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社區公共藝術─土溝水牛精神
文/林文浹(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
發表時間 2009/04/10 22:28
登入

社區公共藝術─土溝水牛精神

0
閱讀人數:1818

作者∕林文浹(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

 

尋找在地記憶─水牛精神

水牛是傳統農村賴以耕作的助手,也是最倚靠的伙伴,台南縣後壁鄉的土溝農村,早年約有三百多頭水牛,如今卻僅存最後一頭水牛,該頭為居住在頂土溝老農民賴清秀飼養的。消失的水牛,如同凋零的老農。在「台南縣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推動農村文化營造同時,應用村民對水牛的共同記憶,將老水牛那勤奮、辛勞、無怨悔的精神,作為象徵純樸老農民的生活精神指標,塑造出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的形象,凝聚土溝村民認同感與社區意識,作為社區日後在動員行動上,展現出農村生命力的基礎。
 

水牛精神的擴散─公共藝術

協會從無到有的過程,引領居民開始對村庄內進行系列的環境營造,時間邁入第二年之時,協會幹部開始討論接下來的社區工作該如何進行。討論中有提到,環境的營造是持續的工作,但是對於營造手法部分應該要跳脫空間綠美化的單一思維。當時協會理事廖國雄(註一)因為採訪嘉義石雕家侯加福(註二),透過理念的傳達與溝通,邀請侯加福為社區打造一座水牛石雕,而這也是土溝村第一次邀請藝術家進駐村內。

土溝邀請藝術家進入現場創作,許多村民在那時候,大多抱著質疑、好奇的態度在看待。因為過去的生活經驗中,村庄內阿伯、阿姆與「藝術」是沒有任何的「機會」作接觸。協會長期以來運用水牛精神,醞釀、塑造地方感的作用下,引進石雕藝術家侯加福,藉此將水牛精神─這早已成為村內的意識形態,運用石雕的創作化為具體的藝術性作品。以下是侯加福創作過程中,與村民互動的心情敘述:

侯加福(2002):「庄內已沒落,年輕人往都市發展,難能可貴是一群年老?阿伯,握守他的田園,種什麼吃什麼,從無怨言,從來不離開田園,農村實在是沒落,若要有好的遠景,又擱離真遠,難怪真歹溝通。唯一辦法要身歷其境,去體驗,將自己置於其中,甲村民同心,卡會凍打造出大家心目中水牛?精神。雖然我心中有一把創作熱情?火,受大家與西北雨的洗禮,猶原澆不熄我燃燒之火。」

更可貴之處在創作之前,協會幹部與侯加福達成共識,希望創作的過程中,能鼓勵居民參與,藉由居民參與的過程讓作品與在地生活常識產生關係連結。侯加福(2002):「重點已經不是放在那顆石頭打的像不像土溝的水牛了,而是怎麼找尋一顆石頭開始。要找一顆石頭比打一顆石頭還要難得多,為什麼,因為就是要讓村民從石頭開始想像,開始觸摸,開始討論,石頭的生命就是這樣被建立起來的,我要的是這樣的過程。重點就是放在與村民互動過程,只有這樣的創作精神,才是我打這隻石水牛最大的目標。」

公共藝術的生產,一般的認知為公共工程建設下1%經費補助,委託、購買藝術家的雕塑、造形創作品,置放在公共空間內。但是在土溝村的公共藝術,是真實地在現場與居民做雙向的溝通、意見表達的方式完成。創作過程裡,村民對於水牛身影提供的看法與想像,侯加福也在水牛石雕上,回覆了在地村民期待的畫面呈現。侯加福(2006):「操作之前,國雄仔有特別要求我,如果有村民找我聊天,就要停下來和他們聊天;如果有人批評,叫我不要太在意,畢竟這些阿伯阿姆的一生中養了兩、三頭牛,心中都有牛的影子,所以沒辦法應付每個人的想法。重點是,要聽居民說的話,他們在講什麼、批評什麼」。說明這座石雕水牛,非以純公共藝術程序來定位了,而是具多層次、互動式的美感交錯的經驗模式下,所產生出來的藝術創作品。

黃坤益 (2007)(註三):「水牛石雕旁的白鷺鷥與小孩,都是現場與居民互動討論之後,所增加上去的畫面,原本白鷺鷥是要用另外一顆石頭雕刻放在水牛旁邊。所以,透過村民聊天與想像的對話,結合這些畫面於原本創作物品上,讓石雕創作不是只有雕出一種意象,讓水牛不只是水牛而已。」

土溝協會在村落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藝術作品就是在下土溝水牛公園的這座水牛雕像。雖然可以由最終的成品看到鄉土元素、看到居民關懷的痕跡,但不易從表面讀出來的是生產過程的種種故事,民視異言堂於2002年錄製的節目曾有記錄報導,但最精采的,還是到現場聽導覽的幹部親自解說。有空,到土溝走一趟吧!

註一:住在土溝無竹圍厝聚落的在地居民,也是本文章圖片提供者。
註二:嘉義人,目前駐村在土溝竹仔腳聚落的藝術小屋,連續三屆嘉義市石雕展票選首獎,素有「美猴王」之名譽。
註三:土溝凹仔聚落的居民,也是協會文史組組長。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