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大學的社會實踐--以營造水沙連大學城為例
文/張力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發表時間 2016/11/01 19:48
登入

大學的社會實踐--以營造水沙連大學城為例

1
閱讀人數:3090

作者/張力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一、前言

      地方創新治理是全球化與政府改造的主旋律之一,也是當前世界各國都高度關注的重要公共管理課題。如何促進地方治理的前瞻發展,具備專業知識的大學,其實可扮演關鍵性協力角色。綜觀國際間,大學參與社會實踐的案例,如: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結合六所大學開設社會創新與實踐課程(容邵武,2015)。其次,山口大學設置「地域未來創生中心、山口學研究中心」作為連結地方與大學的窗口[1]。面對大學與地方協力治理的發展趨勢,臺灣高等教育主責單位與各大學間,也開始思考因應之道並陸續提出創新實驗計畫,如:科技部2013年「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2015年「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地方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以及教育部2015年「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等,皆鼓勵大學透過全校性的資源與制度整合,與地方基層社群共同創發新的協力治理模式。一則彰顯大學的公共性,同時藉由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過程,扮演地方創新治理發展的支持系統。其中,暨南大學即為一個實作經驗。在此,本文將以暨南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簡稱,暨大人社中心)自2013年迄今以來,積極與埔里地區的公共社群,協力合作推動的各項方案,期盼藉以營造出「水沙連大學城」的願景作經驗性分享,相關推動實務經驗如下所述。

二、從宜居城鎮到水沙連大學城的協力治理

      自2013年以來,暨南大學以暨大人社中心作為核心,開始整合校內研究、教學資源,形塑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氛圍,這個階段協力地方治理的經驗與操作模式,以下將針對五項行動計畫進行扼要介紹:

(一)宜居城鎮的轉型與發展

      暨大於2013年起,由學校教務長邀請校內人文、教育、管理與科技等四個學院,約20餘名教師,以及在地公共社團(如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大埔里地區觀光發展協會、大埔里@報等),共同規劃以「預約水沙連的春天:宜居城鎮的轉型與治理」為題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並獲科技部人文司三年經費補助。要言之,此項計畫的特色有四(江大樹、陳文學、張力亞,2014):

1、以人文社會科學為本,採跨學科整合途徑研究在地問題;

2、強調先參與、後研究的行動意識,藉以精確掌握問題;

3、從不同學科的視野進入田野,提出具體可行的治理策略;

4、以暨大作為平台,連結地方公共組織,共同行動與成長。

      為具體推動這項跨領域的整合型計畫,2013年5月暨大於人文學院下設「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簡稱人社中心),專責此項計畫執行工作。同時,採取「扎根駐點社區」、「水沙連區域公民審議論壇」兩項行動研究策略,從不同空間尺度,掌握在地公共問題的本質與脈絡[2]。

      首先,扎根駐點社區方面,基於:1、暨大教師與社區成員的互動程度;2、社區與暨大的合作經驗;3、社區組織的能動性與穩定性;4、社區與暨大的距離等四項原則,選定「桃米社區」、「籃城社區」,以及「仁愛鄉眉溪部落」,作為暨大開展駐點扎根的三個主要場域。駐點期間,由專任駐點人員的觀察、參與及行動,共同與社區組織探討社區內的「生態城鎮、社會關懷、綠色經濟、文化振興、公民參與」議題,進而排列議題的迫切性與重要性,嗣後再依據不同議題屬性,媒合暨大不同專業師生,開展跨專業、跨社群與跨社區的跨域協力模式。例如:在桃米社區陸續開展「桃米坑溪水質監測暨人才培育、從產地到餐桌的體驗設計、災害歷史調查與自主防災演習、親子繪本閱讀、低碳社區等行動研究;籃城社區則推動「籃城公田」計畫、參與「社區廚房」活動,探索「社區自主生產系統」與「在地照護系統」相互銜接的可能性;眉溪部落經由部落會議認肯,建置部落學習據點,並與在地居民推動各項議題實驗,如:提升部落導覽品質、眉溪咖啡故事採訪等,累積許多大學與社區協力合作的寶貴經驗。

