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一日幸福體驗  白雞山莊的新生活魅力
文/
謝宜潔;圖/謝宜潔
(臺北縣社區營造中心)
發表時間 2011/02/15 21:57
登入

一日幸福體驗 白雞山莊的新生活魅力

0
閱讀人數:1297

【撰文.攝影/ 臺北縣社區營造中心 謝宜潔】


告別悲情 白雞山莊居民攜手築夢

白雞山莊位於臺北縣三峽鎮目前社區有260戶約600人,筆者第一次來到白雞山莊便從社區住戶吳教官的歡迎歌中,感受到社區的恬然自得與精神奕奕。沿著小山坡漫步前行,沿路上草木芊芊,各式各樣的花兒點綴,加以蝴蝶翩翩、圍繞成群,很難想像過去的白雞山莊曾歷經過坡地崩塌、土石流災變的創傷,而造成了社區內呈現許多荒廢的空地及閒置空間錯落之情景。但這些困境看在「台灣藝術生活化教育學會」理事長亦是在地藝術家的賴唐鴉老師眼裡,卻是社區發展過程的一項助力。

社區內居住多位藝術家會共同舉辦聯展,推廣藝術生活化的居家生活品質。參訪途中,聽著白雞山莊朋友興奮的訴說著一次又一次賦予社區閒置空間新生命的努力過程,68-379號的這棟建築經過社區義工兩天努力的整頓,重新命名的8379將成為未來社區營造的基地,今年母親節社區更首次在這裡開辦活動;中央公園則是進入社區必經的一塊荒地,目前已有熱心的住戶種植數十株杜鵑,未來更希望能配合白雞山莊生態規劃成螢火蟲生長、棲息的平台。



白雞山莊社區住戶栽培適合本地生態生長的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吸引來的斑蝶



社區將閒置空間清掃後,未來將作為未來社區營造基地的「8379」

來到家庭美術館前的廣場,成群的斑蝶馬上吸引所有人目光,但這些蝴蝶原本只屬於附近山區,經賴唐鴉老師的社區環境改造計劃推廣下,社區朋友開始在閒置空地、社區道路兩旁及自宅庭院中栽培適合本地生態生長的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使得白雞山莊成為群蝶飛舞的美麗山城與生態教室。

另外,空地前良心攤的設置及附近所開闢的社區「開心農場」亦是去年白雞山莊環境改造計畫中的一環,透過集體參與有機栽種的樂趣體驗,不但強化了居民之間的互助合作關係及低碳樂活的環保概念,居民所種植的作物收成後,更可將多餘的作物捐贈「良心攤」,讓其他社區朋友以便宜價格購買;這樣的機制除了讓白雞山莊朋友從彼此共享中凝聚社區意識,良心攤的所得更公開地回饋給社區,用於辦理各項社區活動。



社區利用荒地開闢的「開心農場」



白雞家庭美術館前的「良心攤」

慢活的藝術

走馬看花地參觀不如實際去體驗及感受,因此社區遂辦理的一天行程的體現生活新魅力見學交流活動,帶領來自各社區經營管理種子人才,跟著白雞山莊的社區朋友兵分三路,進入他們的樂活小天地!



謬老師教大家如何利用廢油自製環保肥皂及清潔劑



社區朋友-秀靜為大家導覽自己如何利用自然農法經營菜園

被分到環保肥皂組的我,一開始還傻傻的以為當天就能帶片肥皂回家,但謬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讓我們了解廢油與鹼所產生的活性界面能帶走油汙等小常識,另外,謬老師更強調油、鹼與油汙彼此之間應給予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產生變化,用不一樣的時間來使用環保清潔劑將會有不一樣的成效;為此,我才體悟到社區所提倡的「慢活」觀念,其實並不是每件事都要牛步化,而是追求一種人與自然物質之間互動的時間平衡感。

體驗活動結束後,社區熱情地端出開心農場所種植的有機蔬菜做成佳餚來款待所有參與見學的學員們,賴唐鴉老師更教大家利用白雞山莊裡的竹子簡易地做出具美學氛圍的竹籤。到了下午,更是一連串生活美學的體驗;我們一路參訪了社區朋友以自然農法經營成自家菜園的生態平衡之美、感受到社區綠美化後的環境氛圍之美、見識到了白雞山莊如何利用大型廢墟建物作為藝術展演場所的創意之美。



廢墟美術館一隅所呈現的美景



「游牧與繁生」展覽後由鐵雕藝術家林明修所留下的作品

在一整天的見學參訪後,其實不難發現社區不僅利用生態與藝術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與社區氛圍,創意更讓藝術、生態與生活緊密地連結;這正是賴唐鴉老師當初成立臺灣藝術生活化教育學會所提倡的理念:「希望透過各種活動、行動,讓社區居民明白藝術、生活、生態、自然其實都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

將社區劣勢轉換成社區優勢

臺北三峽的白雞山莊仍是一個正在營造中的社區,從一開始只有幾個人跌跌撞撞,希望把夢想中的生活概念傳遞出去,到如今已漸漸累積了志工團隊及種子人才,一起為生態環境及藝術作努力,正是從一次又一次的活動經驗與檢討中,慢慢組構出社區組織的分工模式與社區參與的規模;又此一過程中社區雖曾遇到了環境及空間閒置等困境,卻又因釐清了土地產權等問題,加上運用一些巧思及創意,原本為社區所頭痛的閒置空間,改頭換面變成了社區發展中體現生活藝術及環保概念的瑰寶地。

在體現生活新魅力見學交流活動最後的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白雞路68-173號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