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老廟與老學校的共生營造
文/高傳棋;圖/高傳棋
(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


發表時間 2014/06/25 22:14
登入

老廟與老學校的共生營造

0
閱讀人數:1842

圖‧文/高傳棋(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

 

老廟與老學校的時空意涵


多年來,筆者利用古地圖並配合實際的田野調查,得知臺北老城區,乃至於臺灣晚近這3百年來漢人的開墾歷程,大致呈現出「港口、廟口、市街、學校、社區」等5個階段。

最初來臺的漢墾移民,多從大陸沿岸乘坐戎克船抵臺,選擇可停靠大船的碼頭上岸,再換乘小船延著流域拓墾。最初因考量隨時要再回大陸原鄉,所以大多會在上岸的河港或岸邊建立起在臺的最初住居點,在此經營船頭行,運送臺灣、大陸兩地居民日常生活上所需的互補性物質。

來此拓墾的先民們,等賺到第一桶金後,乘船再回到大陸原鄉,呼朋引伴,之後就有一些同血緣的宗親、或是同地緣的鄉親們,一起渡臺來此共同打拼。大夥為了免除思鄉之情與心靈上的寄託,所以在最初的河畔港口鄰近處,卜居選擇地勢較高處,開始興建所謂的宗親祠堂或信仰宗廟。日後再因人居逐年增多,所以在寺廟旁逐漸開設足以供給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類店鋪,最後發展成為今日所見之情況。臺灣各地,許多昔日漳泉籍先民所拓墾之地,在兩百年清治時期,大多呈現出「港口、廟口、市街」等三者為主體的空間發展模式。

以筆者家族世居3百多年的萬華地區而言,位於淡水河畔的三大昔日碼頭,各發展出相對應的老廟與老街,其中又以的料館口(今環河南路一帶)的艋舺啟天宮、新店頭街(今西園路)旁的龍山寺、大溪口街(今貴陽街)上的艋舺青山王宮、舊街與直興街一帶的新興宮媽祖廟等最具代表。直至1895年間,日本領臺時,為了快速了解、掌握臺灣本島的風俗民情與生活習慣,所以就在這所謂三者合而為一的傳統漢人街庄旁鄰近空地上,闢建所謂的現代化「學校」,並於既有的老街上成立「郵便局、派出所、街庄役場」等機構,以利教化、控制這個海外佔領不久的殖民地。所以為何今日的臺北,甚至臺灣各地,許多傳統市街聚落中,這3百年的發展下,其地方上最具規模的兩大建築物,就屬清代時期的「廟宇」、日治時期的「學校」為主。

 

1.1920年代龍山寺之前埕與附近之市街建築剪影(高傳棋提供)

 

老廟與老學校的共生營造


有鑑於此,筆者近年除了開此藉由探索臺北老城社區裡三百年來的時空發展模式,來探究今日現存於萬華、大同等舊城區內各傳統生活圈裡的老廟、老學校,其過往到今日所扮演的角色外,也更進一步去思索未來在即將面臨老年化社會來到之時,如何可以將此社區裡的兩大公共空間「廟宇、學校」予以共生接軌,讓地方擁有生活智慧與農務經驗的老人,可以到學校裡傳授本身所擁有的各項生活技能與生命教育;年輕學子們願意到社區老廟裡去聽阿公阿嬤述說過往地方故事,並藉由其學校裡所學的知識、科技或數位化技能,將此社區的各種有趣的歷史文化、地方經驗、庶民生活、老祖宗生活智慧等等予以記載、學習、傳承,甚至轉化成未來可以因應氣候異變下各種天災人禍的地方生存法則。總之分佈在全臺各地近年已面臨學生急遽減少的老學校,其未來的空間共生營造的想像,包括有:「學習傳承、老人看顧、社區醫療、有機菜園、防災救災、大喬木樹葬」,以此來達到每個老學校所對應的老廟之生活地域,都可以躍昇為「能量循環、自給自足、永續共生」的好祖先社區。

 

2.1920年代艋舺公學校(高傳棋提供)

 

回故鄉地方去實踐與深耕


筆者為了讓上述的理論與理想得以付諸實現,所以於2013年間向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申請了有關「臺北老城社區裡『老廟、老學校』共生營造之可能性-以南萬華(舊稱加蚋仔,雙園地區)楊聖廟與東園國小為實踐對象」的計畫,值得一提的是,此南萬華(加蚋仔)為筆者家族世居在此達3百多年的生活地域。

該計畫所要思索探討的課題包括有(1)臺北老城社區之時空發展歷程。(2)老城社區裡的傳統生活圈。(3)傳統生活圈裡老廟與老學校從過往至今所扮演之地方角色。(4)老廟與老學校共生交流與傳承之可能性。

 除藉由邀請近年在南萬華(加蚋仔)進行各項公私部門計劃的規劃公司、相關學者專家、社區規劃師、地方文史工作者、鄰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社團組織等,假借楊聖廟來召開相關的「老廟、老學校」如何去共生接軌的專家學者會議外。

也藉由以下的幾個具體操作來實踐,包括(1)邀請社區裡仍擁有務農生活經驗的地方長者,至東園國小裡教授學子農業技能,並藉由東園國小對面的保德公園綠地,來開闢簡易的「社區生活傳承農園」。(2)實驗性地將兩大批發市場每日所製造出的部分生鮮廚餘、丟棄物或垃圾,予以在上述社區生活傳承農園裡作有機環保堆肥處理。(3)邀請東園國小有興趣的師生,至楊聖廟裡參與上述專家會議,甚至利用課堂外之閒暇時間來老廟裡,作相關的地方時空發展史、生活經驗史、東園街上傳統產業或老店舖的經營史、耆老生命史的訪談與數位化。(4)調繪並印製東園街生活時空地圖。

此計畫的進行,除了上述所言集合專家集體知識與在地居民生活智慧,來思索出未來臺北市社區營造的另一嶄新途徑外。也期待可以活化再生傳統生活圈裡「廟宇、學校」兩大空間資源,使兩者得以雙向接軌之永續共生營造與地方生活經驗傳承。甚至思索因應未來全球氣候異變下,傳統生活圈如何得以提高自給自足率,如何傳承過往歷史文化與生存法則,藉此來渡過各種極端氣候事件所帶來之天災人禍。

此外,有鑑此計畫主持人的家族為世居南萬華加蚋仔庄的在地人,至今已逾10多代、3百多年。所以本計畫結束後,將以此計畫所得的一些專家建議、社區操作經驗與SOP等內容,繼續在此作深耕的串連與發酵,並永續地逐年實踐下去。

 

 3.1936年加蚋公學校(東園國小)農事課

 

 4.2012年間,除艋舺境內的社福團體於農曆年節前後進行社區踩街外,萬華區境內最老的學校「老松國小」也由校長帶領全校師生,走出校園外進行踩街活動(高傳棋攝)

 

5. 南萬華加蚋仔楊聖廟剪影(高傳棋攝)

 

keyword文章關鍵字: 文化 艋舺 學校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