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異鄉的寄託與東協廣場的改變
劉念欣
發表時間 2017/09/10 21:00
登入

異鄉的寄託與東協廣場的改變

0
閱讀人數:2881

東協廣場在2016年正式更名,這個有點孰悉又陌生的地方就是臺中人都耳孰能詳的「第一廣場」,其前生是「臺中市公有第一市場」,因在1978年慘遭祝融,所以才決定於現址興建複合式商場大樓。大樓從1987年開工直到1991年完工歷時長達近五年之久。剛開幕的「第一廣場」在老臺中人的心中代表了那個年代的繁華,是當時年輕人購買流行配件的場所,地位等同於現在年輕人喜愛去的逢甲或一中商圈,但好景不長,他的沒落普遍追溯於市中心的轉移與1995年衛爾康等火災事件頻傳因素,一廣雖然興建不久但據傳因其消防安全不符合規範,造成安全上的隱憂,亦同時影響到商場後續的營運,此一連串的效應也重挫了當時的舊城區。

臺灣從1989年通過「十四項重要工程人力需求因應措施方案」開始引進國外勞動力進入臺灣就業市場,東南亞移工至此來臺工作人數逐年遞增,移工在工作之餘也在異鄉尋求下班後的生活寄託,位於臺中火車站旁的第一廣場商圈很自然的達到群聚效應成為中部移工聚會的主要地點,他們終於在當地人不願靠近的舊城區找到一處讓他們可以思念故鄉與交流生活資訊的平台,此一能量逐漸匯集,從周邊開始林立的東南亞異國料理可以觀察出這個區域的活動人口改變幅度,在2010年更在一廣二樓設立東南亞購物美食廣場,由此可見移工的消費能力與生活需求逐漸改變了這個區域的生活環境。

臺中中區匯集了各種針對不同議題發聲的社群團體,有關心移工團體的「1095」、關懷弱勢族群工作與教育的「角落微光」、為外國人士導覽地方的「TC Time Walk」、紀錄舊城故事的「大墩城聲」與連結社群針對城市街區提案的「街區實驗室」,他們憑藉著自身的專業與對地方的情感持續為這塊土地付出心力。1095是臺中在地的非政府組織,致力於搭建不同族裔人士的溝通與合作平台,希望能改善在臺外籍勞工的工作環境,過去曾辦理東南亞圖書館與小旅行、相關語言課程與社會參與式藝術行動,在2016年10月1095與街區實驗室共同策畫了「行動畢拉密」的活動,藉由綠川開蓋探討移工使用綠川加蓋廣場的活動習慣影響,透過中區社群一同討論城市空間的使用行為。

筆者有幸在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的參與式設計課程,針對一廣大樓空間活化再利用進行設計提案,從課程分析一廣移工組成結構將各族群細分成四國,分別是英語普及且擁有傢俱設計能量的菲律賓、出產知名咖啡豆的印尼、近年因竹籐等天然材料受大眾矚目的越南建築師Vo Trong Nghia與越南咖啡文化、享譽國際的設計之都‐泰國曼谷,從中歸納出各東南亞國家之特色轉化成空間的使用需求,發展出東南亞品牌銷售中心、東南亞咖啡館與東南亞城市轉運站等不同空間機能,其主要的目的並不只是讓一廣成為提供給臺灣人購買東南亞商品的百貨中心,而是將移工家鄉的驕傲透過商品的方式呈現在臺灣人的生活中,藉由東南亞品牌的形象改變臺灣人的價值觀,同時也期盼在異鄉打拼的人們能因家鄉的成功而感到驕傲進而改變大眾的既定印象。

課程透過多次與當地社群團體的討論,藉由提出東南亞咖啡、異國書籍與文創精品等空間提案為東協廣場的重塑形成擾動,引起一般大眾對東協廣場議題的關注。最後並在1095辦公室與經發局、綠川里里長、移工代表、當地社群組織、所有權人、投資者及一般民眾分享提案構想,藉由學界創意能量的注入期望能促成東協廣場的自主整建維護更新之契機。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綠川西街135號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