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從猴硐「好日子」看見社造之美
文/陳淑敏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表時間 2015/06/24 00:49
登入

從猴硐「好日子」看見社造之美

0
閱讀人數:1876

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陳淑敏

 

去年暑假因緣際會,帶了一群學習瑜伽、靜坐的青少年走訪一趟「猴硐~好日子」社區參訪活動。手上拿到的第一份宣介紹文宣,上頭的大標題便寫著「猴硐好日子」,內容是猴硐好日子地圖,從猴囡仔上學去的路線,到放學後尋訪礦工上工路線,或是騎著腳踏車漫遊,來聽聽猴硐在地人的兒時記憶,回味古早好日子。

 

從當地居民回顧過往繁榮的黑金歲月,除了懷念黃金時期的美好日子,更可以感受到居民們對在地未來發展的擔憂與期盼,共同的心願不外是讓因煤源枯竭,繁華不再,經濟蕭條的猴硐,能夠善用這兒的好山好水,現有的人文與生態資源,而再次光芒重生,讓家人不需遠走他鄉,就可在自己的家鄉安身立命,過著踏實幸福的「好日子」。

 

出嫁女兒心繫娘家發展,一頭栽進社造

2004年台北縣政府開始規劃「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進行礦業遺址原貌修復、環境整頓綠美化等工程,前廢棄營舍、整煤廠辦事處、倉庫及本坑礦工浴室、內寮仔陸續整修做為遊客中心、資訊館、願景館、礦工紀念館、地質生態館…,2010年7月24日舉辦一系列活動正式開園。當時一位礦工的女兒蔡淑惠,擔心觀光開發讓家鄉變了樣,決定回鄉,希望陪伴猴硐走出適合的方向。她說:猴硐是個迷人的地方,這裡的居民只有幾百人,都是退休的老礦工和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她知道有些人對發展觀光並不期待。蔡淑惠希望居民能瞭解,觀光是擋不住的,應該正面迎接它,並尋找出社區的定位,深怕故鄉成為九份第二。她希望透過歷史建物的在地導覽,向遊客解說礦工的生活點滴,希望來的遊客不只是走馬看花,而是能夠深入瞭解猴硐之美。

2009年淑惠認識了在空大教學劇場的陳淑慧老師,在她牽線之下接觸到從事社造的吳盈慧老師。這年她與社區伙伴舉辦了第一屆「關燈夜遊」活動。這次活動結合了在地資源,有幾個店家的小額捐款以及里長的支持,製作了活動旗幟和捐贈獎品,觀光局提供了活動場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令人感動的還有一位已70幾歲的阿伯,因知道經費有限,還欠缺旗桿,馬上上山砍竹子,就為了讓羅馬旗能順利製作。那天猴硐的路燈全關了,參與活動的人都戴上了資源回收的鮮奶盒製作的礦工燈,聽耆老們說故事、導覽解說。

猴硐國小聖誕晚會演出

 

2010年為了讓更多居民可以動起來,在吳盈慧等老師的協助下,向當時的文建會,提出小額補助的申請,透過2009年來到猴硐的駐村藝術家陳淑慧的指導,開始以劇場的方式說出社區及礦工的故事,讓居民凝聚共識,更透過市民筆記本的深度訪談,理解居民感受,並且以此為基礎,為猴硐整理出第一個社區故事書。也因第一屆「關燈夜遊」活動相當成功,獲得各界及觀光局的支持,有培力廠商的指導,開辦了導覽解說、地質、植物、動手DIY、烹飪等課程,後來還推出了猴硐媽媽廚房產品「煤時間飯糰」利用五縠米作成外表紫黑色,又養身的飯糰食品,長條型的飯糰外表,隱含著礦工過去忙碌的工作型態,以及黑色煤礦色彩的意義,結合了這些當地居民的生活經驗,除了能夠品嘗出媽媽們親手包揉的美味之外,更能吃得出他們對猴硐家鄉的特別情感。淑惠表示,雖然第二屆的關燈夜遊活動很熱鬧成功,參加人數大增,但在地居民的參與人數卻減少了,讓她覺得美中不足而帶點遺憾。根據新北市統計,2010年一月,猴硐的旅遊人數是五百人,十二月,已暴增到五萬人。

