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營造社區,社區營造:社會住宅與都市社造的觀察
文字:盛暐庭;圖:翁家德
發表時間 2020/04/29 17:00
登入

營造社區,社區營造:社會住宅與都市社造的觀察

0
閱讀人數:2907

萬丈高樓平地起,因應人民在城市中的居住需求,台灣各大都市中社會住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為許多青年置產前的中繼站。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已走過20個年頭,無論在鄉村與都市,陪伴大大小小的社區與社群成立茁壯。社宅的創新結合社造的經驗,已漸漸擦出繽紛的火花。由各地方政府的積極實際行動看來,以過去經驗結合社會創新,社會住宅中的社區感營造正在起飛。在此,希望以親身經歷與訪談,為這個多元發展的時代下個註腳:

 

社會住宅中的公共藝術

依照《文化藝術獎勵條例》第9條,社會住宅應編列住宅計畫興建經費的1%作為公共藝術使用。此一條文無意中為關注社會住宅議題的夥伴們開啟一道激勵人心的、未知的、具可塑性的大門。學者們紛紛開始建議,社宅中公共藝術應扮演居民參與媒介的角色,不再只是單純地擺放雕塑、做牆面裝飾。像是:《台北藝居公共住宅公共藝術計畫》,以藝術行動、駐地創作、永久設置為三大主題,整合五處較早開發的社會住宅基地,開響了北市社宅公共藝術的第一炮。讓創作不再只是創作,而是連結人群、開啟互動的契機。

 

青年創新回饋計畫

而所有計畫都得由居民參與開始,台北較大型的社會住宅,如:松山健康公宅,實行「青年創新回饋計畫」,透過免抽簽入住平價住宅的方式,吸引年輕族群提出社區增能方案,徵選入住、回饋鄰里、帶動社區活化。根據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的公告,青年創新計畫的目標為促進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使社宅與周邊社區良善連結與探討社宅與周邊環境使用議題。由此可見,縱使社宅住民看似單純的「公共設施使用者」,政府單位亦持開放角度看待此一類型的社區,樂見由下而上的社區組織與良善的鄰里關係在此形成。小型、實驗性質的青創行動從此在社宅住戶間慢慢展開。

 

圖:興隆公宅辦理公共藝術活動

 

社宅社區感營造小撇步

了解目前北市社會住宅的相關創新行動之後,筆者訪問到了OURs都市改革組織成員翁家德,他一路觀察台北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實際接觸藝術家及居民,我們歸納出社會住宅實施社區營造的幾個實際層面的注意事項,供各位社區工作夥伴們參考:

1.低門檻的社區行動
無論是在傳統的社區發展協會或者新興的社會住宅,社區行動(藝術工作坊、培力課程等等)千萬不要太「高級」。深奧的理論讓人望之卻步,美味的食物卻總是能吸引到人們。單純的端午節一家一粽、或者各國料理品嚐會,就能使上平時忙於工作的住戶們願意帶著孩子出現。

 

2.居民會走、社區感要有

流動率是目前社會住宅居住型態最大的挑戰之一,以現有的社宅形式,居民往往住三到五年就會離開,使得社區感難以維持。如何在流動率如此高的情況之下維持社區網絡,是每組社宅團隊面臨的課題。如今的解方為,住戶錯開時間搬家、並且成立社交媒體群組,以達到永續傳承。至於後續如何運作社區組織的成立與運行,還需密切觀察與培力。

 

3.與鄰近社群的關係建立
我們常常會說,社會住宅需要「去污名化」。周邊鄰里對於新的大樓、新的住戶,難免會抱有戒心與疏離感。青創計畫中最終極的目標,就是使社宅與周邊居民維持良好的關係。說起來容易,但是需時間與人才長期累積使用價值(Use value),提供場地、釋出善意,每一滴積累都無比重要。

 

此時,總體社宅品牌的維護也會成為民主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同都市中既有的各種地緣社區組織,我們要重新建構起水泥叢林中人與人的信任。

 

如今社會住宅的政策多以「硬體先行、軟體後補」的方式進行,實際上,台灣的社區活力與組織能力早已透過不斷的競爭與練習立足於地方。當社會住宅議題降臨,不但考驗著政府的開放程度,也試驗著居民與計畫團隊的柔軟度。如今的公共藝術計畫、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乃至於物業管理,在一棟社宅理由不同的團隊負責,若是能達到有效的橫向溝通與對外窗口,將會對在地社區形成莫大的幫助。營造社區、社區營造,社會住宅中,如何以由上而下的策略激發由下而上的社區感,是都市中共同的課題。

圖:興建中的公共住宅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分享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公共住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