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陽光好所在~「富麗興旺.有鳳來儀」的富興社區
文/薛怡珍;圖/薛怡珍
(國立臺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副教授)
發表時間 2011/07/15 17:59
登入

陽光好所在~「富麗興旺.有鳳來儀」的富興社區

0
閱讀人數:1266

【撰文、攝影/國立臺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副教授 薛怡珍】


富興社區在清領時期是「拔仔庄」的一部分,拔仔庄地區包括了現在的富源、富興、富民、馬遠等四個行政村,是當時台東州秀姑巒撫墾分局轄下的重要聚落。此地除了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外,也是漢人在花東縱谷開拓史上較早開發的地方,也是東台灣歷史文化的重鎮。富興社區位於花蓮縣的中南部,是瑞穗鄉的最北端;北以富源國中南端小野溪與光復鄉大富村相鄰,南以富興溪與鶴岡村相鄰,西臨富源、富民兩村,以大排水溝為界,東鄰豐濱鄉以海岸山脈山嶺為界,社區面績約12.4 平方公里。


 
親近大自然的有氧步道-富興步道

富興村在整個拔仔庄發展的歷史上屬於後移民期聚落,早年農作以雜糧為主,直到日治時期光復糖廠設立後才開始有大面積蔗作。1960 年因玉里鳳梨工廠的設立,居民開始種植鳳梨,早期製作罐頭外銷,後因不具競爭性而停止生產。現今農民以植鳳梨花為主(「鳳梨」的閩南音發音也有諧音為「旺來」的意思,民眾年節祭拜祈福所使用的「鳳梨花」也是被常用的貢品,用來祈求日後生活能夠「興旺立來」),也是全省最大的鳳梨花產地;而每年6 月以後仍有鳳梨果盛產,由於當地的土壤比較適當鳳梨栽作,經過幾次的品種改良後,依然保有甜中帶酸的鳳梨原味。在農村景觀方面,近年來為了配合地方觀光產業發展,便在公路兩旁的休耕地廣植景觀花卉,每年11-12 月呈現一片花海也成為當地重要的觀光資源。另外在政府節能減碳、獎勵平地造林等政策的帶動下,富興社區內廣植林木,其平地造林面積更居全瑞穗鄉之冠。現今,鳳梨田、文旦柚園、平地造林、與休耕地景觀綠美化已成為富興社區最主要的農村景致。

而日治時代,日本人在台灣建造相當多的灌溉水圳,一般在經過溪流或溝渠時多修築供水通行的專用橋-「水橋」越過。但興泉圳在流經本村有一段與社區的大排水溝交會時,並未採取水橋的方式通過,而是採地下水道的方式橫越,實屬罕見。在協會理事長莊明州的說明下,原來還另有一段插曲:日治時期村民張阿富先生獲得二十萬的賞金卻退回不應得的十萬,日本官員認為其為人耿直,遂令張某管理附近一帶的農田。當日人修築興泉圳行經社區的大排水溝時,原本也是要以水橋的方式橫越,但張某建議以下水道的方式修築,除原本行水的功能外,水道本身的結構體巧妙的成為一道攔砂壩,正可避免大雨時驟增的水量不斷沖蝕掏空河床。


 
富興社區水圳公園

同時在農村再生建設先期規劃中,也將富興社區定位在「富麗興旺,有鳳來儀」,富麗興旺的「富麗」是呼應農委會「富麗新農村」的政策,「興旺」是希望藉由農村活化再生可以引導年輕人口回流,讓故鄉可以邁向欣欣向榮的願景,其中的「富」與「興」更可以點出了為「富興社區」的意思;「有鳳來儀」則出自《尚書‧益稷》,相傳鳳凰的出現是一種瑞應,是一種吉祥的徵兆,而富興的名產-鳳梨(旺來),正是一種吉祥的象徵。以「富麗興旺‧有鳳來儀」當作社區未來發展的願景,期盼藉由以由下而上的精神,從農村社區內部之活化、及整體環境改善,突破窒息性的發展瓶頸,並照顧弱勢農民,還給農村尊榮;進而引導外出的子弟回鄉團聚,並以促進農村的活化再生,重建人與土地和諧共處的生命秩序,打造讓都市人流連忘返的富麗新農村!也以「一圈三生源,戀戀白川情」的口號來打造農村再生活化的期待,包括活化興泉圳,打通拔仔庄的血脈;延續水保局興泉圳的自行車道建設;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重要聚點的營造,如候車亭、國小圍牆、廣東路等;富源路水道、靚染工坊文化體驗區、老龍眼樹周邊空間、及百年九芎樹周邊空間等的再營造等。

農村人情味,溫暖外人的心

目前社區內擁有兼具文物館功能的「城鄉交流中心」、「富興步道」、「水圳公園」、「富興客棧」、「樟樹林」…等開放空間可提供社區居民隨時隨地享受慢生活的氛圍。未來,在縱谷裡的富興社區希望可以走在農村再生最前端,富興社區農村營造始於2007年10月,參與花蓮縣政府城鄉局,縣道193 社區提案擂台賽,在「城鄉交流中心」提案中獲得第一名,獲其補助;是富興社區的第一個計畫,亦是社區營造的開始,啟發了社區的向心力。由社區居民自力營造搭建的城鄉交流中心,是居民平時聚會、開會、辦理各項活動的場所,是社區的文物館,也是接待外賓重要的場所。2008年因受颱風侵襲,城鄉交流中心屋頂及結構受到毀損,因此,2009年由社區居民再以雇工購料方式進行修繕,並結合太陽能板用以發電,營造夜間也能休憩、討論的好處所。儘管富興在社區營造的起步雖慢,但在農村再生的領域上,社區一直走在最前端;不但展現出高度的整合能力與執行力;由下而上,提出在地的聲音與再生的願景。更可貴的,富興將農村再生的經驗,透過各類型的場合分享給外人,是媒合地方與公部門的橋樑,讓更多人瞭解農村再生的意涵,富興,提供最親切且實在的示範。


 
文化代代相傳的城鄉交流中心

富興社區透過不斷的學習成長,從過去農村發展的脈絡中,挖掘社區內每一個感動的元素;從仿效別人成功的經驗,內化成社區的資源與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社區抱持著在地深耕的夢想,堅持願景大門的鑰匙,一定要由掌握在社區的手上。懷抱期許,富興瞭解社區的寶藏是什麼-是族群間融合的氣氛,是耆老的智慧,是動人樸實的農村景致。還有更多更多,讓人感動的農村元素,隨時在富興社區裡上演;農村再生的夢想,在縱谷平原的鳳梨田間,蔓延、擴展,在地深耕的夢,正拉起序幕。

 


※ 感謝連啟文景觀規劃設計師、江宜錦景觀規劃設計師提供資料以供本文撰寫,江宜錦景觀規劃設計師提供部分照片資料。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