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向左走?向右走?:地方傳統文化產業的轉型與迷惘
發表時間 2010/08/16 21:06
登入

向左走?向右走?:地方傳統文化產業的轉型與迷惘

1
閱讀人數:3115

什麼是地方產業?

地方產業的概念在台灣特別受到重視並不是太久遠的事情,因為為產業加上「地方」一詞,其實有著產業與地方緊密連結的關係與特性,以及這個特性特別受到注目的時代背景,若非如此,產業又何必冠上「地方」之名。例如新竹科學園區的廠商幾乎都以「國際公司」自居,或者至少當作目標,他們未必希望被稱為「新竹地區」的產業,怕被說小了,也不符合該產業自我的期許。他們也會有回饋地方的舉措,但更站在地方優勢者的角度看待地方。換句話說,他們其實是跨越地方的公司,無論在產品行銷上或工作者的心理上。

那麼,地方產業究竟是指哪些?我們可以在什麼範圍上談論?日本學者下平尾勳(1996)對「地方產業」的說明是:

地方產業是以食衣住等在地居民物質生活充足的必要性為母,活用民眾生活的智慧,以匠師的工藝提升與熟練技術為父,所形成的產業。

地方產業是從居民生活的必要性中誕生,從銷售產品到區域外以獲得收入的必要性中展開,有各式各樣,經過時代變遷與經濟淘汰而留存下來,扎根於地方的產業。

可見對日本而言,地方產業主要是支持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所需的各種產業,例如稻米、陶瓷餐具、成衣、毛巾、裝潢…等等的產業。然而,如同雲林的毛巾業者面對大陸貨品的傾銷一般,許多地方產業都因為失去世界競爭力而逐漸沒落、消失。這樣的地方產業有沒有另類發展的道路可以走?

什麼是地方傳統文化產業?

台灣在社區營造尚未推動之時,地方傳統文化雖然存在,但被視為文史工作者的癖好而已,與地方產業的關連性並不高。但是隨著1994年社區營造政策的提出,1995年文建會開始談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時,地方傳統文化與地方傳統產業的關係就可以被解釋為「地方傳統產業中有地方知識與文化意涵存在,運用這些文化內容可以重新創造具有文化傳達功能的新產業」。社區營造所提出的「人文地景產」的調查項目中,產業自然也成為重要的調查項目之一。

這種運用傳統文化發展新產業的想法在英國提出「創意產業」的政策獲得成果之後,已經逐漸普及於各國。馮久玲的「文化是好生意」或花建的「文化+創意=財富」「文化金礦」等書都一再地告訴我們,運用老文化可以創造賺錢的新生意。「傳統」在這裡不再代表落伍,而充滿了新希望。看看台北車站對面的「台灣故事館」就可以知道前一個時期的文化已經成為今天消費的理由,儘管那是重新拼貼出來的,已經失去原有在地的脈絡,但人們對於前一個時期的印象原本也記憶不多,因此得以在模糊的相互對焦下,得到朦朧的美感。

傳統往往是詮釋與撰造的結果,百年老店是傳統,國民黨統治台灣初期的眷村住宅已經有50年了也是傳統,隔壁老王的早餐店在經營10年後傳給兒子也是傳統,宜蘭的童玩藝術節已經舉辦好幾屆了,也是傳統。換句話說,如果人們珍惜與承襲,那就會成為傳統。

但是在文化產業已經提出11年,文化創意產業也已經提出4年的現在,討論地方傳統、文化產業的議題多數已經不是定義與概念的問題,而是地方、傳統、文化、產業等的深度如何發掘與呈現的研究問題與美學問題。

地方文化成為一種產業機會

地方文化與地方產業曾經被視為弱勢,在全球化的趨勢中被認為可以任其自滅。但是有全球化也有反全球化,甚至「全球在地化」的主張也指出正因為全球化的發展,地方文化成為對應全球化,找尋自我發展的重要路徑。

台灣也視這一波文化創意產業為產業轉型再造的機會,從政府帶頭投入,吸引業界與社會的關注,期待業界的觀念轉換。所以我們看見了「原鄉時尚」要將生活文化符號放到服飾、商品上;看見了「桐花衍生性商品」要將客家文化符號放進各種特產中;看見了「Old is New時尚故宮」要把中國文物轉換成時尚新商品…。換句話說,在文化創意產業的風潮下,文化已經成為創意來源、產業機會、商品化的對象。

在樂觀地估計文化再利用的創意可以帶來生意的同時,缺乏商業經驗的學者如筆者,並不易理解哪些文化創意會真正創造財富,因為就現在狀況而言,其成功與失敗的因素似乎與一般企業無異。我們也許看見一些比較有名的案例,但真實獲益狀況我們並不清楚。

在這種情形下談論地方產業、地方文化或文化產業,只能提出可能的方向而已。例如埔里酒廠從一個即將被關閉的酒廠轉型成為著名的觀光工廠,其實經歷了員工奮戰而總廠反對、藝術家美化廠區、開發紹興酒相關食品、在地策略聯盟、反動成為典範、地震快速復甦等等歷程。埔里酒廠的實例證實了以產業文化及藝術共同來營造產業觀光的可行性,於是地方文化被證實可以成為一種產業發展的機會。