猴硐國小聖誕晚會演出2

 

2011年遊客都還集中在車站與貓村遊玩,於是透過大偶踩街的活動,想把遊客帶到平時較少人去的礦工宿舍,大偶是用回收紙和二手衣做成的人偶、面具。這次的活動,礦工耆老第一次在遊客面前,示範採礦。居民也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出社區故事,台詞來自居民的生活,每一句都是居民的心聲。不到一小時的演出,呈現地方四十多年的變化,除了台上勇敢面對觀眾的素人演員,背後還有許多默默幫忙的社區居民。淑惠提到,這次猴硐國小的學生也參與了劇場的演出,在排演期間,學生們都很期待排演的到來,表示因為參與演出讓生活變得很充實快樂,參與演出的70歲老人家也變得年輕有活動,這是意外也是最大的收穫。她也說藉由社區劇場的形態也讓居民瞭解,發展觀光對自己本身有多重要,不要只是公部門主導,而是由社區告訴公部門、告訴遊客,這是猴硐在地的故事。

猴硐國小聖誕晚會演出3

 

2012年的「關燈夜遊」在觀光局、文建會的小額補助之下,仍然很成功的舉辦,還有活動當天為了希望可以有冬至湯圓可以溫暖大家的胃,引發居民「石頭湯」(法國的故事)一人加一樣菜、食材到湯中的動人故事;也有已遠嫁至外縣市的女兒回來參與,並邀請了在外縣市的薩克斯風樂團友人來參與劇場的表演,讓這次的演出增添了些許華麗的色彩,還有濃郁的鄉親情感流動在彼此之間。

 

我認識蔡淑惠近7年的時間,她一直是充滿熱情有活力的人,在2010年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之際,她熱心參與社區的活動,也因此無暇顧及自己咖啡廳的生意而暫停營業。後來因她自己也需要收入生活,便開始專賣造型特殊的鳳梨酥,研發了口味特別的烏梅酥,烏梅酥烏黑的外皮是由墨魚製成,象徵石礦工們酸中帶甜的生活象徵。而礦工茶即為青草茶,是昔日父親入坑工作必帶的飲料,運用父親給的配方重新命名而成。此外她也找了設計師,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提出來跟設計師討論,於是又有了可愛又逗趣的T-shirt誕生!

 

另外,她邀請地方耆老仕紳、參與當地開採之老礦工,擔任各個景點解說與活動體驗的關主,配合專業導覽解說員,讓參與者透過體驗活動能夠更了解猴硐地區的金礦、煤礦文化。再加上愛貓的攝影人士的赴日比賽得獎作品的加持,促使遊客日漸增加,故需添購飲料設備與包裝機器增加店舖的經營品項,因而申貸了微型創業貸款,使她的『黑金客棧』更趨完善,以服務顧客與提昇經營績效。

 

猴硐生態教育園區的友善生活方式

2000年的象神颱風引發土石流災害,造成猴硐國小舊校區破壞與荒廢,2005年猴國小遷至新校區,舊校區閒置,雖失去了原有的教育功能,但這裡的自然生態卻更加豐富盎然。2011年8月「台灣農民組合協會」進駐,正式成立「猴硐生態教育園區」,結合在地社區,以「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為理念,在此規劃建置了社區圖書館、步道驛棧、共食廚房、野菜園、綠色工藝教室、土石流教育區等空間活化,實踐友善環境的栽種方式與生活體驗。

 

從台北車站搭電車到這,只需約五十分鐘的時程,園區是金字碑古道、大粗坑步道、小粗坑步道、後凹古道的行經之處,為了讓來往的朋友有一歇息休憩的地方,園區將社區圖書館賦予驛棧的想像。這有將近四十坪的的空間,包含了很多元的規劃,多樣性的種植作物讓都市人有機會脫離城市的喧囂,來到此地親身體驗農作生活。

 

