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中林社區的「好所在」~廢棄豬圈的春天
文/楊秀如;圖/楊秀如(嘉義縣大林鎮中林社區)
發表時間 2010/07/08 15:34
登入

中林社區的「好所在」~廢棄豬圈的春天

0
閱讀人數:1214

【撰文.攝影/嘉義縣大林鎮中林社區 楊秀如】

中林里位於嘉義縣大林鎮的中南部,北臨三和里,西接平林里,南連上林里,東臨三和里、過溪里、中坑里。中林里對外主要的道路只有縣道嘉102線,順著嘉102線往北走,是通往大林鎮上及聯結省道台1線的路,也是平常居民對外購買民生用品最常走的路;而順著嘉102線往東,當地人稱為東勢頂路,可通往三和里的林仔頭、林仔前等聚落,也可通往梅山。平日中林聚落的馬路上車輛是不多的,自從南華大學在東南邊的中坑里設校後,村裡也跟著熱鬧起來,因為來往學校及大林街上中林是必經之路,尤其一到上下學時間,車輛川流不息,穿梭在村落小路上,要到夜晚才會趨於平靜。



再造豬圈風華-嘉義大林鎮中林社區大朋友、小朋友志工們

中林社區位於嘉義縣大林鎮中林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地區,文化刺激貧乏。家長忙於農事,對小朋友雖關愛但欠缺指導學習的方法。經濟較佳的家庭,孩子大都上補習班安親班常常太專注於孩子自己的學業,而被社會上的排名與期待束縛;經濟較弱勢的家庭,卻又忙於家庭生計,無法兼顧孩子的學習而放任孩子看電視、打電動或騎車到處閒逛,常滋事或作出一些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

由社區居民游永慶先生發起,林繼輝理事長的支持,帶領一群社區志工,希望藉由社區總體營造,營造社區良好的學習環境。帶大小朋友社區服務,藉由社區參與學習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世、應對進退禮節,讓孩子明白作人作事的道理,並擁有一顆為社會服務的心,發展多元的興趣與專長。



由楊老師帶領著小朋友在「泡茶間」閱讀

九十九年是我們投入社區營造的第五年,參與九十五年社區營造點「一場找記憶遊戲」的啟發,我們開始覺得「印象中林」的迫切性,延續第一年「心園」、「記憶邑」的美好營造過程,第二年我們打造了社區第三處好所在「泡茶間」,第三年在文化貧瘠的小地方誕生了「圖書館」及「楓香庭」,這一系列的營造過程,屬於舊時的記憶圖像越來越顯清晰。就是現在!我們將以自己的生活視野,描繪社區生活的故事。

廢棄豬圈的春天「泡茶間」

我家後院有一個豬圈,二十年前一群喜歡在豬圈前廣場玩耍、寫字的孩子們,有一天碰面了。大家聊著聊著不知不覺的彷彿乘著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從前,
「我很懷念,仿效歐陽修的母親教大家在沙子上寫字的那段日子。」
「想起在這裡野炊,採青菜,煮飯、炒菜的日子,真叫人難忘。」
「我們總是喜歡玩大人的獵槍,想像自己是神槍手,還將小鳥從樹上打下來。」
「我們還把豬圈裡的豬當馬騎,摔得全身都是豬糞。」
「在豬圈前的稻草堆裡玩捉迷藏,既隱密又暖和。」
「焢窯烤番薯,香甜可口的番薯,真是人間美味!」
「我們還把床板架起來當球桌,打起桌球來可是有模有樣呢!」
「我們能不能再將童年找回來?」

於是誕生了豬圈前廣場「泡茶間」的構想,並向文化局申請經費,用「點工購料」的方式,由社區義工來幫忙改造。義工們將豬圈前廣場變成一座公園,有菜圃、花園、生態池、休閒桌椅、大石頭、草皮、大沙坑等。大家又在大草皮上栽植了二棵大樹,休閒桌椅上搭了一個棚架,種植絲瓜、百香果等點綴,大石頭、大沙坑更是小朋友最愛的遊戲空間。



 「泡茶間」瓜棚下--書香茶會

清晨,踩著柔軟的綠地毯,看著充滿生機的生態池裡,躺著一片片的蓮葉、一朵朵嬌柔的蓮花,聽著清脆婉轉的鳥鳴聲,大地甦醒,好似在對我微笑揮揮手打招呼,迎接一天美好的開始。日暮時分,年老的夫妻,由另一半推著輪椅,在蓮花池畔賞魚;阿公阿嬤陪著小孫子在沙坑裡扮家家酒,在草地上追逐玩耍,含飴弄孫,畫面既溫馨又感人。

夜闌人靜,躺在大石頭上,欣賞夜色,時而月明星稀,時而月暗星繁,時而黑漆漆的一片,偶而飛來一閃一閃的螢火蟲飛舞著,真叫人驚艷!每晚的精湛演出,又夾雜著寧靜的浪漫,真是一大心靈的饗宴。

廢棄豬圈的春天「社區圖書館」

豬圈前的廣場「泡茶間」落成典禮,社區特別辦理寫生比賽,並展出社區的各種成果揭開序幕,頓時間,讓冷清的後院一夕間活絡起來。豬圈前的廣場儼然變成一座公園,與老舊的豬圈裡佈滿蜘蛛網,擺滿了腐壞的柴火,以及雜亂的古農具,成了強烈的對比。



社區圖書館興建中的鋼構

也許是應驗「一朵鮮花」的效應,讓我們思考下一個好所在「廢棄豬圈」,大家集思廣益,有人提議將豬舍改成下棋聊天的場所,有人希望將它變成社區另一個博物館,而我卻希望它是一個圖書館,因為中林社區離鄉鎮圖書館或文化中心有一段距離,加上很多孩子無人看顧成天無所事事騎車亂逛或滋事,甚至製造垃圾、破壞公物。如果有一個圖書館,提供大家閱讀、學習、自修,擴展社區居民的視野,何嘗不是件好事?

理想和實際總是有一段距離,面對各種困難的挑戰,都需一一的去嘗試與克服。後院提供土地讓社區使用,並非捐地,只能申請到少許經費稍做修整,可能三、五年後就會損毀需要不斷補強。我想這並非長久之計,況且書怕潮濕,簡陋的豬圈如何藏書?秉持著「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想法,與外子將平時省吃儉用存下來的積蓄拿出來蓋圖書館,人生總是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留下一些東西造福他人,才不會白來一遭。

現在,豬圈已成為一座社區圖書館,外子為了感念父親的栽培將它命名為「思親樓」,商請洪蘭教授協助捐贈樓下兒童圖書室裡的設備,如地板、書櫃、圖書等,並用洪蘭教授父親洪福增先生的名字命名為「洪福增先生紀念圖書館」,開放晚上、假日時間,並開設一些免費或酌收補助老師車馬費的一些學習活動。每天約有二十至七、八十人次來圖書館裡學習或閱讀。故事已開始,一直在進行...。



豬圈已成為一座社區圖書館命名為「思親樓」

在營造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意見紛云、無經費、志工的意願等等,我們總是秉持著「同村協力」的精神,在不斷的集思廣益、對話討論、分享當中一一的克服重重的障礙與困難,從經驗中學習再出發,看到社區的成長與進步,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領領略箇中的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成長的喜悅,寫在每個伙伴們的心中,寫在社區的歷史中,一直到永遠。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中林里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