產業轉型與工廠觀光化

當地方產業在市場競爭加劇,而且競爭優勢滑落之時,不免需要尋求轉型之道,其中道路之一就是轉型成為文化產業。從生產為主的產業,慢慢轉為文化加值產業,首先在觀念上需要突破。從專注於物品擴大到專注於人的感受,這個改變往往並不容易。對於「人」沒有抱持面對面理解興趣的產業,將很難轉型為文化服務的產業。

地方傳統產業的轉型,往往從物質生產進化到知識經濟、體驗經濟、美學經濟,甚至心靈經濟。在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13項目中,有一項國外文化創意產業少見的名稱,即是「創意生活產業」。依照經濟部工業局的定義,創意生活產業是「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的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體驗與高質美感之產業」。(陳昭義總編,2005)這個定義頗可做為地方傳統產業轉型文化加值產業的參考。

文化加值會表現在文化服務與文化商品的兩方面,從「創意生活產業」的角度來看,深度體驗是產業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體驗有服務體驗、場域體驗、活動體驗、商品體驗等四種類型。但地方傳統產業若要發展這四種體驗,就必須在服務設計、空間設計、活動設計與商品設計都有創意展現。對許多地方傳統產業而言,並不是一蹴可及。

台灣的經濟部工業局頒佈有「工廠兼營觀光服務作業要點」,其中對「觀光工廠」的條件規定是「需領有工廠登記證,可提供參觀的部分廠地、廠房、機械設備等設施供遊客觀光及休憩服務」。而觀光工廠的內容則為:
主要推動製造業兼營觀光服務並進行工廠觀光化輔導,將本島、離島地區具有獨特、產業歷史文化或碩果僅存,並有意願轉型升級的工廠,藉由整體再發展的設計規劃後,結合藝術文化、教育學習、觀光休閒等全方位的嶄新經營模式,協助製造業創新轉型,同時,運用整合行銷,傳達兼具製造、歷史文化、觀光休閒價值的活體工廠,塑造寓教於樂功能,滿足多元化觀光旅遊的市場需求。(觀光工廠網頁)

這裡面暗含著「工廠值得遊客參觀」「工廠吸引遊客參觀」的基本假設,也是生產工廠在面對國際生產基地位置競爭時可以採取的轉型策略之一。

謝碧枝(2000)認為企業轉型有兩個方向,其一是脫離本產業的事業轉型即是全面轉型,其二是不脫離本產業的轉型,包括產品轉型、市場轉型、水平/垂直轉型、經營型態轉型、多角化轉型等。對於台灣的許多地方產業而言,從生產事業走到服務產業,便需要做多方面的轉型,無論產業的文化服務或新的文化生品開發等都在考慮之列。

當傳統地方製造業要轉型成為觀光工廠時,部分參考張正錩(2005)的研究可以發現一些轉型所出現的特徵,包括造景與商品試圖與地方文化結合、產業知識與地方知識受到重視、物質背後的社群文化與價值觀受到注意、製作者與消費者的距離拉近、除了向外銷售也重視吸引顧客前來、本業與觀光業的比例產生漸變…等。觀光工廠的許多實例告訴我們,當產業警覺到不能不變時,其實他們有相當強而快速的學習能力。

向左走?向右走?

「文化金礦」一書的章節中指出「文化也是金礦」,以上海為例,2003年的環球嘉年華遊樂園30天的營業額超過1.3億元,顯現上海的消費能力不可小看,上海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還是在(世界大城中)一個中等偏下的水平上…(中略),人們對於文化消費的熱情空前高漲」「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吸引人才流、資金流、技術流的重要磁場」。(花建,2003a:387-389)
在另一本書「文化+創意=財富」中,花建提出了對中國文化產業的期待:
在中國進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文化產業也進入了雙向開放的新階段,我們不但要積極吸收國外的優秀的文化藝術,同時,也要積極把中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打到國際文化市場上去。(花建,2003b:155)

這些論述都代表中國大陸學界對文化產業的樂觀看法之一,似乎隨著沿海城市的富裕增加,文化消費也將增加,文化產業將會蓬勃發展,甚至輸出國外。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成長快速,資本累積增加,文化產業已經逐漸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隱然接軌。

另一方面,台灣在2002年由政府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首次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列為其中大項,目標是「從各個領域整合台灣的智慧與文化,融入創意與美學,應用於各產業的產品發展或生活品質中,做為帶動產業持續發展的新契機,使台灣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同步提升,同時吸引國外目光,爭取全球認同」(陳昭義總編,2005)這樣的論述方式在文化結合創意以創造產業財富的觀點上與花建的觀點相同,但擁有社區營造與地方文化產業10多年經驗的台灣,仍然強調在地生活的精神面與物質面的同步提升,而且特殊的台灣國際處境,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