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臺北市社造中心的營運經驗-邁向下一個社造政策20年  促成網絡治理的資源媒合平台
文/吳碧霜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長‧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執行長)
發表時間 2014/05/29 22:07
登入

臺北市社造中心的營運經驗-邁向下一個社造政策20年 促成網絡治理的資源媒合平台

0
閱讀人數:3384

文/吳碧霜(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長‧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執行長)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座落於延平北路與涼州街口,是一棟灰色的洗石子融合白色面磚的建築物。歷經2003年開始修整,到2009年試營運,台灣第一個有固定實體空間的社區營造中心誕生,不同於其他縣市的社區營造中心經營模式,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在走一條不一樣的路,面對台灣的社區營造如何永續經營的課題,及臺北市的都會特質,一個擁有實體建築的社區營造中心如何因應?

1.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座落於延平北路與涼州街口,是一棟灰色的洗石子融合白色面磚的建築物。歷經2003年開始修整,到2009年試營運,台灣第一個有固定實體空間的社區營造中心誕生,不同於其他縣市的社區營造中心經營模式,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在走一條不一樣的路,透過館舍與許多社群連結,形成不同的合作模式,產生人力、物力資源,刺激與協助地緣型社區,是邁向網絡治理的資源媒合平台。

 

近20年社區營造推展累積許多網絡 是邁向下一階段網絡治理的基礎
臺北市由1996年開始推展地區環境改造計畫,1999年首創「社區規劃師」制度,鼓勵空間專業者走入社區,2000年開啟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以培訓對社區規劃有興趣的市民為目標,大量的培訓社區規劃生力軍,包含空間專業者、非空間專業者及社區工作者等,2003年與社區大學發展「都市規劃與社區參與環境學程」,希望逐漸建構可以在社區內長期推展社區與環境規劃的平台,伴隨著社區故事地圖及影像的培訓計畫,台北市社區營造在近20年推展之下,已經形成相互交錯的網絡關係,而社區營造中心的成立,正好是揭示了下一階段以「網絡治理」的社區營造任務。
臺北市社區營造的特點與困難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於101年7月26日開始進駐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仁安醫院歷史性建築),一方面進行都會型社區營造的推展與研究,一方面也對於館舍經營逐漸累積經驗。營運到現在,我們感受到臺北市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特點,包含都會中社區需更細膩區分地緣性社區(地緣社區、公寓大廈)、虛擬社群、議題社群等,而這些社區、社群目前並無太多聯繫,但是在都會營造中,議題社群是不能被忽視的一個層面,在都會中,大多數的人並不會想關注住家附近的公共事務,但卻會去關心自己喜愛的議題,甚至可以走上街頭或參與志工,因此社區與社群彼此間的關係,如何讓其產生相關連的線,可以牽引起來,互相效力,會是突破都會營造目前困境的重點所在。
因此在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經營上,針對都會中不同類型的社區、社群,就需要有不同的因應方式,如新媒體工具的應用(FACEBOOK)與雲端社群的經營都是都會營造不可少的工具。不同類型社區及社群所需要的資源或協助層次非常多樣,不能以單一輔導模式進行,有的社區或社群是需要加強鍊結或人力網絡的引入,有的社區需要的是新思維的轉化、社區營造趨勢資訊或新模式的刺激,因此在都會中營造,如何將有限及多元化的資源進行連結及加層將是推展的重要關鍵。

 

