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用志工改變社區-三重臭皮匠 經驗交流變力量
文/台北縣社區營造中心;圖/台北縣社區營造中心
(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
發表時間 2010/06/09 18:34
登入

用志工改變社區-三重臭皮匠 經驗交流變力量

0
閱讀人數:797

撰文.攝影/臺北縣社造中心(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


三重市為早年聚落隨著民國六O年代工業化發展所漸漸形成的地區,其位處交通及產業的匯集處,雖生活機能便利,但因未經都市計劃,外觀上新舊雜陳,功能上住商不分,加以隨著都市化而移入的外縣市人口大量增加,因此在此一類的都會區中,空間不足和人口流動率大的問題,其所衍生的挑戰即是「在地價值的重建」及「地區性的網絡連結」。

三重的昇陽大院社區自三年前接觸社區營造的課程後則開始致力於社區營造的工作

三重的昇陽大院社區自三年前接觸社區營造的課程後則開始致力於社區營造的工作,從開始的社區劇場、美麗社區補助計畫,到目前成為臺北縣政府節能減碳的示範社區,昇陽大院無論是內部的人際網絡或是對外的資源募集都已有相當的資源整合機制,但就社區營造長遠的意義而言,營造的層面並不僅只是單一據點的經營,而是需將場域向外連結成生活圈;故透過本次都會型營造輔導計畫,社造中心期待在三重這個新舊交錯型態的區域中,透由過去曾輔導的營造點「昇陽大院」之營造經驗,帶動附近「光榮」及「巨登」社區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

在都會型營造輔導課程的第一堂課當中,參與的學員即談到社區附近環境衛生及防災死角的問題,有了欲改善環境的共識,社造中心則配合社區需求規劃節能減碳、環境踏查等課程,希望利用議題的討論來促進三社區學員彼此間的擾動。

社區內青少年對社區的相關活動參與度亦高

經驗啟發未來路

在這次參與計劃的社區中,昇陽大院及光榮世家內部已建立了一定的人際網絡,社區內住戶對於社區事物的參與感高,尤其是光榮世家雖無社區營造提案經驗,但社區內青少年對社區的相關活動參與度亦高;然而,兩社區過去營造的範圍及活動對象大多侷限於社區內部,未著重與外部的資源連結,又巨登大廈內部公共空間狹小、住戶關係疏離,管委會亦鮮少交流,所以主委陳璿珊在毫無社區營造的概念下對社區的發展沒有信心,只能在課堂討論中亦步亦趨地跟著其他兩個社區的經驗去想像社區的未來;在課程中,三重昇陽大院展現了標竿示範社區引路的風範,利用幾次課堂前半個小時的時間與其他社區作過去營造經驗的分享,看著志工黃麗玲簡報時對夢想的那份堅持,述說著實踐後的喜悅,那股投入社區營造那份當仁不讓的「傻勁」也漸漸感染了其他社區朋友,因此在環境踏查之後,雖然三社區對附近環境的改善、防災及資源交流有甚多想法,但最後三社區還是決定一步一腳印,先以舉辦共同的活動來擾動住戶,藉此打破社區圍牆的藩籬,促進彼此交流,期盼共創在地的公共議題。

利用幾次課堂前半個小時的時間與其他社區作過去營造經驗的分享

有形的活動換社區無形的成長

本次三社區共同的活動是以節能減碳為主題,透過跳蚤市場及素食班、素食日的巧妙規劃來落實資源再利用及減少食物運送里程的節能意義,並配合一系列老人照護和兒童才藝的課程,讓各社區發揮其特色,達到資源共享及網絡連結的目標;本次活動雖為昇陽大院人力整合的經驗延伸,但在昇陽的志工組織帶領之下,光榮世家社區除了重新整合社區內部資源,亦加強其對外尋求資源及與公部門對話之能力,又對於尚無任何經驗的巨登社區來說,無論在人力籌組或是社區參與皆跨出了第一步,幾位委員也不再對社區發展毫無信心,反之望眼欲穿,對社區的未來有了憧憬與想像。

儘管社區總體營造已推行多年,但無論是在學術上或政策上,「都會型社區」皆尚未發展出一固定模式做為社區內部擾動所能取法的方向,然而,昇陽大院過去組織志工的人力整合經驗,正是引領其他社區參與社區營造的一大動能,除了有透明公開的運作機制,財源亦自謀生路,與管委會各自獨立,這也讓參與的志工們能全心地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昇陽大院志工隊長科進益曾說道:「活動形式的計畫,對我們而言是募集志工的好方式,而來幫忙的這些志工,就會成為往後計畫推動的種子志工。」因此對三重的社區而言,舉辦活動的意義不只是活動的圓滿成功,而是透由各種不同的活動,吸引更多人開始參與其中,並於活動時由資深志工帶領新投入的志工,人與人之間因此有了連結,正因為人際網絡的建立,進而帶動附近社區參加公共議題的討論。

昇陽大院過去組織志工的人力整合經驗,正是引領其他社區參與社區營造的一大動能

另外,活動結束後,三社區亦開始著手於實踐共購及美化環境的中長期願景,以「樂活三重」為目標,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宜居之地。

 


資料出處:《臺北縣公廈社區營造資源與培力建議報告-都會營造手冊》,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2009年出版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安和路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