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志願者、志願服務,是青年世代很熱門的一個現象,而在現代化社會中,也成為許多人投入公共議題、關心世界的一種方式。一般對於志工的想像與定義,多半是提供自己的時間、金錢、勞力、專業,義務的參與某些公益活動或事物。接受服務或參與的組織,不需要花費人力成本,即可大量運用這樣的資源,而參與的志工,也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去理解與關注更多議題,用自己工作或課業以外的時間、精神在協助他人上。
看似很合邏輯的關係上,卻限縮了所謂的志工或是參與者的能量,也讓組織侷限在將志工視為免費人力資源的層次中,並非不好,但這樣的概念可以更大,也能更有影響力。從組織來看,來參與的志工來自各行各業,有不同的專長背景,也有不同的資源,如何加以引導與應用,而不只是填補組織日常人力的空缺。從志工來看,單純的付出是一種快樂,但是如何從中學習與成長,具備更多的觀點,去改變自己的生活與態度。
以立國際服務看見志工與在地社區的需求,將組織的社區工作與志工結合,並盡可能的去發揮雙方的效益,並將這樣的橋樑工作變成一門可以經營的生意。簡單來說,社區工作過往依賴捐款或是政府補助,接著聘用專業的工作者去深耕社區進行發展,然而不論是捐款還是政府補助,其資源跟經費都有限制,往往只能聘僱少量的專業工作者,去應付大量的日常工作,以立將門檻較低的社區工作獨立出來,提供給能參與的日常大眾,進而減少專業工作者的負擔。參與的大眾,在過程中也不再只是付出自己的資源,而是能夠學習不同的視野,進而做出改變,讓自己的生命歷程也更正面。
做為資源稀少的社區,以立不從中獲取利潤,並協助社區找到外界資源進行發展與改造,但社區也需回饋並提供換取資源的機制: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是面對土地與生命的態度,分享給志工。而志工透過繳費,其費用除了支付參與過程中的日常開銷如吃飯住宿,也是透過這樣的費用來得到以立的服務與社區的回饋。
以立的服務除了專業工作人員在行程與計劃上的安排,也包括引導與帶領志工,提供志工更多的想像和思考機會,並將社區的回饋轉化給志工,使志工能夠學習在地社區的態度。
舉例來說,以立的工作人員帶領志工盡到社區協助弱勢家庭建設房屋,在探勘社區、在地溝通上由以立進行,而這樣的人事成本就會反映在志工收費上。工作人員同時將這樣的建設工作搭配在地文化或是社區認識設計成一個行程產品,接著販售給志工,社區雖然可以得到房屋這個資源,但也需回饋與承諾:在地的文化導覽、介紹、讓志工進入社區加以理解、共同建設。而志工購買的產品除了可以直接參與建設工作,也能藉由以立的帶領下認識這個社區,和社區共同工作完成任務,進一步去學習社區觀點。過程中以立工作人員除了安排照顧其生活起居,也會透過討論與分享會來引導志工具備不同的想法,並作為中介的角色來理解當地。最重要的是,透過行程的安排和設計,把各種不同的知識與價值傳遞給志工,像是在志工餐飲上,安排公益餐廳、安心食材或是傳達零廚餘的概念,讓志工能夠學習如何珍惜資源,並判斷在飲食上如何挑選對自己以及對社會、對地球友善的餐廳。
而在社區專案或計劃本身,也需將部分內容獨立出來,設計成符合志工能夠參與的,例如勞動性的農業工作或是建設工作,或是比較日常性的家訪、探勘、關懷等。簡而言之,志工參與社區事務,在參與計劃或是專案本身,能夠實際投入自己的勞力、時間、觀察、陪伴、探訪,進一步協助專案的目標達成,也能透過數天的行程安排,去認識專案以外的價值如文化、生活。
這樣的模式,創造出三方獲利的局面,社區得到實際的協助與發展資源,以立獲得利潤與營收,志工獲得參與社區工作的機會與改變自我的契機。而作為消費者的志工,在這個循環中,往往其需求是最難拿捏與理解。每一位志工參與的動機不盡相同,以立需要在行程安排上不斷刺激志工的想法與觀察,並回應每個志工不同的動機與期待,並能夠透過領隊或工作人員的解釋與教育,一方面讓志工友善的面對社區,符合在地需求的完成任務,一方面讓志工從一般人,銳變成願意付出與分享、甚至改變生活與改變世界的種子。
所以看似簡單的獲利,其實隱藏許多概念與專業,包括以立和社區的溝通,如何讓社區能夠友善面對外界志工、信任以立的帶領,進而願意和志工合作、彼此認識與分享,同時以立需要設計可以符合大眾的專案與行程,讓進入門檻降到最低。在志工方面,以立要能夠具備多元且彈性的帶領特質,去和各種不同類型的志工溝通,又能夠將好的價值與正面的想法傳達給志工,最後更能鼓勵與促使志工投入更多自己的時間、資源、專業在社區當中。最簡單的概念,就是付費的志工,能否在參與完成之後,覺得自己被改變、被感動、被教導很多新的思維和論述,進而覺得這個產品值得自己花錢購買。
在這樣的經營方式下,以立操作了柬埔寨、緬甸、內蒙古、雲南、印度、泰國、尼泊爾、台東、花蓮等計劃,每個計劃都依據當地社區的考量,設計出符合在地人民需求的專案,協助其社區發展,並依照專案的特殊性、在地社區(如國家)的文化特色去吸引不同興趣的人報名參與。
像是柬埔寨專案內容是實際協助在地村民建設房屋、廁所,主軸為扶貧自立,並協助帶領當地學生認識吳哥文化,行程安排也放入非常多國際NGO參訪與認識。內蒙古專案聚焦在植樹造林、防止沙漠化,以環保議題為主要概念。尼泊爾計劃透過在地Homestay的參與,搭配樸門生態的生活理念介紹、有機農法的學習,以友善土地、生活體驗為基礎。
而回到台灣本土,在台東計劃則是和在地組織孩子的書屋合作,使用生態建築的方式來協助進行建設,並配合在地進行有機農業工作。建設本身讓組織可以有好的空間來妥善照顧台東的弱勢孩童,生態建築的技術則讓書屋照顧的青年可以學到一技之長,進而有穩定的工作,農業工作則協助書屋自給自足。不論是生態建築或是有機農業,也都能讓志工學習到不同的技術、想法、觀點,並進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讓生活與生命和土地更加連結。
從海外到本土,以立用這樣的經營理念與方式,把在地社區和志工串連起來,雖然彼此的生活差異、文化差異、觀念差異非常大,但以立的角色讓雙方可以在過程中互取所需、互相學習、彼此分享。但一個組織的生存,往往最終仍是取決於財務,以立仍須面對市場的競爭、市場的遊戲規則。營收、招生讓以立也需要在行銷、業務合作、財務規劃上具備相當程度的專業水平,甚至是更為創新、更為新穎的經營和操作。
而最重要的,回應最初的論述,志工付費這個觀點尚未被普遍接受,社會大眾對於志工付出勞力、時間之外還要付出金錢,往往會有難以接受的成見。是以,如何更廣泛的宣導與傳達以立的理念跟議題,把對的價值告訴更多人,一直是以立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