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身土不二的交流療癒場─1/2自然農場
發表時間 2015/06/30 00:32
登入

身土不二的交流療癒場─1/2自然農場

0
閱讀人數:1709

新港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徐家瑋

新港文教基金會青年義工  曾紹華

 

新港除了中心聚落,外圍大多都是耕地,而「1/2自然農場」就座落在新港靜謐的東南一隅,遠離人口群聚的核心,不受人為汙染默默的成長著。最早有一群新港文教基金會農作組的十來位義工,在新港鄉公所後方的一塊地自種自食,也越來越多義工重視食得健康,導致原本的田地不敷使用,基金會的前任張董事長,將家中一部分的土地提供出來給基金會種自然米、種菜,做為推廣自然農法及友善耕作的場域,希望能帶動更多人一起參與,在民國一百年開始運作。

 

而「1/2」為什麼是「1/2」?農場成立之初,招募義工幫基金會種菜,大家都充滿熱忱,只要有需要義工都會願意幫忙,但義工二師兄(陳朝江)擔心,每天澆水灌溉、拔草、除蟲……等重複性的動作,只要時間一久大家總會倦怠,有一個理由需要幫忙,卻怕有一百個藉口可以推拖,久而久之農場可能會荒廢;因此提議栽種的作物,產量一半屬於義工、一半供基金會做使用,在義工們的投票下定名為「1/2自然農場」。1/2其實就是種義工參與、永續經營的精神,由基金會提供場域、由義工付出勞力、由土地給予收穫。基金會一直以來都在推廣環境關懷、友善土地,而這群義工正因為認同這個理念,來為這個理想而付出,從一開始挑戰無化肥、無農藥,使用天然堆肥的種植方式,到如今一切已步上軌道。

由地主張媽媽親自教孩子們採收地瓜葉

 

清早晨曦初上,若到農場,時不時可以看見義工照料著他(她)們的作物,或拔草、或灌溉、或施肥、或除蟲,皆來自義工們對土地的熱愛、對環境的感恩,堅決採用最自然的方式寶愛著這些作物與這片土地,義工們取走屬於他們的作物,剩下的則交由工作隊載往新港客廳旁販售,哪天若起了個早,不妨前往新港客廳外瞧瞧這些「尚天然」的作物,自種的菜雖然比不上市場上的漂亮,但慢慢咀嚼另有一番純淨的氣息;傍晚夕陽斜下,午後的燥熱逐漸散去,此時到農場,會見到一群義工正在閒話家常,也許是分享著種植作物的心得、或者是生活中的大小事、抑或是天南地北的聊著,姑且先擺脫喧囂和煩惱,浸潤在蟲鳴鳥叫中洗滌心靈吧!我想「1/2自然農場」對於義工而言不僅是實踐理念的地方,更是一個交流互動的場域。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是個越來越受關注的議題,而對土地、對環境的關懷新港文教基金會更是不遺餘力的推動,透過「1/2自然農場」能帶動更多的民眾來關注、了解相關議題。嘉義縣為農業大縣,富含許多別具特色的人文與自然生態,卻因現代社會的急速發展,許多人不認識養育自己的這片土地,為使更多人對環境產生認同,不僅侷限在新港文教基金會義工,因此推出了【身土不二-向傳統農村學習】活動,「身土不二」說的其實是一個人本身和所處的環境,這兩者是無法分開,是息息相關的,希望社會大眾參與環境教育的學習,藉由親自體驗傳統農法的稻米插秧、蔬菜栽培、挑水灌溉、堆肥製作、作物收割等過程;透過餐桌上的小旅行,從產地到餐桌,從採收到料理來了解友善耕作的方法,理解環境和食材的關係、認識我們和土地的連結,親手栽種的作物是真實的、親手採收的作物是感動的;感受過土地的溫度,才知道上天的恩惠,體驗過農村的辛勞,才知道先人的貢獻,透過向土地、向環境、向農村學習,了解我們對土地該肩負的責任,進而尊重人與人之間、人和社會之間、人和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每一個存在之間的關係。

結合國小畢業學童體驗早期扛水灑耕作,象徵著下一個階段要更有肩膀「負責任」

 

多年來,新港文教基金會致力於關懷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1/2自然農場」就是理念實踐的具體化。朝一個更健康、更宏觀的方向,建構我們跟土地相處的關係,自然農法就是秉持著一種理想,每個人立足於土地,一切遵循著大自然規則的演替,人只要順應自然、照顧好環境,土地肯定會回報你:好的空氣、好的水、好的土,還有好的食物。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應該清楚明白自己的定位,能夠活著,應該感恩環境給與的一切;對於土地,人沒有所有權,只能共享,「1/2自然農場」所採用的耕作方式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靠勞力和陽光、土地、水,種出的作物照顧了自己的健康,也保障了土地的安全。百年後再把健康的土地交付我們的後代,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代代永續相傳。

親自採收落花生體驗,向傳統農夫學習

download附加檔案
keyword文章關鍵字: 農業 農村體驗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