      其次,水沙連區域公民審議論壇。2014年暨大人社中心與埔里公共社團共組一個非正式的公民審議論壇組織:「埔里研究會」。初期,暨大人社中心根據報章雜誌、民意調查以及徵詢意見領袖等方式,擇取「環境清潔、友善交通、共同工作空間」三項公共議題,各設定三至四場次的社群討論會。其中「環境清潔」議題,更與在地企業(Feeling18巧克力工坊)合作,推動「2014埔里鄰里街區環境清潔運動培力計畫」,將討論的意見轉化為改善方案。2015年,暨大人社中心則與埔里公共社團(大埔里文創協會、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協力合辦講座,針對「埔里文創產業人才培育及文創市集發展、埔里PM2.5空氣污染解決策略兩項問題,邀請不同專家學者、在地關心此項議題的民眾、商家,齊聚共同探討。其中,埔里PM2.5空污減量議題,暨大人社中心除定期參與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的志工會議,也與埔里在地社團共同舉辦「2015打造清氣ㄟ埔里─生態城鎮環境教育園遊會」、參與「埔里鎮公所空污防治委員會」、辦理「PM2.5南投地區空污防制宣導志工培訓工作坊」等活動。


圖上:2013-2015年埔里研究會,夜間開會情景。設計城鎮議題,邀請講者進行分享並做實際討論,共同構思可能的行動計畫。

(二)營造水沙連大學城

延續前揭「宜居城鎮的轉型與治理」之推動基礎,暨大2015年以單一社區、跨社區、埔里鎮等三項空間尺度作為行動研究空間,重新規劃一個「營造水沙連大學城:多層次公共性的跨域創新與實踐」的行動研究主題,向科技部申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第二期計畫。期盼從永續發展「三生一體」(生態、生產、生活,以及治理)的多元化政策面向出發,持續深化「桃米社區、籃城社區,以及眉溪部落」三個駐點社區的總體營造願景,也積極規劃跨社區與跨領域的公共議題網絡,與校內不同的專業系所教師,設計不同層次的公共議題行動方案,如:2015年與資管系合作申請行政院環保署委辦「PM2.5低階監測系統建置與志工培訓計畫」,協力南投縣政府執行2016年「學習型城市計畫」,與暨大土木系合作向水利署爭取2016年「烏溪中上游水環境與社會人文生態適宜性研究」、「105年度社區參與水源保育計畫(中部地區)」等,期盼藉由單一社區、跨社區、埔里鎮等三項空間尺度,與在地社群協力營造水沙連大學城作為實踐宜居城鎮願景的知識創新與行動平台。人社第二期計畫具體執行構想與行動研究方案,詳如表1。


表1、水沙連大學城多層次公共性的實踐議題、合作對象與行動方案
資料來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15。


圖上:在桃米社區,帶領不同課程的學生進入社區,與社區共同推動「親子繪本閱讀」、「參與式預算討論」、「老人訪視與木工技藝學習」。增加學生參與社區感,以及盤點社區潛在發展的課題。


圖上:籃城社區公田計畫,藉由協力穀笠合作社同學與暨大學生、社區農友,共同開展友善農作的共耕學習模式。

三、大學如何協力地方治理?暨大的實作經驗啟示

      自2013年以來,究竟暨大是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策略,讓大學協力地方治理可以從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以下將從三個面向說明:

(一)多層次公共性的創新與實踐(跨專業、跨部門、跨區域、跨社群)

