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不用文字記錄的交趾剪黏藝術村—新港板頭社區
文/陳曉蓓;圖/陳曉蓓(板陶窯交趾剪粘工藝園區)
發表時間 2010/09/16 14:03
登入

不用文字記錄的交趾剪黏藝術村—新港板頭社區

0
閱讀人數:2620

【撰文.攝影/板陶窯交趾剪粘工藝園區 陳曉蓓】


聽過剪黏交趾陶嗎!?下次經過廟宇時,不妨抬頭觀賞廟簷的裝飾,上頭的裝置藝術,就是剪黏與交趾陶的作品。百年傳統工藝—剪黏&交趾陶,在嘉義縣新港鄉已流傳許久。早期,因為泉州派的交趾陶及剪黏藝師洪坤福來台修建新港奉天宮,因而將此技藝傳承下來。而新港板陶窯理事長陳忠正所學之泉州派,正是包含剪黏與交趾陶兩種技法的門派。

早期在嘉義縣新港鄉謀生不容易,所以陳忠正師傅於16歲就離開家鄉到宜蘭跟隨林在興老師學習剪黏與交趾陶手藝,在學成返鄉後覺得應將這傳統工藝在故鄉發揚,並讓年輕一輩不要像他一樣離開家鄉辛苦謀生,所以在與村民討論後,決定以交趾陶及、剪黏工藝改造板頭社區。雖然社區逐漸老年化,但是也因為長輩們的豐富經驗與深刻記憶,而成為歷史重建與社區更新的重點軍師。



板頭厝車站早期是許多人外出謀生、上學的重要驛站

早期新港的板頭厝五分車站,除了載貨也載客,是當時許多人外出謀生、上學的重要驛站,在四、五十年代曾經風光一時,後因糖業沒落,終究是走入歷史。於是集結社區眾人之力西元2008依原貌重建,再度喚醒村民們的共同記憶,是板頭村民心中不可被抹煞的重要回憶,記錄了過去的點點滴滴,成為新舊世代更迭的一個見證。

欣賞完板頭車站裡頭的文物古蹟,走出剪票口,佇立在一旁的是板頭社區的交趾大地圖。由交趾陶代替傳統的文字圖形,將板頭社區各景點清楚標示,讓遊客們一眼就清楚,景點的所在地。



板頭村交趾大地圖,以剪黏及交趾陶技法創作半立體的地圖,從這幅工藝地圖中就可看出板頭村特色。

過了十字路口,前方的鐵道上,由板陶窯理事長陳忠正所製作的牛群,常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每隻牛身上的圖騰都不一樣,設計的理念也各有其故事,例如:水色的大牛,名叫蛻變,象徵板頭村從傳統的農村蛻變成充滿藝術氣息的社區;跟在蛻變身後的小牛,是一個跨國的藝術結合,身上批著富有中國藝術的青花瓷圖騰,背上批著日本風格的藍染布,特殊的創意手法,讓人驚嘆不已;咖啡色底,拼貼出苦楝花的圖紋,創造出小型的苦楝花裝飾;苦楝花身後的小牛,身著鮮明的牡丹花衣,搭配純樸的牛小孩,襯托出另一番清新氣息!



在嘉南平原下,繽紛的剪黏藝術牛,除了呈現農村特色也表現在地的工藝文化。

圍牆上塗鴉!不是常見的噴漆藝術,而是道地的傳統藝術加上後現代巧思,所製成的圍牆藝術裝飾。有了淘氣小孩以及花朵的點綴,嘉南大圳堤邊不再是雜草叢生的邊緣地帶。抓魚、騎腳踏車追逐…等,兒時玩樂的畫面,讓人不禁會心一笑,也勾起無限的快樂美好回憶。還有枕木上的交趾模型,紀錄了歷史的演變與發展,淺顯易懂的圖形,解釋先民來台開墾以及後代子孫為了找回記憶中的火車,發揮創意所製作的路上跑火車。


 
嘉南大圳旁的牆面述說著農村孩提時光

陳理事長與在地藝師們,在社區一些閒置空間融入工藝,像是在原先嚴肅的水泥堤防,創作了全台最大的原鄉四季剪黏壁畫;在一戶舊鐵道旁的圍牆上,創作了養羊人家的故事,利用交趾剪黏工藝生動活潑的描繪當時情景,總讓路過的遊客們會心一笑。還有在廟口旁製作糖果的工廠,結合牛的素材,創作出糖果牛的牆面作品。


 
全台最大的交趾剪黏藝術大壁畫拼貼出的四季苦楝花,既壯觀又不失典雅,栩栩如生的作品


 
廟口旁製作糖果的工廠,結合牛的素材,創作出糖果牛的牆面作品

全台最大的堤防大壁畫,在新港!由剪黏手法拼貼出的四季苦楝花,既壯觀又不失典雅,落成典禮後,吸引大批人潮前來觀賞!吸晴的大壁畫,除了描繪苦楝花四季的變化—春花、夏葉、秋果與冬枝,也加入了豐富的生態造景,栩栩如生的作品,讓眾人讚嘆連連!也為剪黏界開拓新視野!

新港板頭社區,因為開始進行社區營造,從農業時代轉變成創新的藝術社區。社區的藝師們認真規劃,努力執行,讓整個社區迅速發展,也打響了社區的名氣!源源不斷的遊客群,更是板頭村奮發向上的最佳動力。讓自己的家鄉,發揚光大,也讓大家都知道有一個這麼棒的世外陶花園!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板頭村45號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