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會推動與社區有關之計畫
「終身學習」與「學習型社區」
發表時間 2009/05/26 20:19
登入

「終身學習」與「學習型社區」

0
閱讀人數:1833

★「學習社會」與「終身學習」

學習社會的教育理念是結合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成人教育理念而形成的。而學習社會的觀念,最早開始於1968 年哈欽斯(R.M.Hutchins) 出版的新書「學習社會」中,提出以尊重人性出發,闡揚學習社會理念,主張反省當時的教育制度及社會典章制度,每個人均可在透過博雅教育,使社會每個人都能分享學習資源並融入學習環境,以完成自我改造與自我實現。

在臺灣的終身學習政策始於1984年,由楊國賜首先有系統地在《社教雙月刊創刊號》中引介終身學習的觀念。此後,終身學習與終身教育的觀念在國內逐漸引起較多的討論,直到1994年,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將推展終身教育列入重要議題,而行政院教改會並於1996年的第三期諮議報告書中,確立終身教育為未來教育改革的核心。1998年教育部定為「終身學習年」,發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明確宣示: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陳茂祥,2004)

 ★「終身學習」的目標

「終身學習」不同於傳統學校教育,它沒有開始與結束的時間,而是個人有意安排與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強烈反對教育和學習的工具性價值觀,學習機會越超越年齡、性別、職業和地位,讓學習者普遍共享。最重要的,它強調激發學習者去進行不斷的學習。因此,「終身學習」的目標如下:

  1. 在個人的層次上,它需要幫助個人的發展。
  2. 在經濟層面上,它要能發展、創新、提昇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
  3. 在社會進步的層面上,它要能強化民主素養、開展社區生活、促進社會融合。(陳錦煌,2003)

 ★「學習型社區」與「社區學習」

所謂「學習型社區」初步定義為:一個可透過學習方法達到自給自足的社區。這種學習不只是課堂上的學習,而是活到老學到老的過程 ;跨越學校的圍牆,家庭及社區均是學習的範圍;能整合社區中官方及民間的學習資源,提供一個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社區終身學習體系。

「社區學習」其積極性的定義應該是:多少個人或團體正為解決社區難題而學習。從消極被動、滿足個人成就的學習,轉換成積極主動,解決社區難題的學習,才是真正的「社區學習」,這樣的社區才可以是學習型社區,也是讓社區達到自給自足的根本方法。(陳錦煌,2003)

 

 以上內容摘錄/參考自下列著作與資料:

  1. 《學校資源與社區終身學習之研究》,陳茂祥(朝陽大學通識中心主任),2004年
  2. 《文建會網站學院case智庫─社區總體營造‧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陳錦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10月出版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學習型社區 終身學習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