      參與水沙連地區的地方治理過程,暨大深刻瞭解:當前公共政策議題的辨識、方案設計,必須具備跨專業的知識整合,才能真正洞悉問題點,並提出有效的行動方案。經過幾年摸索,以跨域合作概念,努力從「跨社區議題的對話平台」、「跨專業的駐點協力模式」與「跨社群的社會行動設計」多元的行動策略,孵育在地的公共社會力。此外,也同時深刻反省大學本身的「校內」體質,從組織面、課程面、教師面與學生面進行變革,推動「大學創新與實踐」。嗣後,更輔以生態、生產、生活,三生一體的架構,持續促進各面向的「地方參與及發展」,期能建構水沙連大學城的多尺度公共性的跨域實踐案例、操作機制與理論建構。

(二)建構教師社群與支持體系

      在繁忙的大學研究與教學場域之中,如何協助相關教師願意投入地方公共議題的行動研究與參與,支持系統的建構乃是重要課題。以下將從四個面向說明:

      首先,專責單位設置。正因前偕各項計畫推動大學協力地方治理成效已陸續於暨大顯現,經校務會議通過,遂將人文學院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自2016年8月正式改制為校一級研究中心,擔負:建構南投區域人文與自然環境、產業發展資料庫,扮演區域創新治理智庫角色,積極整合校內跨專業教師社群,累積大學與地方社群協力合作經驗,培育公共治理人才等工作任務。其中,在扮演區域創新治理智庫角色方面,2016年11月04日,結合南投縣政府、水沙連地區鄉鎮公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地方公共社團領袖,以及校內各學院,組成「水沙連區域合作推動委員會」,盤點在地需求與暨大協力合作各項議題。同時,整合校內跨專業教師社群、串連校內相關單位,瞭解不同計畫之間資源整合切入點,近期與通識教育中心共同推動R立方學程、與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合辦「教師專業知能學習」等,型塑校內跨單位、跨計畫協力合作、資源整合,共同參與地方治理的機制與氛圍。

      其次,「跨專業的教師社群營造」。暨大人社中心為了促進跨專業教師進行對話,並協助專任老師融入社區,眉溪團隊,在103-2學年度,由駐點博士後研究員主導,邀集人類學、民族學、觀光學、公共行政以及社會工作等教師,舉辦跨專業學術工作坊,討論眉溪觀光議題外,透過課程共同參訪、共同學習、共同成果發表的機制設計,塑造跨領域討論的氛圍。同樣模式也應用在桃米社區。申言之,期盼藉由駐點社區的跨專業教師社群營造,可提升不同專業系所教師參與社區工作的意願,也為同學型塑更優質的社區實作學習場域(江大樹、容邵武、陳文學、張力亞、蔡嘉信,2015:20)。

      第三,開發「以在地問題關懷」作為主軸的課程。陸續以通識教育中心為主,鼓勵專兼任老師以在地問題與發展特色為出發點,參與「綠色環保學程、生態城鄉學程、社會參與式課程,以及R立方學程」等課程開設。第四,建置「在地參與的誘因機制」,配合教務處與研發處法規調整,如:推動彈性學分採認方式、共時教學鐘點制度、彈性授課時間與第三學期制度、採學年制之教師授課時數計算、各系自由選修學分規定等,開創鼓勵教師勇於跨越大學教室邊界,帶領同學走入社區進行跨界的教學與行動研究。


表2、暨大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校內整合
資料來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15。

(三)大學社會責任與協力機制

      大學如何與在地社區、社群發展出夥伴關係?其角色定位到底為何?在暨大推動經驗中,我們深刻體會到,秉持陪伴與相互培力的態度,從社區柔性議題切入,是一個與社區發展夥伴關係最重要的基石。所謂陪伴與相互培力的態度是指,大學應當摒除以往專業知識者的本位主義,以身為地方發展的一份子作為基礎認知,走入社區(部落)學習與在地居民作朋友,共同探討在地問題,挖掘與認識在地默會知識,形成一種相互培力與學習的互動型態,方有助於雙方的社會資本累積。