實體社造中心提供都會營造推展的動力與養分
以「議題社群」刺激、協力「地緣型社區」,開展能量,回歸社區

不同於其他都市,臺北市擁有大量的人才聚集及許多NGO團隊,而高度都會化社區,人群流動快速再加上不易誘發參與社區活動等課題,也因應臺北市都會營造的特質及課題,如何累積社會資本及網絡,促使議題社群協力地緣型社區,讓地緣型社區積累的經驗可以突破、往前發展,是臺北市社區營造需要朝向的路,而實體的社造中心就是一個基地,可以持續的引入社群,產生不同層次的資源,回應及回饋臺北市社區營造的多面向發展,也產生都會特有的更多類型的營造方式及案例。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從101年開始經營臺北市社造中心以來,辦理許多以議題討論的創意沙龍活動,希望透過議題,可以讓長久以來的社區發展,可以透過議題討論的刺激,突破以資源補助為思考的營造模式,如102年舉辦了8場社造創意實驗沙龍(高齡友善、都市綠生活、都市農園、創意街區、永續校園、日本案例、企業社會責任及公寓大廈整建維護與社區經營),還有展覽活動,透過以上活動的辦理,吸引不同的NGO團體、個人或議題社群,共同討論合作模式,將議題與社區結合,形成不同的網絡資源,讓在都會中的社區可以開展各多視野與操作方式,提供創意的社區營造模式發展動力與養分。如飛舞的線條團隊,一群喜歡帶老人進行藝術創作的美術老師,了解社區營造的意涵後,主動進入社區找尋老人聚集的地方,後來與大橋教會合作;城市樸門設計團隊為一群熱衷於永續生態的景觀設計,但缺乏實踐的空間,因此透過社造中心的媒合,本年度將與大安區的信義新城公寓大廈合作,一起營造綠屋頂,Code for Tomorrow是一群以「寫程式改造社會」的程式設計師組成,可以協助快速的將社區資料轉化為網路化資訊。過往對於社區營造不了解的議題社群,逐漸透過來到社造中心的參與沙龍、活動、展覽或場地租借、諮詢,逐漸與社區產生關係,成為地緣型社區的人力、物力及新議題新思維等資源,形成以議題社群刺激、協助地緣型社區的都會營造模式,也呼應網絡治理的另一種可能。
日本東京區世田谷社造中心的發展歷程中,也曾透過NGO法的通過,讓許多非營利組織的推展與社區結合起來,社區營造的發展因而有更多面向的呈現與創意開展,臺北市聚集了許多NGO/NPO組織團體,能量豐沛且關注議題多元,各有各關注的議題及社會面向,社區營造如能再加上多種NGO議題的推展經驗,將可強化推展的廣度(社區再加上社群)及深度(議題再加上在地化推動)。

2.code for tomorrow在社造中心舉辦的「城市、資料、桌遊、社造」的DataWeekend分享, 分享中看到了新一代改變城市、社區、生活環境的另一種隱藏的力量。同時社區營造的操作手法正在進化,從大地圖、便利貼轉變成為網站上的疊圖與城市桌遊,賦予參與者角色和任務,讓專業者、居民、社群、公部門、NGO都能在這樣的平台上給予實際的意見。

 

以館舍為基,向內深化,向外擴展
臺北市社造中心不同於其他縣市,有一具歷史意義的館舍,是一個很好的基礎,讓很多人對社造中心能有具象的認識。但經營運作以來,我們體會到館舍經營不易,也體會到焦點如果一直停留在館舍,則走不出社造的格局。因此我們進一步想,社造中心的館舍經營,應該把館舍視為一個資源,讓不同的社群想要、願意走進來,堆疊與實踐他們的創意與想像,甚至改善空間,例如:社造中心志工主動營造屋頂綠意空間,成為環境教育的示範點,社群參與策展,從中體會社群力量等,所以我們不僅辦理活動讓群眾走進來,我們更走出去或主動與社群聯結,讓他們知道社造中心,也了解社區營造的內涵,然後再回到館舍想想可以一起做什麼。「以館舍為基地,走出館舍,再回到館舍」是在運作中愈來愈清楚的策略。
透過館舍的經營,我們逐漸引入了各種社群經驗,從大龍峒金獅團、當代漂泊協會到野望協會,也透過社造實驗沙龍的舉辦,吸引許多的社群,如樸門設計、汗得學社、愛鄰社區發展協會等,後續形成相關經驗及人力,可以協助地緣型社區。

 

3.102年5月28日因著法國插畫大師/奧利維耶‧塔列克/繪本講座暨創作工作坊在臺北市社造中心的舉辦,許多台灣插畫家或從事相關工作者也前來社造中心互相觀摩作品,社造中心與主辦單位合作了『認識插畫家時間』社區交流時間,讓有想製作社區刊物、地圖或社區報,找不到適合的插畫人才的社區可以在這個場合與許多插畫家互動認識,了解插畫家風格後再討論合作計畫,讓社區營造的刊物製作更活潑生動。

 

