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社區就是一個百寶箱:以社區為師、向社區學習
文/蔡佩如
(新營社區大學講師)
發表時間 2011/04/01 18:24
登入

社區就是一個百寶箱:以社區為師、向社區學習

0
閱讀人數:934

【撰文/新營社區大學講師 蔡佩如】

 做為一個成人教育機構,社區大學之於我最特別,同時也是最引人之處便是扎根於社區,以社區為探索、學習及服務對象的特質。於是2006年投入新營社大的教學行列之後,身兼人類學研究者及社造工作者的我,便一直思索該如何結合所學,讓自己的課程與社區持續性的「發生關係」。在這種關係裡,課程既是一種中介,亦像一個平台。就如同讓散落的珍珠成串為美麗的項鍊,它一方面在將受到忽視,蒙塵已久的社區文化與資源系統化及結構化,然後以地方知識的面貌再現出來;另一方面則在帶領學員走進社區,先以outsider般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生長的土地、發掘這塊土地所孕生的文化與故事,再以insider的身份記錄、書寫社區、建構屬於社區的資料庫。

所以,上課不再僅僅是一種單面向,來自老師及書本端的知識輸出,生活在社區裡的每位學員都可以是知識的提供者;於是,眾聲喧嘩的對話取代了獨角戲與單口相聲;而課程的目的也不自限或滿足於個人的學習與成長,更重要的在集體性的生產與創造,並且能夠將其反饋給社區/社會。只是該如何將這樣的想法加以落實呢?目前大概調適出下列幾種方式:

(一)生活化的課程:取之於社區及在地文化的課程內容
開設以社大所服務的新營區或是台灣刻正發生、進行中的文化現象為題的課程,前者包括了「南瀛踏查日記」、「南瀛民間信仰小百科」、「拜拜好好玩」、「社區真趣味—新營走透透」、「東山文史踏查」等;後者則有「台灣廟會通」、「寶島文化遊覽團」等。從最日常、最貼近生活的人、事、物著手,啟發學員去發現它們的不平常與珍貴之處。

(二)田野即教室:透過田野調查開啟與社區之間的對話
既是以社區及在地文化為題,傳統的課室當然不可能是唯一的學習場域,深入社區、親炙在地文化才是不可或缺的要角。一般而言,每個課程至少都會有兩次以上的戶外參訪,以「拜拜好好玩」為例,每介紹完一個種類的神明,便會請認養該位神明的小組學員們聯絡、安排參訪位於新營,以該類神明為主祀對象的廟宇。過程中除近距離觀察廟宇的建築、神像、器物,並訪談廟方人員。而在「南瀛民間信仰小百科」及「台灣廟會通」的課程裡則以「社大進香團」的形式,參與「東山迎佛祖」及「大甲媽祖繞境」等宗教活動,讓學員們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見証、體會並了解台灣廟會的現況、意義及生命力。

田野即教室:透過田野調查開啟與社區之間的對話

(三)以學員為主體:營造學員表現的舞台
透過對話及分組解決問題的方式─像是為社區文化現況把脈、為社區文化所面臨的困境提供解決之道等,激發學員重思自己與社區間的關係。例如在談到文化節慶時,請學員們分組規劃理想中的「白河蓮花節」、「新營宗教文化節」、「鹽水蜂炮」…;在提及文化觀光的議題時則請小組成員們設計三天兩夜的文化旅遊行程;至於說到地方美食,則請每位學員帶來最具代表性的家鄉美食或伴手禮,在精采的介紹之後,除了美味的分享,地方美食大PK,當然更是少不了的重頭戲。

(四)共同創作:共構地方文史資料庫及描繪社區地圖
「工欲善其事,並先利其器」,在深入社區之前,必先透過「如何成為田調達人」、「認識社區的N種方法」、「如何繪製社區地圖」等課程讓學員對如何進入、記錄及書寫社區有基本的認識。也因而學員們進入社區經常展現出令人欣喜的田野調查能力,透過口述史的記述及相機、DV的鏡頭等,他們為社區留下了珍貴且難得的文字與影像等多元紀錄的資料,而這些學員們全成了建構地方文史資料庫的生力軍。

俗語說:「近廟輕神」,意謂最日常,與我們最接近的人事物往往最受到我們的輕忽,然而只要我們能換個角度,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事物,都可能成為最有意思的寶物。當社區成為一個百寶箱,社區的迷人風韻將自然散發,學員們將不用再禮失求諸野,因為他們都是社區文化的最佳挖寶者和代言人;至於教學者則將可更充分的體會「教學相長」的美好滋味;而社大呢,將更接近,成為名符其實的「在地知識的殿堂」!

田野調查正是學習開放我們的感官,重新了解日常與我們最接近卻往往最容易被人們輕忽的人、事、物。

 

相關連結: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南瀛網路社區大學電子報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