      至於,柔性議題是比較不涉及短期利益、法規制度、權力分配或公共建設等議題。換句話說,一個原本與社區組織或成員不是那麼熟的團隊或個人,在進入社區初期,其實應該扮演著較為「社區(部落)內外資源或專業的轉介者」、「協助社區(部落)重新界定或發掘問題的引導者」,以及持續忠實扮演「促進社區(部落)發展的輔助者」的角色,與社區逐步建立信任關係。嗣後,待與社區之間具備一定信任度時,則可扮演「社區(部落)正確資訊的傳達者」的角色,轉介暨大或其他學校成員進入社區參與,一則提供在地的認識基礎資訊;另一開展新的社區議題,進而與社區持續性的相互成長(江大樹、容邵武、陳文學、張力亞、蔡嘉信,2015:19)。

四、結論

      誠如Gerard Delanty(2010:895)描述:高等教育在許多國家皆是社會公民身分的中心,大學承擔社會變遷的催化劑,不但追求文化目標,又可以在某種程度融入社會。再者,大學做為知識的載體,不僅要將其知識公共化,同時更可經由在地的實踐回過頭來檢視與補充知道的發展與傳播。綜上說明,過去幾年時間,暨大重新學習如何與在地公共社群共同型塑協力治理的合作模式,在2015年5月30日暨大人社中心一份調查資料中顯示(參見圖2):埔里鎮民十分肯定暨大的在地參與,不僅認為暨大是埔里發展不可或缺的參與者,更有相當高的比例認為暨大的參與能為埔里帶來正面影響。換言之,暨大這些年來的努力,確實相當程度獲得埔里居民的肯定與支持。

      暨大這幾年以水沙連區域作為行動研究場域,透過教務處作為整合平台,在校內逐步開創在地實踐的「服務、教學、研究」友善空間,同時以暨大人社中心在單一社區、跨社區、埔里全鎮等三項不同空間尺度的行動研究設計,以及通識教育中心為主體的在地問題關懷課程、學程設計,從多元途徑鼓勵教師們籌組各類教師專業社群,採跨專業團隊的陪伴的理念,一方面強化學校與地方的願景連結,共同啟動、醞釀、發掘、憧憬、規劃與執行各項行動研究議題,觸發在地公民與社群的公共性;另一方面經由在地參與協力網絡,積極反饋並影響大學治理模式之創新,培養大學師生更多的社會關懷及公共責任,形塑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氛圍,目前已累積一些成果。最後,筆者基於這些社會參與及行動研究的經驗省思,扼要提出下列三點開創大學協力地方治理應該關照的注意事項,作為後續學術研究與實務操作的討論素材:

1、大學引導型的地方協力治理:建構對話平台、連結政策社群、引領政府行動。

2、地方引導型的大學生態創新:行動研究、社參課程、協力平台、獎勵機制。

3、多層次公共性的創新與實踐:從理論到行動、從研究到課程,跨科際整合、跨部門協力、跨區域分享,大學師生與地方社群協力參與區域創新治理。

參考文獻:

江大樹、容邵武、陳文學、張力亞、蔡嘉信(2015.09)。邁向水沙連大學城:埔里的社區深耕與暨大人社中心的行動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4,頁4-22。

江大樹、陳文學、張力亞(2014.6)。大學引導型的地方協力治理:埔里宜居城鎮轉型案例分析。研習論壇月刊,162,頁14-29。

容邵武(2015),〈CityStudio:社區與官學的合作創新〉,《HISP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第16期,http://www.hisp.ntu.edu.tw/news/ epapers/26。

Delanty, Gerard. 2001. Challenging Knowledge: The University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Bu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Tropman, John E., John L. Erlich, and Jack Rothman. 2001. Tactics and Techniques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4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1] 「山口大學,地域未来創生センターは」,http://www.ext.yamaguchi-u.ac.jp/。檢索日期:2010/09/05。

[2] 在概念上,社區是嵌套的(nested),某一地理範圍的社區可能包含其他類型的社區,譬如單一社區內或許又可劃分為不同族群的社區(Tropman et al., 2001)。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大學 水沙連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