為了結合在地社區與原本做為教育場所的校園,舊教室已規畫成立圖書館空間,成為知識交流與學習的基地。園區也希望能加強學生們對在地的認識,與猴硐國小共同推動「環境教育」課程,結合兩個校區資源,促進學校與社區更緊密的連結與發展。從「在地生活方式」進而發展屬於猴硐地區有特色的深度小旅遊,提倡用友善環境的方式重新對待腳下的土地。

 

猴硐的林木資源豐富,有定期修枝的木料,且鄰近北海岸,漂流木的來源也很豐富,海邊撿拾到的木料又多是珍貴的木材,發展有個人風格的「手作食器」重新賦予生命。另外園區也募集回收廢棄的棧板,將其轉變為展櫃與咖啡工作台,製作大門與烘培坊的屋頂等等。共食廚房,雖然不是專業的廚師,但卻有著社區媽媽、阿姨、園區伙伴的愛心,食材都是自己種的菜,更是天然而美味!

 

那次我帶隊參訪的青少年們心裡都有些省思與感動,讓他們有與平時大不同的生活體驗,特別是學生們平時都生活在都市的叢林中,升學壓力很大,少有機會與大自然接觸,特別安排了讓學生到溪邊撿拾垃圾做服務的活動,也感受到艷陽下,潔淨的溪水所帶來的清涼是極為美妙而珍貴的,加上難得享用到社區媽媽們用心與關愛煮出來的午餐,賦歸前還有貼心的伴手禮帶回做為紀念,溫暖了青少年很單純的心靈!

 

社造的精神創造更適合人居的「好日子~新生活方式」

去年為了寫猴硐的參訪文宣,淑惠給了我一段貼切的文字:歲月輕聲沉息在猴硐時光隧道中走著,像貓。小時候老愛往被窩裡鑽的小傢伙與從煤礦坑工作出來的父親一樣,妝了黑…。讓我想起了年少的一首歌「告別童年」~

 

時光像一隻溫柔的小貓,在指縫中悄悄逃跑
希望有一天從夢中醒來,不再是一個呆呆的小孩
小小的心靈能不能容下過往,大大的眼睛看不看得見未來
藍藍的天空變得更高更高,該走的路卻變得更長更長…

這很像一位在地女兒的心聲,也像是社造人可能有的心情,我們都希望能對讓我們成長的故鄉有些貢獻,一份感恩的心,但對於未知的未來,每個人只能盡了人事,百分之百去做,而後才能說我聽天命。社造之美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人與大地之間的連結,在彼此的尊重與愛中流動合作,共同成長。

 

因為第五屆的關燈夜遊的活動遇到了一些阻礙,社區內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像一整夜都關燈對有些人來說覺得不便。後來也因她在猴硐的店並未能順利的繼續經營,所以去年八月淑惠回到了台北的原本工作開始上班,對於未竟的社區願景她仍然抱持著希望,遇到假日時她仍然會回娘家,繼續陪伴大家一起做她最喜歡的導覽解說、參與共食廚房。在猴硐生活與活動的多數是老人和小孩,淑惠和其他社區遇到同樣的狀況,需要有更多年輕人來延續這份熱情,以行動力來帶動社區活力,繼續往前進。我想也需要為老人和小孩為主的成員結構,有更多的生活設想與適當的照顧,畢竟教養是從小做起的,而任誰將來也都會變老。

此外,像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說過的,猴硐有很多步道,適合作為發展步道志工的基地,長期跟生態旅遊結合,透過手作步道的方式回饋社區,對社區來說,可以帶來願意慢速深度體驗猴硐的遊客。步道、坑道、河道、鐵道、在狹長的猴硐聚落,架構人文與生態交會的空間。不需要太多的硬體建設,不用過度商業化的觀光。在在都可以看到社造精神已在猴硐紮根了,但還需要時間、更多的居民的參與投入,生命的長度有多長,就值得用多長的時間,共同創造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好地方,也許只是恢復它舊有的景觀,更加自然自在,人與人、土地之間更緊密的結合,視為一個完整的生命共同體。一個連社區自己都喜歡居住的地方,別人也會喜歡來到這裡的,大家的「好日子」會繼續不斷延伸下去…。

download附加檔案
keyword文章關鍵字: 社區劇場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