社區營造資源與支援平台累積網絡關係,形成社區發展的社會資本,提供社區間彼此支持互助基礎
美國社會學家Robert Putnam (1995) 將社會關係的凝聚力及品質界定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社區內部組織及社區外部公、私單位或部門之間的連結,是社區社會資本的一環,這種連結與互動關係的建立,無論對於社區營造或社區發展,皆將有其正面的效果(Gittell & Vidal, 1998; Mel & Jenny, 2007)。對社區而言,社區人際關係是一種靜態的資源,它僅是一種「機會」而已,能否有助於社區發展,其關鍵在於能否將它活絡並轉化為動態的社會聯繫,以建立社區發展所需的協力網絡(Green & Haines, 2008)。
社造中心從102年透過社區資源網絡的建立及交流、仁安醫院的空間營運及社區輔導與諮詢等工作交互推動,逐漸成為社區營造資源與支援平台搭建的基礎,透過社區營造點遴選,與14個社區形成夥伴關係,在營造的過程,讓社區與社造中心所累積的資源及社群網絡互動及合作,產生媒合支援,中心也與社區形成各種不同的夥伴關係,發展了14種都會營造的類型,在過程中,累積合作更多不同的社群,逐漸改變原有的社區運作網絡,形成另一種營造的新社會資本,促成公共參與的更多可能性,也讓社區之間可以彼此互助,逐步檢討修正社造中心的媒合支援模式,作為都都會社區發展及行動的有力支持,資源及支援平台逐漸成形。


媒合基金機制的法源推展,開展臺北市社區營造永續經營契機
未來台北市社造中心要持續邁向永續經營的機制,法人化及媒合基金制度的推展是一個重要的方向,也是為下一個階段社區營造及公私協力尋找另一種可能性,公部門與民間可以逐漸以夥伴關係互相合作,可以減輕社區與公部門合作的行政壓力,如企劃書撰寫及核銷等作業,社造中心可以在信任的基礎下給予社區持續協助陪伴及媒合轉介服務,從美國西雅圖及日本世田谷社造中心媒合基金形成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找出未來要在台灣推展的機制與模式,也透過從臺北市「社區營造自治條例」法源的討論、推展及倡議,賦予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明確的定位,可以落實公私部門之間的媒合角色。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在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在過往社造政策20年的推展累積中,在開展一種符合都會特質的營造方式,找出更多的議題社群,協助台北市甚至其他縣市的社區,也期待台北市的推展經驗、累積的過程,可以逐步找到台灣下一階段的社區營造推展方向,形成台灣都會營造推動的基本型態。

102年度透過社造點遴選,補助以下計畫進行:

計畫名稱( 執行單位)
1.主婦的力量~~奇岩社協20年「社區學習」計畫 (台北市北投區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2.國順里童樂聚場 (太玥工作室)
3.樸門心 分享情。(樸門生活講座&實作體驗 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台北家族)
4.久如生態培力研習工作坊 (臺北市南港區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5.有愛相隨樂開懷─志工培力計畫 (台北市社區營造志願服務協會)
6.大安區華光社區再生發展營造計畫 (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
協力團隊: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荒野保護協會、經典工程顧問公司、臺北刑務所文資護育聯盟、華光護樹志工隊、台灣油衫社區發展協會、青田社區發展協會、溫州社區發展協會…等
7.綠生活樂活趣 (龍坡社區關懷中心)
8.「我們都是社區一份子」攝影工作坊計畫 (台灣當代漂泊協會)
9.舒適房子的實踐計畫 (汗得學社)
10.空間結合文化路徑營造-頂下郊拼160年歷史情境重現工作坊 (台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
11.飛舞的線條-大同區社區長者集體美術創作活動 (台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12.臺北老城社區裡『老廟、老學校』共生營造之可能性-以南萬華楊聖廟與東園國小為實踐對象 (高傳棋-加蚋仔文史工作室)
13.2013大稻埕在地行動 (拾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4.設計台北。彩繪未來 (台北市國慶社區發展協會/貳拾號公民會所)
15.迷蝶地圖‧走入綠地( 北市士林區天玉社區發展協會, 綠玉聯盟, 天母商圈發展協會)

4.大安區華光社區再生發展營造計畫【華光心願景  生活圈願景工作坊】以樂高積木讓參與民眾可以發想圍牆內的住宅社福設施,以「人」的活動再現空間的歷史紋理精神(原有的監獄附設農場、工廠及廚房與社區飲食文化)。也設計景觀平台連接圍牆裡外。

5.102年的兩個社區營造點彼此間合作,拾樂文化青年團隊執行長邱翊對大同區有深入的導覽,而當代漂泊協會希望帶街友們認識北大同區的平凡百姓生活樣態,透過經驗交流會,兩個團隊合作,往各自的網絡可以有協助交流的機會,也產生了不同的看見。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