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生態、光纖、泥火山  羅山有機村因地制宜迎向國際
文/陳品潔;圖/陳品潔
發表時間 2009/10/28 16:50
登入

生態、光纖、泥火山 羅山有機村因地制宜迎向國際

0
閱讀人數:945

撰文.攝影/陳品潔


        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羅山社區從1993年開始試作有機稻米,2003年外銷日本, 2004年成為有機農示範村,2007年通過產銷履歷驗證,迄今已是聞名遐邇的有機村。環山如圍城環繞羅山社區,南北雙溪隔離流動水域,是有機米耕作的天然屏障,加上力行有機驗證的耕作方式,使得羅山有機米馳名海內外。不但米好吃,人情好濃厚,風景也美麗到不行。不過,這樣的好環境是怎麼維持的呢?

 
美輪美奐羅山村社區活動中心,原本是羅山國小,設有免費露營區。
相關資訊請洽花東縱谷管理處羅山遊客服務中心。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溫桂平說:「為什麼我們做有機?一般人以為農藥只會殘留農作物的表面,其實那只有1%,另外99%都滲到土中作物吸收。從噴藥的人噴了一天農藥就要掛三天點滴,可知道農藥對人體的傷害了。噴藥噴久了臉就會憔悴、眼凸、臉色氾黃,那人吃了這些噴藥的菜會怎麼樣?」溫理事長說認為「如果好觀念每個人都不去做,那大環境就會不好。」不過,他也提到社區共識很重要,要有社區共識,居民需要不斷地接受進步的觀念。如果一時沒有辦法接受,那就在社區會議上提出來討論、決議,再一起前進。沒有什麼撇步,就是用心去溝通。他發現「做有機」之後,羅山村整體發展得愈來愈好。

 
生態驛站是社造的產業,販售的手工特產,全部用天然古法製作,
還用不上防腐劑,且得到花蓮縣政府的食品驗證。

不過,照顧有機稻可是不簡單,除蟲不能噴藥,只能用掃帚在田中左掃右掃,或是噴米醋,費時、費工又費力。不過,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一些像是泥壺蜂、青蛙的天敵也陸續到位,稻子的蟲害減少很多。「豐富的生態有益蟲、有害虫,讓它們自己去平衡。」溫理事長說話的同時,鄧振鄉夫妻剛好在田裡噴米醋。兩老種了40年的稻子,後來因為兩個人開刀,決定讓兒子退伍後接棒。

但還是會到田裡幫忙。問兩夫婦從事有機農業是不是很辛苦?鄧太太說:「說『做有機』的就是不能灑藥,所以每天都要來看、鋤草。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到好。」 原來一塊稻田不但會賞人飯吃,而且還是串起家人濃濃情感的小秘方。溫桂平說:「有機是羅山最大的資產。」不過,光只有機米還不夠,而社區生活要緊扣「有機村」發展,包括作物、環境、思想,全村力行有機生活的運動。

 
一模泥火山豆腐,只有九塊豆腐,約需使用5台斤「十石」這個消失的黃豆老品種。
泥水需過濾加熱殺菌,才可當鹽滷使用。

近幾年來,羅山社區透過體驗農村、旅遊導覽,與許多遊客交流的經驗,村民發現,羅山的自然生態才是有機產業的根,許多居民對家鄉也有一番更新的認識。以羅山瀑布為例,生活起居、灌溉、飲食用水通通是羅山瀑布供應,而且說全年無休,對當地人而言,已不只景點,而是整村的命脈,更加珍惜之餘,也更花時間去了解這瀑布與溪流的生態。

此外,老人家覺得無用的泥火山,有幾個住戶利用它的沼氣當成瓦斯,利用火山泥水製作家喻戶曉的泥火山豆腐,加上特殊環境孕育出瀕危植物鹵蕨與海岸植物,是珍貴的自然地景。還有正在積極籌劃的遺址公園位置的發現,是因為解說員常在解說點發現古老的石刀與陶器,經過鑑定後,發現這些是2000多年前的古文物,居民才驚覺家鄉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而森林學校的構想,源自荒廢30多年近的果園,將近80公頃已恢復較原始的生態。常有山豬、獼猴還有山羌出沒,還有許多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可以進行觀察。這些社區的點點滴滴的故事,羅山人在生活經驗中看見,而且正努力挖掘與創造後續的發展。這些觀察而來的點滴,無意中都與未來有機村的發展緊密連結,並已經扣上社區產業鏈。

 
從羅山瀑布橋上望下,原本綠蔭盎然的溪流生態整體美感,被中間水泥攔砂壩破壞。
居民發現這個無功能的攔砂壩與整建前後的「差很大」的對比是解說的最好教材。

不過,溫理事長也指出:「通常來羅山的觀光客通常是慕名而來,通常要看『很高、很大、很特別』,才會覺得有看頭。因此大多是走馬看花。」如果要玩得精采,需要對有機村的內涵有所體會。如何帶著訪客對一塊陌生的土地有所體會呢?社區非得有一批非常熟悉這塊土地的導覽人才不可。溫桂平説,羅山社區計畫未來2到3年內培養專職解說團,提供優質深度旅遊。

帶著訪客從村頭到村尾見聞羅山,體驗森林生態,與農村生活,也帶走歡欣感動的回憶與濃厚的人情。解說的收入,不但可提供正職的工作,而且讓村民還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的家鄉,發揮在地生態保育、文化傳承的角色工作。這些部份收入,也會回饋社區作為公設維護經費。目前社區正規劃居民的教育訓練與美學素養的提升,包括解說訓練、產品行銷與包裝等。這些工作項目是社區的努力目標,也都須有人手,理事長希望讓遊居他鄉的遊子趕快回鄉,為羅山貢獻一份心力。

 
山裡可以看到海岸生態植物是火山泥的生態特殊之處,右下圖左側是瀕危植物鹵蕨,根據林務局資料庫顯示目前僅分布花蓮羅山與屏東佳樂水。
根據居民多年的觀察,他們發現一種在地俗稱的「尖尾螺」會在泥火山週圍的軟泥繁殖。

有機村深化的階段性目標-「社區重劃」的部份已告一段落。羅山村是目前全國唯一電線桿全區地下化的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區,所有住戶的生活污水集中排到可容納700戶污水的生態濕地。社區光纖也已於2009年8月正式啟用,這個被有線電視拒絕的偏僻小村,如今透過網路也可和國際接軌。

溫理事長開玩笑說:「雖然看不到有線電視,卻勉強有MOD可以看。」未來希望成立社區電腦教室,透過網路將有機村生活的紀錄、產銷履歷、部落格介紹,在家就可以向世界發聲,再也不用專程跑到富里圖書館或是富里鄉農會了。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羅山社區已成為歐盟認證的觀察員,如果繼續維持,三年後正式通過歐盟認證,屆時羅山有機村將與國際接軌。

 
重劃區內400戶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污水處理池,利用濕地水生植物進行分解。
山區散戶的排放水則以戶外的蘆葦池淨化後(上圖),再流入生態水池(下圖)。

或許是天助自助者?如果不是社區幹部以身作則,將所學的有機觀念、電腦知識、生態觀察,不斷地透過各種方式與鄰居溝通,並身體力行帶領整個社

download附加檔案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