的聚落網絡。我們相信,透過介面營造來邀請更多人以「在場」填補「在地」的空缺、在載浮載沈的地方中不斷地埋下石頭,有一天,終將成路。
作者簡介:
石在工作隊-林奎妙,大學畢業後從事社運工作。2014年起,投注臺北機廠、漢本遺址、三井倉庫文資搶救行動。2018年認識馬崗後,開始思考海洋與陸地的差異、城市與漁村的關係。2020年與藝術創作者-何睦芸、視覺設計師-陳衍良共組「石在工作隊」,持續以「馬崗」作為共創行動基地。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本文審稿:向家弘老師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